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焦作 </p><p class="ql-block">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市接壤,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东临新乡市,西临济源。 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 </p><p class="ql-block"> 焦作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拥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3个5A级景区,CCTV焦作影视城、圆融无碍禅寺等3个4A景区,韩愈陵园、群英湖、穆家寨生态农业观光园、蒙牛乳业工业旅游区4个3A景区,朱载堉纪念馆1个2A景区。</p><p class="ql-block"> 2006年2月,联合国世界旅游评估中心授予焦作旅游“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荣誉,是中国首获此殊荣的城市。 2008年3月,焦作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类)。2016年9月,焦作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p> <p class="ql-block">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 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六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p> <p class="ql-block">焦作影视城,中原的好莱坞,中国十大影视城,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居全国影视城之首,是首批“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已接待了《东周列国》《貂蝉》《屈原》《卧薪尝胆》《西施秘史》等,是中原地区唯一著名的影视基地。</p> <p class="ql-block">圆融寺</p> <p class="ql-block"> 太极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p> <p class="ql-block"> 焦作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2个县级市,即: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共有45个街道、36个镇、22个乡。</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武陟 </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武陟县地处豫北怀川平原,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是焦作市的南大门,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武陟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河故宫--嘉应观、五代古塔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建筑千佛阁、祈雨胜地青龙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嘉应观始建于1723年,是雍正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建造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建筑布局效仿故宫,集宫、庙、衙署为一体。观内有雍正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铜碑,立在一河蛟身上,意在镇恶。</p> <p class="ql-block"> 妙乐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五代大型砖塔,2001年6月25日妙乐寺塔作为五代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千佛阁位于县城内南大街北端,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 当初修建的目的是为镇沁河决口,保一方平安。历史的千佛阁是包括山门、中佛殿、千佛阁、关帝殿、城隍庙、白衣殿、财神殿等殿宇的一组建筑群,现经修缮存留下来的尚有山门、中佛殿和三重檐近18米高的千佛阁。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青龙宫原名青龙祠,又名龙王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武陟县城西北1公里龙源镇万花庄中部。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奉旨重修,改建为青龙宫。焦作市旅游胜地青龙峡与青龙宫本为一家,有着一脉相通的联系。青龙峡中的青龙洞是青龙王龙母夫妇归天常居之处。因此,想游青龙峡先观青龙宫,这样我们既看到了龙文化的内涵,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庙中神主白青龙的生日,因白青龙与民间女幸福结合的神奇传说,以及百姓对风调雨顺的祈求,自永乐年间开始,在青龙宫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每年这一天开始,车马轴集,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龙飞凤舞,香烟缭绕,聚民间艺术之精英,汇山南海北之百货,形成了青龙宫庙会。</p> <p class="ql-block"> 武陟县属黄河中下游黄、沁河交汇地带,境内有沁河贯中。过(入)境河流有15条,主要排水河道有6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区和黄沁河两滩区,主要过境河流有黄河、沁河、漭河、济河和二四区涝河。海河流域包括县东和沁北地区,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蒋沟及一干排、二干排、共产主义渠首、大狮涝河。武陟境内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适宜居民饮用和工业用水。武陟县的土特产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工艺品类,主要有药虎(虎头枕)和工艺挂毯;第二类是保健品类,主要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和冬凌草(有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第三类为食用类,主要有武陟油茶、黄河鲤鱼等10余种。</p> <p class="ql-block"> 山药,原是一种野生山药。早春发芽,到处都可以生长:荒坟地、堤坡上,比比皆是,发芽后接着长出山药秧了,很象红薯秧。到了秋天,秧上结了山药豆,外形象豆子,大小不一,呈黑灰色,跟羊屎蛋差不多,所以人们又叫它——山药蛋,这便是它的果实了。以后经过三年培育,成为又粗又长的根茎。</p> <p class="ql-block"> 怀地黄,味道鲜美,色泽橘黄,董公培育了许多品种来。入药后,又经火烤焙、九蒸九晒才有“生地”“熟地”之分。药效也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菊花原是长在太行山上的金黄色的小野菊花。到在深秋季节里,怀县北面的太行山上,漫山遍野,一片金黄,菊花盛开,香飘千里。这菊花根,原是野生作物,长在山上石头缝里,缺水少肥,花朵很小。如今,董公移植在自己的家乡,土壤肥沃,又浇水灌溉,多年培育终于培育出“大白菊”、“金黄菊”、“怀菊”、“药菊”、“茶菊”等多种品种。是清热去火的好凉药。 </p> <p class="ql-block"> 牛膝(野生者)的干燥根茎及根,又名:野牛膝。 土牛膝 根茎呈圆柱状,长1~3厘米,直径6~10毫米,灰棕色,上端有茎基残留,周围着生多数粗细不一的根。 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约15厘米以下,径可达4毫米;表面淡灰棕色,有细密的纵皱纹。 质稍柔软,干透后易折断,断面黄棕色,可见成圈状散列的维管束。气微,味微甜。 </p> <p class="ql-block"> 武陟油茶成名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时刘邦受伤于武陟县,住在姓吕的家里。吕以膏汤积壳茶食之,三个月后刘邦伤愈。刘邦有诗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汤胜宫筵。"刘邦即位后,在长安思食膏汤不得,即召吕某入宫,封为五品油茶大师,封油茶为御膳。 武陟县油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在焦作名吃中堪称一绝,既是饭,又是茶。它是由多种天然绿色食品面粉、花生、芝麻、豆类、果仁等加上多种天然调料精制而成;由于它味感纯厚、香气馥郁、浓而不腻、淡而不寡、制作快捷、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具有益肝、健胃、润肺、补肾、提神生津、强身益寿等多种功能,因而驰名中外,远销港、台、日本等东南亚和西欧地区。</p> <p class="ql-block"> "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明代礼部尚书何塘,三代帝王之师李堂杰,清代名人毛昶熙等历史名人的故里都在武陟。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20年6月,武陟县下辖4个街道、6个镇、5个乡:木城街道、龙源街道、龙泉街道、木栾街道、詹店镇、西陶镇、谢旗营镇、大封镇、乔庙镇、嘉应观乡、圪垱店镇、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