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p><p class="ql-block"> 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p><p class="ql-block"> 诚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不欺。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p><p class="ql-block">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p> <p class="ql-block"> 一、诚信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1)诚信是一种美德,内诚于心,外诚与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在职场中,一个人的诚信比专业能力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2)诚信比金钱更重要。失去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也终将成为最贫穷的人。诚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谁丧失了它,谁就会失道寡助,招致失败的厄运。谁恪守它,谁就会得道多助,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p> <p class="ql-block"> 二、如何保持诚信</p><p class="ql-block"> (1)在答应别人的要求之前认真想一想,看看自己似乎有能力,是否愿意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果认为自己的条件还不具备,就不要轻易答应对方。说到做到。凡是自己已经答应做的事情,就要如期去做到。就算是因为I考虑问题不周全,可能会遇到困难,那也不要轻易放弃。</p><p class="ql-block"> (2)即使你承诺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去做,不能认为小事情忽略了没有关系。因为一个人的诚信程度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p> <p class="ql-block"> 三、 事例</p><p class="ql-block"> 例一</p><p class="ql-block"> 关羽,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p><p class="ql-block"> 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一、今降汉不降曹;二、请给二位嫂子俸禄,单独居住,不论何人不许入门;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三者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在文字上约法三章,暂居曹营。 </p><p class="ql-block"> 曹操敬重关公,为了笼络他,赐给他珍贵物品,关羽却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喝;给关羽大宅,关公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外间;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却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无法,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关公同居一屋室。关公仍不动色,秉烛独坐在门外,专心致志读《春秋》,通宵达旦,毫无倦色。曹操想通过美色来诋毁关公,从而达到要挟逼其就范目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信条在关公身上失去了灵验。三约体现了关公对汉室,对刘皇叔的忠诚。</p> <p class="ql-block"> 例二、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p><p class="ql-block">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p> <p class="ql-block"> 例三、宋庆龄有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赴约了,但宋庆龄仍冒雨前往。</p> <p class="ql-block"> 四、诚信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人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p><p class="ql-block"> 一、立人之本</p><p class="ql-block">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p><p class="ql-block"> 二、齐家之道</p><p class="ql-block">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交友之基</p><p class="ql-block">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p><p class="ql-block"> 四、为政之法</p><p class="ql-block">《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p><p class="ql-block"> 五、经商之魂</p><p class="ql-block">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p><p class="ql-block"> 六、心灵良药</p><p class="ql-block">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p> <p class="ql-block"> 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整理于百度</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古雅</p><p class="ql-block">音乐/真诚 温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