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开话友谊

茅屋小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是四O后,北京石驸马大街第二小学是我们人生开蒙的学堂。它</span>曾是清代克勤郡王府,我们在它的二进院厢房上过课。春天,小院中的丁香花开,那怡人的芬芳,至今还留香在我幼小的心中;同窗的友谊,也正是从那时萌生至今。</p> <p class="ql-block">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的长女顺德公主下嫁昌黎"读书崇礼,忠孝纯至"的石璟,这里就是"石驸马"的府邸。</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后,这里成为克勤郡王府。民国初年末代克勤郡王将府邸售给曾任民国国务总理熊希龄。1935年熊氏将房产捐给″熊朱儿童基金社"。新中国初期这里改为石驸马街小学及幼儿园。</p><p class="ql-block">我们是这座摇篮里196O年毕业的孩子。2OO2年这里归属北京实验第二小学。</p> <p class="ql-block">实验二小接管后对克勤郡王府邸部分房屋复建和全部修饰。这是修饰后内门的原寝殿,现学校的多功能厅。</p><p class="ql-block">离开1960年六十一年啦!我电脑中保存的照片显示:从2OO5年2月至2021年5月六(2)班四人以上的小聚及活动共二十次。我用其中九次十人以上的活动照片汇编成此集,这里有的照片以前没展示过。疫情当前,我仅以此形式庆生我们的七十五周岁。</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零年夏,在后院柿子树下我们拍下的毕业合影,已成为班上大多数属狗和属猪的我们的集体回忆。照片中还缺谁?张伟国、王金华、刘文晶、邵光大和崔甦。</p> <p class="ql-block">2O06年6月,许辉(玉香)从广州返京探亲,班上12人在小学毕业46年后重聚母校,在原拍摄毕业照的位置,新的柿树下,我们唤醒记忆,重续友谊。</p> <p class="ql-block">常莉和张铨拿到上级有关准许我们进实验二小的批示,高兴地走进操场。</p> <p class="ql-block">在后部庭院一年级大班教室前,管南方在讲述小时候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五、六年级时的青砖挂大瓦的房已复建成郡王府西配房,爱屋及乌,女生叽叽喳喳地说着笑着并在这儿留下了这张久别新教室喜悦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发小的兄弟情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石榴树下的自拍像,目光一致哟!</p> <p class="ql-block">1958、1959年时学校有大食堂,我们在一起吃过饭吗?走出校园、历经风雨,今天大家第一次在一起品美味谈过往。</p> <p class="ql-block">2OO8年4月,19名学生带着他们的班主任王肇然老师重返石驸马二小。在熟悉又陌生的校园里,大家追寻那朗朗的读书音韵和操场上的孩子们喧闹嬉笑声。</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大门口新石狮子旁,同学们在看毕业照,核对名字,脑子回闪在196O年。</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左四)引以为傲的就是这些学业有成的孩子们,如今他们都退休了。一起先拍张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实验二小的一位副校长亲自带我们参观校舍。府前部的主体殿堂早已荡然无存,任富田手指的这栋楼是恢复建造的克勤郡王府东翼楼,我们上学时这个地方是爬绳、爬杆架,旁边女儿墙是各中队的黑板报,我记得我曾出过一期内容为:苏联加加林飞向太空。</p> <p class="ql-block">这些O0后们在准备做垫上运动,这让我想到当年体育老师熊仁春在这操场上吼着我们做垫上前滚翻、跳三层鞍马。课间男生赛单腿斗鸡,女生在跳"马兰花开二十一",热闹而活跃。</p><p class="ql-block">他们身后是后部庭院的内门,汉白玉栏杆是恢复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后院,这里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克勤郡王府的后部内门、东西配房各五间、寝殿五间与耳房、转角廊房连接的七间后罩房。</p><p class="ql-block">这是后罩房,我们上学时,这里是低年级教室和幼儿园所在地。我们很少进来过,所以这里对我们一般同学来说具有新鲜与神密感。</p> <p class="ql-block">徐莉文、章启环幼儿时在这儿上的幼儿园,对她们来说,这里更亲切。</p><p class="ql-block">时空飞越,常莉在说,大家在想,当年的罗玲校长、"老妈妈"式赵淑荣老师。</p> <p class="ql-block">这个西小院耳房曾是音乐教室,你听,宋老师还在激昂地教我们唱《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还有那动人的旋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实验二小副校长在给我们讲述石驸马二小的历史及轶事。