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郑景康(1904-1978),中国著名摄影家,广东中山人。他是中国改良思想家,爱国学者,郑观应之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景康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研究室主任,新华通讯社人像室主任。他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齐白石、华罗庚、吴运铎等国家领导人,艺术家,科学家和英雄模范人物拍摄的肖像,形神兼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1964年,他为毛泽东主席拍摄的一幅肖像,至今一直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正中。</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主席去重庆谈判,郑景康在延安机场拍摄的作品《挥手之间》举世震惊,反响强烈,“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气韵生动。</p> <p class="ql-block">经典时刻《挥手之间》</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至23日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中国命运又一次走到了抉择的关头。</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对时局有着清醒的认识,对和平有着真诚的渴望,沉着应对,出乎意料地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赴重庆谈判。</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8日,延安东门外机场,一千多位送行的人们带着复杂的心情依依惜别“一身心系天下安危”的毛泽东。</p><p class="ql-block">当时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若飞同志一行送行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以及延安军民,其中就有摄影记者郑景康、吴印咸、徐肖冰、石少华、沙飞等人,由国民党将军张治忠和美国大使赫尔利等人陪同接机。</p><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方纪曾描述:“主席伟岸的身形,站在飞机舱口,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握着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的举起,然后有力的一挥,停止在空中。”摄影家抓取这一决定性的永恒历史性瞬间,毛泽东的挥手之间,是在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为了民族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谈判。郑景康的摄影作品《挥手之间》是在毛泽东在挥洒之间的大气磅礴中,表现出一代伟人伟大性格和雄才大略。</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画像所参考的照片是摄影师郑景康在延安拍摄的毛泽东与朱瑞合影照片的剪切版,但对比照片和画像,人们会发现:画像中主席的领口是系好的,照片中则是敞开的。原来,在画像完成后,时任北平市市长的聂荣臻第一个观看了画像效果,他建议画像上主席的风纪扣要扣好,这样更严肃,随后画像作者周令钊便进行了调整。</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在郑景康拍摄肖像上签名 作者:郑景康</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延安接见国际友人 作者:郑景康</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博古(左)和高岗在延安合影作者:郑景康</p> <p class="ql-block">朱总司令和延安中央保育院的孩子们 作者:郑景康</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延安迎接赫尔利、张治中。作者:郑景康</p> <p class="ql-block">1953年10月1日国庆</p> <p class="ql-block">摄影大师郑景康1950年代拍摄的新中国名人</p><p class="ql-block">郑景康,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摄影大师之一。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郑观应之子。广东中山人。1904年生。就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课余兼习摄影。1929年成为专业摄影工作者。著有《景康摄影集》、《摄影讲座》。</p> <p class="ql-block">国破家亡 作者:郑景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