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参观之旅

姗姗往前行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一个闪耀着无尽光辉的名字。他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由于我们一家人对伟人的崇拜与敬仰,11月1日,我们一大家相约从张家界、长沙、株洲、湘潭的不同地方来到这个神圣的地方,相聚韶山。</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一起参观了毛泽东小时候求学的私塾。这一私塾学堂,这里的私塾先生孕育了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与胸怀。他就是从这里接受的知识,从而走出韶山冲,外出求学。从而才有了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才有了改变社会、改变中国的坚强信念。</p><p class="ql-block">  私塾学堂是简陋的,私塾先生是有本事的,曾经的小学生毛泽东是最了不起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消化知识是千差万别的,伟人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感谢这里的私塾先生,让一个伟人,让一个伟大的思想从这里萌芽。</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让人心生景仰私塾学堂旁边,我们走进了毛泽东故居参观。里面的陈列古朴而简单,一个当年农村中产阶级的家庭状况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让人羡慕。十四个小房间,把一个小农家紧紧融合在一起。伟人的父亲能让孩子上私塾,已算是很开明。然后能在毛泽东强力要求下,同意他去求学,再就不是想培养一个“家庭帐房先生”那么简单了。不管怎样,算是对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祖国的大力支持了。</p><p class="ql-block"> 看过房间,绕出来,观赏故居全貌,山水相依,绿翠环绕,有田有土有池塘,农耕人家,自是人间好居处。主席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求学,他的足迹,他的心路,细细感受,自会让人受益匪浅。从这里感受伟人的成长经历,听讲伟人故事与斗争历程,近距离的感受,最真实的体验。这会是精神的洗礼,会让精神得到升华。</p><p class="ql-block">  小山村亦能心系大世界,小人物亦能博击大寰宇。“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这样的人,就是为民所生的。他“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是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内在的精神动力。以天下与国家为己任,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民谋得幸福,当代与后代的人们自然对这样一位伟人心生崇敬。</p><p class="ql-block">  看过故居,我们一家去铜像广场瞻仰伟人风采。毛泽东,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经历无数的艰难困苦,为国家与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的妻子杨开慧、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儿子毛岸英、堂妹毛泽建、侄子毛楚雄六位亲人为国捐躯。还丢失了几个儿子和女儿。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前赴后继,发愤图强。</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献花,鞠躬,绕铜像行走,成了一种很自觉的行动。我和我的家人们,发自内心、来自心灵的对其产生崇拜。</p><p class="ql-block"> 一家人,来韶山,参观、瞻仰,感受、感动。红色基因传承,伟大精神弘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该行动。</p> <p class="ql-block">我和妻子李凤姣于11月1日早晨8点多抵达韶山南站。</p> <p class="ql-block">我于韶山南站留影。</p> <p class="ql-block">位于南岸私塾学堂内的少年毛泽东像。</p> <p class="ql-block">楼上是毛泽东就读的教室,处在关闭中。</p> <p class="ql-block">这是堂屋。</p> <p class="ql-block">我与弟弟卓尚文在毛泽东故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与弟弟卓尚文和二姐卓菊华在毛泽东故居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右起:卓志瑞(儿子),李凤姣(妻子),卓君务,卓菊华(二姐),卓志丹(侄女),卓尚文(弟弟),卓志敏(侄儿)。</p> <p class="ql-block">右起:卓志瑞,卓君务,李凤姣,卓菊华,卓志丹,卓尚文,卓志敏。在南岸私塾前。</p> <p class="ql-block">李凤姣在铜像前。</p> <p class="ql-block">卓君务在铜像前。</p> <p class="ql-block">卓尚文在铜像前。</p> <p class="ql-block">卓菊华在铜像前。</p> <p class="ql-block">卓君务,卓志瑞,李凤姣在铜像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