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六点起床,在酒店吃了高热量的早餐,在格尔木加满油,到109国道检查站,即将踏上天路!在这里向工作人员说明目的地,并亮出核酸检测报告,并告知我每周做一次核酸,还保证不进藏,工作人员很是给力,给我们放行,我们是排队等候大概一小时内放行的第一辆车,很多因为要进藏或者其他原因被劝返。</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在藏语中,是指“<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丽的青山</span>”,蒙古族是指“<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丽的少女</span>”,也是许多人,尤其是男人梦想中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湖水、雪山;有藏羚羊、野牦牛、野驴、雄鹰、狼等珍稀动物;还有叫不上名字的珍奇植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天路,奔向那向往已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3亿年前,可可西里还是一片海洋,之后的板块运动将海洋关闭,众多地体拼贴成陆地,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飞速撞去,青藏高原开始剧烈抬升,众多大山自西向东平行延伸,山与山之间夹峙着宽阔的沉积盆地,峰岭纵横、盆地相间,一片极为广袤的荒野“可可西里”诞生了,它横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与英国国土面积相当,即便只计算世界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的面积,也高达6万平方千米,是瑞士国土面积的1.5倍。</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地区)”(23.5万平方公里),同“(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8.4万平方公里)是不同的地理概念。“(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只是“可可西里(地区)”的一部分。国家在划分自然保护区时将整个“可可西里(地区)”根据行政区划,以省界为界分为:“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新疆北昆仑自然保护区”以及“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以青藏公路为界,东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西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2011年11月新疆、青海、西藏联合发布了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进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的公告。2020年9月,青海格尔木市公安局发布通告,禁止一切社会团体或个人随意从格尔木前往玉树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探险、非法穿越等活动。凡是出租车、私家车由格尔木载客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一律必须先行前往公安机关进行备案。</p><p class="ql-block">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p> <p class="ql-block">沿着109国道前行,路上车辆不是很多,看着海拔测量仪上逐渐飙升的数值,我俩基本上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适。但天公不作美,开始下起了小雨,温度开始下降,不得不打开暖风。</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巍巍昆仑山脉中,路的右侧是连绵不绝的军营及各种装备,长年在这条神奇“天路”上奔波、奋战、坚守的官兵,用青春的热血铸就着对祖国的忠诚,以无私的奉献谱写出爱民的华章。他们就是这巍巍昆仑,守护着祖国!</p> <p class="ql-block">与公路伴行的是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景区。</p> <p class="ql-block">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p> <p class="ql-block">沿途在一拐弯处,见到了磕长头的两位藏族同胞,因为快速的经过他们,为尊重人家的信仰,我们不能停车去拍照,只有从后视镜多看了几眼,希望在回来的路上还可以遇见他们!</p> <p class="ql-block">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中午到达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这个海拔,对我们好像也没有任何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风大,天冷,羽绒服+羽绒马夹,能好点。</p> <p class="ql-block">先来一轮标志性的照片。天气不好,远方的风景基本上看不清楚,只有拍点纪念照了。</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声名远播,几乎家喻户晓,这不一定是因为它的美丽打动了世人,而是因为曾经发生在那里的黑暗往事令人震惊,手持冲锋枪的盗猎者、被剥皮的藏羚羊,以及因反盗猎而牺牲的索南达杰,这些便是20多年前人们对可可西里的印象!一部电影,让很多人知道了可可西里,知道了藏羚羊,知道了索南达杰!这里也被命名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以纪念这位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人们都会自发地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献,碑前敬献的东西琳琅满目,游客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去祭奠这位功盖昆仑的英雄!我们也不例外,向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藏羚羊生活在青藏高原独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抵御严寒,其身体上生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藏羚羊身上的羊绒轻软纤细,弹性好,保暖性极强,被誉为“羊绒之王”,也因其昂贵的身价被称为“软黄金”。而且这绒毛是制作“沙图什”的唯一原料。“沙图什”是一种美丽华贵的披肩的名称。一条长2米、宽1米的沙图什重量仅100克左右,轻柔地把它攥在一起可以穿过戒指,所以又叫“指环披肩”。这种披肩已经成为欧美等地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其价格可达4万美元一条,贵比黄金。</p><p class="ql-block">藏羚羊绒因其绒极短,不能像山羊、绵羊那样剪,只能把毛从皮上扒下来。因此,一条长2米、宽1米、重100克的“沙图什”需要以3只藏羚羊的生命为代价。巨额利润刺激着贪婪的盗猎分子的欲望,进入20世纪的最后10年,藏羚羊遭到了令人发指的杀戮。</p> <p class="ql-block">因为天气原因以及近期内的规定,我们不能进入可可西里腹地,非常的遗憾!不过为下次再来这里埋下了伏笔!我一定要去目睹你的壮美,也要去看看那美丽的藏羚羊!</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保护站志愿者小姐姐讲解下,详细了解了保护站的日常工作以及他们的艰辛,还给我们介绍了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及物种,虽然没能亲眼目睹,通过介绍和照片视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认为也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经过保护站同意,我们来到了保护区边缘,感受了一下在荒原上驾车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书写游记,我们需要了解这里的生态,不能亲眼看到,给大家展示一下管理处的照片,过过眼瘾!