</p> <p class="ql-block">副校长指着墙上嵌入的石刻板,上面刻到:</p><p class="ql-block">“公元一九三二年湘人熊希龄先生以其祖遗及生平服务所得俸给暨朱其慧夫人节约购置业勤产不动产完全捐助成立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次第举办儿童教育事业今社址北京石驸马街即先生故宅也。……</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十月</p><p class="ql-block">本社董事会立"</p> <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末代克勤郡王晏森,做为八旗子弟将王府卖给熊希龄。熊希龄瀚林出身,曾任国民政府国务总理。中国近代史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p><p class="ql-block">其妻朱其慧1931年因病去世后,他把石驸马克勤郡王府邸捐给"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该社一直从事儿童福利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该社址成为石驸马大街小学(后改二小)和石驸马幼儿园。</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府邸后罩房七间,当年幼儿园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孔子″在讲学,学校有了传统文化教育。</p> <p class="ql-block">真好,韩宗瑾兴致勃勃地看着。</p> <p class="ql-block">六(2)班教室前站着六(2)班班主任老师和她的学生。一群四O后孩子。只是这些四O后曾经幼稚的面庞现已布满苍桑,因为他们与共和国同命运,在拼搏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范云操、管南方在给老师解读六(2)班同学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新文化街津味饺子馆聚餐。这种大拼桌、大欢乐,属于这班从儿童到退休老人的就这么一回!</p> <p class="ql-block">在新恢复建造的郡王府府门、原石驸马二小,现实验二小低年级部校门前,我们留下历史性的笑靥。</p> <p class="ql-block">2010年5月,任富田和六(1)班王祖谊策划了六(1)、六(2)班同学相聚并游览北海公园的活动。小时候两班教室挨着,哪班有点稀罕事,一节课的功夫传的就众人皆知啦。</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六(2)班参加活动的同学。历经文革、兵团农村、回城、拆迁等状况,196O届小学同学的寻找、联络及动员是何其难啊!感谢班长任富田、常莉等同学的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在北海南门口集合,阮天泽与聂大明重逢。</p> <p class="ql-block">陈祖东和郑克明为等人,又躲太阳直射,躲到售票处的棚子下。</p> <p class="ql-block">五位女生高兴地向大家示意"你好!"</p> <p class="ql-block">张铨和常莉,闺密级。</p> <p class="ql-block">在北海东门桥上。</p> <p class="ql-block">章启环、汝宜京和徐莉文在湖边。</p> <p class="ql-block">王金华、李改香和鲍玉梅在湖边。</p> <p class="ql-block">参加活动的两个班中八位六十年前的石驸马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北海相遇。儿童的真,记忆如新,</p> <p class="ql-block">2O10年8月,许辉再回京学友再相聚,就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前集合吧。这地方好找!</p> <p class="ql-block">一个居家南国广州,一个生活在帝都北京,好朋友相见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聊。</p> <p class="ql-block">边聊边走,话题无限,情谊无边。</p> <p class="ql-block">2011年5月,19名同学聚会中山公园。这里有着熟悉的景观,熟悉的人在这里面对人生谈笑生风。</p> <p class="ql-block">大家边聊边在等,下一位来的是谁呢?</p> <p class="ql-block">在五色土前谈酸甜苦辣咸。鲍玉梅和夏劲松(宝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三男生三女生怎么就这么乐呢!</p> <p class="ql-block">这九女子更是乐不可支,我忙按下快门。</p> <p class="ql-block">在泽園酒家小聚,班长在开场白。每次见面都是一次友谊的延续,保重身体,多见面!