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和弦

暮色苍茫

<p class="ql-block">音乐之美主要靠两个因素来体现,<b>和谐(harmony)和旋律(melody)</b>。它们的区别在于,和谐是某一个时间点上纵切面里所有音符的协调性,而旋律是时间轴上音符横向的流动性。</p><p class="ql-block">和弦是承载音乐和谐性的主要元素,重要性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三和弦</b></p><p class="ql-block">最简单最悠久最基本的和弦叫做三和弦,下面就聊聊什么是三和弦,三和弦是什么结构,形成此结构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三和弦有何不同风格,背后的机理又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先给出三和弦的结构,最基本的三和弦有大调三和弦(简称大三和弦)和小调三和弦(简称小三和弦)。它们的结构如下,对于任何一个音符n:</p><p class="ql-block"><b>大三和弦:n,n+4,n+7(比方哆咪梭)</b></p><p class="ql-block"><b>小三和弦:n,n+3,n+7(比方来发啦)</b></p><p class="ql-block">可见,对于任何一个音符,你只需要往上数4个(或者3个)半音,再加上一个往上数7个半音的音,这三个音就分别形成的大调(或者小调)的三和弦,简单不?</p><p class="ql-block">大三和弦为什么和谐?我们来分析一下。随便拽过来一个音n,和它最和谐的是上节讲到的第一梯队的n+12,但是n+12其实和n是同一个音符,当然和谐,就先不谈了。</p><p class="ql-block">那么和n既和谐又不同的音在哪里?在第二梯队,也就是n+7。Ok,这个音定了,于是我们有了n和n+7两个音。</p><p class="ql-block">下面要选三和弦的第三音,自然要先看第三梯队n+5,是不是必须选这个音?且慢,理由见下。</p><p class="ql-block">从上一讲可以看出,和n最不和谐的音包括n+1,n+2,n+11。n+10也不怎么样。由于12平均律是12一循环,n+10和n+11分别和n-2和n-1等价。<b>于是对于任何一个音n,和它最冲突的音就在它左右,分别差一到两个半音。</b></p><p class="ql-block">明白这个道理,再回过头来看看n+5,这个音和n很和谐,但是和n+7只差两个半音,所以非常不和谐。如果把这三个音放一起,就相当于有一个群主和两个互相不对付迷妹的三人微信群,不能说一点不和谐,但是肯定不是最和谐。</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只好去第四梯队去寻找这个第三音,第四梯队包括n+4和n+9,n+9和n+7又只差两个半音,不能采纳,于是就剩n+4了。</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什么n,n+4,n+7形成了大三和弦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大三和弦和谐,这是优点,但同时也变成了短板,主要是源于人类亘古不变的喜新厌旧之本性。大三和弦就像一个标准美人,美的无懈可击,人人都说美,刚开始热恋期难舍难分,然后吃饭睡觉天天看,就觉得没劲了,觉得不够刺激,没有特点,缺乏味道。于是作曲家写烦了,老百姓也听烦了,就不约而同开始寻找虽然不够完美但是却风姿各异的其他和弦。</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小三和弦又称小调三和弦。这个和弦第一第三音和大三和弦一样,所以也是个美人,但是中间的那个音往下降了半音,从n+4变成了n+3。n+3属于第五梯队,和n的和谐性比不上n+4,因此小三和弦没有大三和弦和谐,但是这一点点增加的不和谐让听者产生了一种意犹未尽不完满的印象,并由此生发出忧郁浪漫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大小三和弦的不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和上面聊过的泛音有关。</p><p class="ql-block">假设你弹中音哆,其频率为f,你耳朵里面会听到频率为f,2f,3f,4f,5f,,等无数频率。不妨让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基音和前四个泛音,因为这些是能量最高的音,你听得最清楚。根据12平均律很容易推导出来,这五个音分别是:中音哆,高音哆,高音梭,高高音哆,高高音咪。也就是说,当你弹一个音n(比方哆)的时候,你的耳朵同时也听到了n+4(比方咪)和n+7(比方梭)这两个音。使得你下意识地把n,n+4,n+7这三个音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你听到这三个音的时候,你会觉得舒服觉得自然觉得顺理成章,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开阔明亮阳光的感觉,这三个音形成的就是大三和弦。而小三和弦通过降半个音,打破了这种感觉,形成了不完全有欠缺不自然的感觉,从而显得忧郁暗淡阴沉。</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什么大调阳光小调阴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有了小三和弦,尝到甜头的人们用上了马太效应:在小三和弦的基础上继续降半音会如何?