涨涨见识!首先我们看看植物。</span></p><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因此不能生长树木甚至灌木,植被类型属于高寒草原,连草也长不高, 20厘米左右,形状也与低海拔地区草原不同,呈匍匐、垫状、丛生,或莲座(有点像倒扣的碗盆或碟状),叶面多缩小成刺,被毛,能够适应高寒、干燥、大风等极端气候。</p><p class="ql-block">高原上紫外线特别强烈,开花植物的花瓣颜色特别丰富,且花型奇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属于我国珍贵的优良观赏植物资源。不过,开花期迟,花期短。据专家介绍,7月上半月是最佳观赏期。可可西里的所有植物都必须在大约100天时间内匆匆完成从发芽、生长到开花、结籽甚至死亡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簇生柔子草,图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处</p> <p class="ql-block">团垫黄耆,垫状植物,图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处</p> <p class="ql-block">矮小火绒草,图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处</p> <p class="ql-block">毛柱黄耆,图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处</p> <p class="ql-block">多刺绿绒蒿,图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处</p> <p class="ql-block">冰中盛开的黄芪,图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处</p><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总共约有150种垫状植物,在可可西里就有50种。在这里,一共生长着214种种子植物,其中有84种是青藏高原独有种。可可西里也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孕育着以高原精灵藏羚羊为代表的众多野生动物,种类多达230多种。其中,有30种哺乳动物,54种鸟类,6种鱼类等。</p> <p class="ql-block">高原精灵~藏羚羊</p> <p class="ql-block">高原精灵~藏羚羊</p> <p class="ql-block">黑唇鼠兔,身材娇小体长只有10多厘米,“富足”的生活让它们大量繁衍,卿卿我我、嬉闹玩乐,甚至跳起“草原芭蕾”!</p> <p class="ql-block">高原兔,生活便没有了鼠兔的滋润,可可西里缺少可以供其隐蔽的灌木丛,容易成为天敌的美餐。</p> <p class="ql-block">喜马拉雅旱獭,掘洞穴居动物</p> <p class="ql-block">角百灵,体长只有15厘米左右,也喜欢将巢穴建在地面,它们几乎不做长距离飞行,而是在地面捡拾草籽、捕捉昆虫。</p> <p class="ql-block">黑颈鹤,从远方迁徙而来,通体黑白相间,头顶为暗红色,形态极为优雅,是可可西里最为旖旎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藏原羚,拥有两片醒目的白屁股,奔跑速度极快而体态轻盈。</p> <p class="ql-block">藏野驴,外貌高大而健美,喜欢群体活动</p> <p class="ql-block">野牦牛,可可西里最令人生畏的动物,单独活动的野牦牛更容易发起攻击,它怒目圆睁、双角向前,尾巴高高甩起,排山倒海般的向你冲来!</p> <p class="ql-block">这气势,你敢挡吗!</p> <p class="ql-block">猎隼(上图)、大鵟(音kuáng,下图)在空中翱翔,成为藏羚羊幼崽的噩梦。</p> <p class="ql-block">以大方脸著称的藏狐(上图)</p><p class="ql-block">和形似家猫的兔狲(下图)</p> <p class="ql-block">狼,可可西里的终极猎手,它们以强大的群体配合,围捕一切猎物。</p> <p class="ql-block">胡兀鹫,虽然体型庞大,但主要是通过在空中缓慢飞行,寻找地面的动物尸体为食。</p> <p class="ql-block">棕熊,体形更大,但却没有狼的敏捷,也缺乏群体的配合,从植物根茎到鼠兔、旱獭等小型动物,才是它的主要食谱。</p> <p class="ql-block">从鼠兔、高原兔、角百灵等小型动物,到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有蹄类动物,再到猎隼、棕熊、狼等猎食者,动物们显然已经成为这片荒野的主人,这便是可可西里,<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中国最伟大的荒野</b>,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荒野永远荒野!</p> <p class="ql-block">科普学习结束,在保护区捐赠性的买了点纪念品,泡面解决饥饿问题,踏上归途,沿途在昆仑山下的一条河边,捡了一点昆仑石,做为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归途中,再次遇到了磕长头的两人!也许你知道磕长头是和藏族的信仰有关,因为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因此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藏族同胞通过这样的方法表达自己对信仰的坚持。</p><p class="ql-block">我相信,终有一天,你将前往西藏。如果在路上遇见了这一张张虔诚的面孔,他们当中或许有人已几年未归家,也有人可能永远回不了家,请给他们更多的尊敬与礼让。让他们能在这世间少有的纯洁世界里,自己一步一磕头,引导着自己的灵魂,寻找归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一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磕长头匍匐在山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为觐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只为贴着你的温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一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转山转水转佛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为修来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只为途中与你相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一瞬,我飞升成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b></p> <p class="ql-block">在感叹与敬仰之中,我们继续踏上旅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大柴旦,去人间仙境—翡翠湖!</p> <p class="ql-block">这篇与其说是游记,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篇科普,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在提高我对可可西里的认知的同时,希望也能让大家得以了解。<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此向中国最伟大的荒野致敬!</span>虽然没能进入“禁区”,但我们觉得也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