随笔一篇

林子

<p class="ql-block">平淡的退休生活日复一日。前几天在知青群里突然有人提起,又快到11月5日了。是啊,又到这个日子了。1968年11月5日是我们出发到海南上山下乡的日子,转眼间53年了,时间过得真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我们被分配去上山下乡,班里大部分女同学都是分到海南岛,只有少部分留在东莞,而我是被分配到东莞麻涌插队的。知道分配的消息以后,我很茫然。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我,现在一个人要到乡下去,不要说劳动的艰辛,就连个人生活都很难保障,到人生地不熟的农村该怎么生存?同学周颂劝我,“一起到海南岛去吧!”好,就这么定了。我根本没有跟父母商量,回家就找了户口本,跑到街道办事处把户口迁往海南了。这是有生以来,我第一次自己选择人生道路。</p> <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5日早上,该出发了,妈妈送我回校乘车,帮我拿行李。在路上,我见到小学同学海平和她妹妹海晨,由她妈妈送俩姐妹去下乡,她们也是去海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平的爸爸是由党派到香港工作,由香港回广州后到华师外语系的。他回华师只有几年时间就搞文革了,他是华师最早一批被红卫兵批斗的“牛鬼蛇神”。因此海平姐妹去海南,他爸巳被隔离,只能由海平妈妈送她们。我们互相打个招呼,就分手了。后来才得知,一年后海平妈妈自杀了。又过了一年,海平妹妹海晨在晨星农场养猪场因洪水遇难,那时她可能还没到十七岁,年轻的生命从此就消失了。这些悲惨的经历讲起来令人心情郁闷,不提了。</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集合后,坐车到文化公园开欢送会。只记得欢送的人很多,因为我们是广州市第一批去海南的,显得很隆重。会后步行到太古仓码头,那天的天气已显凉意,妈妈怕我冷,把身上穿的黑灯芯绒外套脱下来让我穿上,穿着带有妈妈体温的外套,让我倍感温暖。上船了,找到位置放好行李,赶快跑到甲板上船舷边,寻找妈妈的身影,可惜找不到。码头上人很多,送别的有同学有亲属,各自情绪都不同,有人伤心有人兴奋。挥手再见的,呼喊分别的,什么都有。印象最深的是听到船上岸上大喊“北京见!”“人民大会堂见!”当年红卫兵那种豪情万丈的情绪尽显。</p> <p class="ql-block">“红卫轮3号”载着我们,将驶向那遥远的海岛,将来会怎样?一切都是未知。幸亏周围有一群同学,我的情绪很稳定。“呜,呜,呜……”汽笛响起,船开始启航。从此,人生舞台的大幕徐徐拉开,我们登场啦!……</p> <p class="ql-block">后来,关于这张照片的拍摄经过,有李同学在微信上进行了说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柏说——李是我初、高中同班同学,她说出了这张著名照片的真实背景,这群女孩面对记者相机镜头,强颜欢笑,故做欢呼状,随着汽笛鸣响,轮船离港,姑娘们转而哭泣的真实情感。</p> <p class="ql-block">有同学在网上发上来这张船票,放在此处做个留念,这可是有历史意义的一张船票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