于是就发明了<b>减三和弦</b>。</p><p class="ql-block">减三和弦:n,n+3,n+6。</p><p class="ql-block">减三和弦和大三和弦比,第二第三两个音都降了半音,因此听起来比小三和弦更无力更颓废。</p><p class="ql-block">既然可以在小三和弦上继续减,就可以在大三和弦上继续增,于是出现了<b>增三和弦</b>:n,n+4,n+8。增三和弦在明亮的大三和弦基础上继续上行,造成更激烈更亢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所以总结起来,三和弦共有下面几种:</p><p class="ql-block"><b>大三和弦:n,n+4,n+7</b></p><p class="ql-block"><b>小三和弦:n,n+3,n+7</b></p><p class="ql-block"><b>减三和弦:n,n+3,n+6</b></p><p class="ql-block"><b>增三和弦:n,n+4,n+8</b></p><p class="ql-block">n+3,n+6,n+8都属于第五梯队,所以后面三种和弦都没有大三和弦和谐,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各有千秋。可见,虽然音乐离不开和谐,和谐却不是音乐的唯一要素,恰到好处的不和谐同样重要。</p><p class="ql-block">然后人类继续造,形成了更丰富多彩的七和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七和弦</b></p><p class="ql-block">人类的音乐史,是一部不断丰富的历史,而丰富的重心就在于非和谐音的使用。大小三和弦从巴洛克时期兴起,进入古典时期,音乐以和谐为主,不和谐音只是偶尔出现,作为点缀。到了浪漫音乐时代,不和谐音渐渐有反客为主之势,尤其以肖邦为巅峰。进入印象派时代,不和谐音俨然成为主流。到了现代,不和谐音已经完全登堂入室,比方爵士乐,不和谐音不仅不是例外,已经成为必须遵守的规则。</p><p class="ql-block">关于不和谐音的使用,后面还要细聊。现在先回到和弦的介绍。上次提到的增减三和弦就已经涉及不和谐音,因为这两个和弦都使用了第五梯队的音。下面聊聊七和弦,在这里,第六梯队的音第一次成为主角。</p><p class="ql-block">三和弦是因为有三个音符,七和弦并没有七个音符,只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加上了音阶中的第七个音,故名七和弦。七和弦其实只有四个音符。</p><p class="ql-block">最基本的七和弦是这样的:n,n+4,n+7,n+11,这个叫做<b>大七和弦</b>,它是在大三和弦(前三个音符)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又加了n+11这个音(七音音阶中的第七音)。</p><p class="ql-block">n+11和n极不和谐,属于第六梯队,居然被破格录取了,怎么回事?这是因为虽然n+11和n不对付,它和另外两个音都挺和谐,所以整体而言仍然很顺耳,这个和弦可以认为是两个和弦的合体,前三个音符是三和弦,后三个音符同样是三和弦(把后三个音符同时减去4,就得到n,n+3,n+7,即小三和弦)。</p><p class="ql-block">既然大三和弦可以构造大七和弦,小三和弦说,我也行,于是就有了基于小三和弦的<b>小七和弦</b>:n,n+3,n+7,n+10。注意这里第四个音不是加11,而是加10,这是为了配合小三和弦的忧郁风格,所以降了半个音。</p><p class="ql-block">减三和弦说,也别忘了我,于是就有了<b>半减七和弦</b>:n,n+3,n+6,n+10。同样,加10不加11是为了顺应减三和弦的超级忧郁调调。之所以叫做“半”减,是因为这尚未达极致。有好事者说,我还能再忧郁点:n,n+3,n+6,n+9。这个叫做<b>减七和弦</b>。减七和弦所有音的间隔都是三个半音,西方音乐中叫做tritone,tritone有“音乐中的魔鬼”之称,是因为听起来鬼影憧憧,阴森瘆人。</p><p class="ql-block">然后大三和弦说,虽然我一向阳光,但我也想附庸风雅忧郁一把,于是把最后一个音下拉半音,就有了<b>属七和弦</b>:n,n+4,n+7,n+10。</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五种主要的七和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延伸和弦</b></p><p class="ql-block">从七和弦继续延伸,就有了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道理是一样的:不停往上加七度音阶的两个音(等于三或四个半音)。延伸和弦到十三就到顶了,没有十五和弦,因为十五和弦的第十五音和根音n重合了。</p><p class="ql-block"><b>这是十三和弦的结构:n,n+4,n+7,n+11,n+14,n+17,n+21</b></p><p class="ql-block"><b>去掉最后一个音就是十一和弦,去掉两个就是九和弦。</b></p><p class="ql-block">这些延伸和弦因为音符比较多,使用的时候常常会保留几个略去几个。到底哪些音符可以省略,也是有道道的,一般而言,可以略去第三,五,六音,而保留第一,二,四和最后一个音。