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游 (2021年10月)

蔡侬瑞

<p class="ql-block">包头是内蒙古的重要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中国境内以冶金、稀土、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是包头市中心的八一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北方兵器城位于包头市,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厂区外侧,是一座以“绿色生态”为原则,以“传播军工文化,体现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特色公园,是中国华北地区第一家以军事为特色的旅游景区。兵器城正门是主广场区,由不锈钢雕塑、文化柱和喷泉组成。主题为“飞”的不锈钢雕塑寓意了北方重工“外圆内方”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以“和”为基石的企业文化。</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主雕高22.14米,形似三只天鹅,正齐心协力托起北方重工司徽直上云霄。恰如三个“H”和三个“h”的不锈钢立柱,寓意北方重工构建以“和”为基石的和谐、整合、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p> <p class="ql-block">广场四周的雕塑石柱,叙述着玉龙喷清泉、古道驼铃声等美丽传说。这是“鹿鸣包头”柱。</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昭君出塞”柱。</p> <p class="ql-block">兵器陈列区位于主广场两侧,陈列各类代表性武器。这是共和国研制的第一门100毫米高射炮。1959年10月1日,北方重工集团生产的32门100毫米高射炮,排列整齐方阵,威武雄壮地通过了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泽东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检阅。</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旗二号发射架”,主要用于发射红旗二号系列地对空导弹,摧毁敌方空中目标。20世纪60年代,人民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使用“红旗二号”击落了国民党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p> <p class="ql-block">66式152毫米加榴炮是我国于1966年设计定型的加农榴弹炮,69年大量装备部队。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量使用,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为我军前线炮兵重要的压制火力。</p> <p class="ql-block">59—1式130毫米加农炮是59式加农炮的改进型,1970年定型。该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是我军的主力当家炮。</p> <p class="ql-block">86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是在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基础上改进而成。该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高膛压、高初速、大威力的炮兵反坦克武器系统。</p> <p class="ql-block">85毫米高射炮具有射击精度高、发射速度快、威力大、全天候作战性能。</p> <p class="ql-block">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是北方重工集团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自行反坦克火炮,被誉为“坦克的克星”。该炮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大口径反坦克炮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是兵工事业的枪榴弹开拓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和国功臣,兵工战线上的楷模。2009年,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吴运铎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北重集团在兵器城八一广场树立吴运铎纪念雕塑——旗帜,以此缅怀先人,教育后人。</p> <p class="ql-block">兵器城里有一座小桥,栏杆用弹壳制作,栏杆上还有坦克造型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赛汗塔拉生态园是包头市区原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是全国城市中最大的天然草原园区。</p> <p class="ql-block">草原景色。</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种植的马鞭草。</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的杨树(冲天杨)。</p> <p class="ql-block">南海湿地景区位于内蒙古包头城区东南侧,黄河之滨,风景独秀,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科普宣传于一体,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景区门前的雕塑——“东和”。</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迎面竖立着名为“飞龙”的不锈钢雕塑。雕塑造型取自南海传说中战胜恶龙、给包头人民带来风调雨顺之祥龙。</p> <p class="ql-block">老包头素有“水旱码头”之称谓,其中水码头就是指的南海子码头。</p> <p class="ql-block">湖边岸上的“层帆叠影”景色。</p> <p class="ql-block">湿地中的南海湖,这里曾是九曲黄河的一段故道,河水改道南移后形成了现在的水面,当地人称之为南海子。2004年11月21日8时21分,包头飞往上海的一架飞机起飞后发生事故,坠入此湖中,并发生爆炸起火,酿成悲剧。</p> <p class="ql-block">南海湿地也是黄河改道后形成的滩头草地。</p> <p class="ql-block">南海湿地公园的林荫道。</p> <p class="ql-block">钢铁大街是内蒙古包头市的标志性街道,有“中国西部第一大街”、“内蒙古长安街”等美誉,沿街商贸繁华。关于其命名由来,据老一辈炼铁工人口口相传的说法是,1959年包钢第一高炉产出了第一炉铁水,周总理亲自慰问一线工人。日本商人要花大价钱买矿渣(因含有稀土)。周总理下令不能卖给日本人,我们拿来奠基。此后,矿渣就全部用于铺设在钢铁大街下面。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条大街终点就是包钢。所以命名为“钢铁大街”。这是钢铁大街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这座黄河大桥位于210国道上,连接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p> <p class="ql-block">黄河大桥桥头有座雕塑,名为“腾飞”。</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黄河改道后形成的滩涂湿地。</p> <p class="ql-block">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游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是全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河套灌区的引水龙头工程,也是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这是进水闸。</p> <p class="ql-block">这是黄河上游。</p> <p class="ql-block">水利枢纽的总干渠俗称“二黄河”,是河套灌区输水大动脉,1958年开工,1967年建成通水,全长230公里。建成运行后,彻底解决了河套灌区自古以来“天旱引水难 水大流漫滩”等诸多难题,在灌溉输水、城市供水、生态绿化、防凌分洪、水利发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总干渠渠首。图右侧是黄河上游来水,左上方是黄河下游,左侧是黄河水经过进水闸流入总干渠。</p> <p class="ql-block">河套是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黄河两岸地区。磴口县处于河套平原最南端的黄河中上游,有“河套源头”之称。</p> <p class="ql-block">“黄河结”当地人称为“同心锁”。在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42年,工程除险加固之际,利用拦河闸拆除的6扇退役闸门建造的大型环保雕塑。同心锁高27米,重达240吨,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锁”。其主体由永昌、永固、永恒三把锁结合而成,三锁鼎立,锁环相扣。她象征着天下所有人和谐相处,永结同心;愿每个人事业永昌,爱情永恒,婚姻永固;祝愿母亲河生命永恒,枢纽工程安澜永固,祖国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敖伦布拉格大峡谷,也称西部梦幻大峡谷,位于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境内,深红色的砂石构成,全长5公里。大峡谷融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为一体,记录了百万年来地貌的变迁及地质的演化过程,风力与地质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这里沙漠、戈壁为主的地质景观。</p> <p class="ql-block">峡谷风貌。</p> <p class="ql-block">象形石——苍狼嚎天。</p> <p class="ql-block">象形石——世纪之吻。</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峡谷落日。</p> <p class="ql-block">黑河,古弱水,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其中内蒙古境内河段称额济纳河,注入居延海。</p> <p class="ql-block">黑河上有座桥,连接达来呼布镇与胡杨林景区。20世纪中叶,河水锐减,生态告急。朱镕基总理决策黑河分水,使额济纳旗绿洲再现勃勃生机。为此,当地政府将此桥命名为“朱公桥”,并在桥头立碑,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抵达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时适逢傍晚时分,太阳西斜,正是摄影好时机。我们前往黑河畔,欣赏胡杨林美景。</p> <p class="ql-block">Be continue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