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笃行,精进不休|《深度学习理念下“大单元”教学与项目化学习高级研修班》学习有感

小王老师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我在泉城济南参加了深度学习理念下“大单元”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的培训,培训中听了许多教授、专家们高屋建瓴的讲座,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在此次研修班的学习过程中,有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给我们带来题为《深度学习模型及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的讲座,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主任方张松向我们分享题为“考试评价改革与教学质量管理”的讲座,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主任徐和平给我们带来题为“素养立意的单元教学设计”的讲座,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沈子兴做的题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有效作业设计研究”的讲座以及浙江大学何珊云教授“重构学生的学习历程——基于PBL的学习创新”的讲座。为其两天的学习可谓是“干货满满”,各位老师们也是满载而归。近期我将在此次研究班学习过程中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和复盘,将讲座中的一些核心观念以及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些地方进行联系并整理如下,希望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一、深度学习理念与素养立意的单元教学</p><p class="ql-block"> 首先通过吴教授的讲座,我对深度学习概念及其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吴教授认为深度学习的关键因素是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元认知,主要特征或内核是深度思维、批判性思考、“大观点”组织、元认知、迁移运用等。</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深度学习的提出为解决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碎片化、表层化和标签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转变教师理念与教学方式、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是深度学习的目的和价值所在,深度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仅仅通过单一语篇或单一结构的学习难以实现,因此深度学习要以单元为统领,进行单元整体教学。</p> <p class="ql-block">二、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p><p class="ql-block"> 提到补课,大多数家长想到的都是补所谓的“文化课”、“考试课”,殊不知最好的补课是阅读,它能够给孩子足够的营养,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后继有力。在方张松主任的讲座中,他用大量的篇幅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向我们阐明这个道理。多读书的孩子思维活跃、视野也更加开阔。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结合沈院长的讲座内容,我们在作业设计中或许也可以将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支架,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助力他们将来更加长远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三、项目化学习与有效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 在何教授的讲座中,我们知道项目化学习即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理解、新的学习依靠现有的理解、社会性的互动可以促进学习、意义学习发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根据学科的整合程度,项目化学习可以分为单学科项目、多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何教授将这三类项目生动形象地比喻为面条项目、沙拉项目、奶昔项目,非常通俗易懂。何教授通过大量实施案例,带领我们学会思考如何重构学生的学习经历、如何落实项目化学习。沈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作业功能被改变,作业质量低下、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选择性,作业负担过重、数量失控和难度超标,作业管理失效、单科作业规定机械而学科间作业统筹不足等。将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项目化学习的内涵进行思考,能够给予我们在有效作业设计方面很多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  在倡导终生学习理念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以身作则,把握好平时工作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力学笃行,不断思考和深度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并且人民满意的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