第一音是根音,必须保留,第二音决定大调小调,也不能少,最后一个音如果没有你就不知道是九和弦十一和弦还是十三和弦,第四音保持和弦中部的平衡。这样形成的缩略和弦最大限度保留原和弦的特点。因此十三和弦经常以:n,n+4,n+11,n+21的形式出现。</p><p class="ql-block">常用和弦大概就这么多了,但是这远远不是和弦的全部,有一大类和弦叫做变化音和弦,它们富有特点,可以给音乐带来无限的趣味和色彩,这些以后再聊。下面先看看和弦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和弦的变化</b></p><p class="ql-block">音乐需要变化,和弦数量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和弦上花样翻新呢?</p><p class="ql-block">首先,和弦有不同的演奏方法。一种是把几个音同时弹出来,叫做柱式和弦。还有一种是把几个音一个一个弹出来,叫做分解和弦,而且可以按照不同节奏不同顺序不同组合弹,这一下子就大大扩增了和弦的表现形式。另外,我认为,和弦中如果存在不和谐音,以分解和弦的演奏方式更容易被人耳接受,因为不和谐音和其他的音分别出现,而不是同时产生。</p><p class="ql-block">其次,和弦的音域和排序都可以变化,而不改变该和弦的定义。这是什么意思呢?以大三和弦为例:</p><p class="ql-block">大三和弦:n,n+4,n+7</p><p class="ql-block">由于任何一个音符加减12个半音(或者12的倍数)不改变该音符,只改变其音域(比方n如果是中音哆,n+12就是高音哆,n-12就是低音哆),因此上面和弦中任何一个音都可以加减12的整数倍而不改变该和弦。于是以下音的组合仍然是大三和弦:</p><p class="ql-block">n+12,n+4,n+7</p><p class="ql-block">n-12,n+4,n+7</p><p class="ql-block">n-24,n+4,n+7</p><p class="ql-block">n,n+16,n+7</p><p class="ql-block">n,n+4,n-5</p><p class="ql-block"><b>举个例子,对于哆咪梭这个C大调大三和弦,只要你弹出哆咪梭这三个音,无论在键盘的哪个位置,无论以何顺序,你都在演奏C大调大三和弦。</b></p><p class="ql-block">按照上面的方法,会出现一些特殊排序的和弦,叫做转位和弦。仍然以大三和弦为例,上面说过,根音加12后大三和弦不变:</p><p class="ql-block">n+12,n+4,n+7</p><p class="ql-block">但是如果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上面的和弦就变成了:</p><p class="ql-block">n+4,n+7,n+12</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根音一个跟头从第一位置跳到了第三位置,另外两个音顺序不变,这个叫做<b>和弦第一转位</b>。</p><p class="ql-block">然后把n+4加12并由低到高重排就得到:</p><p class="ql-block">n+7,n+12,n+16</p><p class="ql-block">这个大三和弦中,原来的第三音变成了第一音,这个叫做<b>第二转位</b>。</p><p class="ql-block">换句话说,如果原本和弦顺序是123,第一转位就是231,第二转位就是312。</p><p class="ql-block">对于三和弦就不能再转了,再转又变成123,回去了。但是对于四个音符的七和弦,还有<b>第三转位</b>。</p><p class="ql-block">对于转了位的和弦,次序被打乱,你怎么知道这是什么和弦呢?和弦从根音开始,是按照三度的关系往上走,比方C大三和弦是CEG,CE之间是三度,EG之间又是三度。无论你怎么打乱这三个音,只有C作为根音才能形成这两个三度关系,所以,你只要找到可以保持这种关系的根音,就知道这是什么和弦了。</p><p class="ql-block">你可能要问了,转来转去还不是同样的和弦吗?有何意义呢?其实很有意义。</p><p class="ql-block">首先,和弦的转位改变了声音的重心。由于人耳对高频更敏感,即使是同样的和弦,改变最高的音符会让你形成不同的听力感觉,你会更注重最高音。所以你可以通过转位在不改变和谐的情况下突出某一个音。</p><p class="ql-block">第二,形成和弦的多样感。如果你需要连续演奏同一个和弦,可以通过转位在不影响和谐的情况下给人以不同和弦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第三,转位改变了音和音之间的距离,又称音程,会在听力上形成微妙的区别。比方大七和弦:n,n+4,n+7,n+11。第一转位是:n+4,n+7,n+11,n+12。通过转位,把两个不和谐音n+11和n+12放在紧挨着的地方,会有更强的不和谐感。</p><p class="ql-block">第四,在连续演奏多个和弦的情况下,转位可以让这些和弦形成更强的一体感,比方不同和弦中如果存在相同的音,可以通过转位让它们由同一个键演奏,而不是在键盘上上蹿下跳,从而形成一种有机的总体感。以哆咪梭和发啦哆两个和弦为例,可以把发啦哆转位形成哆发啦,于是弹完哆咪梭就是哆发啦,不仅指法容易,听起来也更顺畅。</p><p class="ql-block">这是和弦声音引导(voice leading)方法中的主要原则之一,后面会细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