</p> <p class="ql-block">2O13年5月,14名精神矍铄的发小级“老人"来到北京中华民族园游览。</p><p class="ql-block">这是在藏族景区的"大昭寺"广场上看完演出后与藏族孩子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藏族时轮金刚坛城前的全体参加活动的六(2)班学友们。</p><p class="ql-block">他们是</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刘文晶、李改香、徐莉文、邵忠中、王金华、汝宜京:</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范云操、陈古林、郑克明、任富田、阮天泽、张铨、常莉、史建华。</p> <p class="ql-block">在时轮金刚坛城内听藏族喇嘛在讲述坛城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新疆地区传统冷砸铜器》展览馆,有人兴奋地讲述在喀什见到过的新疆传统铜器。</p> <p class="ql-block">三位喜盈盈,吉祥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在羌寨碉楼,听从汶川地震中走出的羌族妇女队长讲述羌族故事和羌人风情。</p> <p class="ql-block">羌寨是生活在云端的民族,他们的房子全部用石头垒建。</p> <p class="ql-block">京族的三间石条瓦房,是人居使用的,工具、牲畜房在附近另建,很卫生的哟。</p> <p class="ql-block">在土族的土木建筑民居里,同学们感受到土族人民对党的热爱和对游人的热情好客。</p> <p class="ql-block">小心翼翼地荡过佤族的吊桥,来到“阿佤人民唱新歌"的佤寨。</p> <p class="ql-block">苗寨的庭院里,藤罗花开,象征着美满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从满族皇堂子走出来,三位笑谈中国满族在17世纪中叶到2O世纪统一中国,建立清朝的历史,兴趣盎然。</p><p class="ql-block">照片左1是与阮天泽初始工作在首钢焦化厂炉前的工友、是与史建华同在退体后服务于民族园的高中同窗学友。</p> <p class="ql-block">在山苗寨,大家与表演"上刀山"的苗族孩子们一起合影,分享着走进自然、走进少数民族的人文、社会生活的欢乐与喜悦。</p><p class="ql-block">这是大家退休后又玩在一起的难忘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2O15年4月,陈古林再度从深圳返京参加清华园校友会,我们又一次相聚于和平里眉州酒家。</p> <p class="ql-block">任富田侃侃而谈,大家兴致勃勃地听。</p> <p class="ql-block">挤了点,那也要放下身段,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在西单西西友谊酒店,22名学友欢聚一堂。为大多数属狗、属猪的同学"七十大寿"做《七十回眸 同窗情深》为主题的庆生活动。</p> <p class="ql-block">洪君平、谷叔平等五员大将,喜气盈门,等待亲人。</p> <p class="ql-block">见面的激动,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管南方与阮天泽、任富田和聂大明倾情攀谈。</p> <p class="ql-block">分别曾在青海柴油机厂、青海格尔木人民医院工作过的陈古林和与鲍玉梅,一见面就撞出激情燃烧的岁月。那叫做天地人一家亲啊!</p> <p class="ql-block">将青春奉献给成都机车厂的洪君平,紧握着对方的手、遥想着当年梳着两个小辫儿的付迅模样。</p> <p class="ql-block">步入牡丹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充满自信、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女生笑开了花。</p> <p class="ql-block">在《七十回眸 同窗情深》照片纪念册菲页上签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陈古林在讲述中,他认定朋友是人生的慰藉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史建华用镜面方式与发小洪君平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刘玉玺(玉芝)向学友们讲述他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老矣,建国初期的少先队员;足矣,改革开放后的退休人员,在畅谈中。</p> <p class="ql-block">牡丹厅,绽放着半个世纪前祖国的花朶,今天的春华秋实。</p> <p class="ql-block">席间许辉举着《七十回眸 同窗情深》照片纪念册,深情地讲述:一本书,一片心。这本书珍藏着我们小学六年的快乐时光,是我们七十个春秋的永恒纪录!</p> <p class="ql-block">一切尽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付迅、汝宜京、刘文晶等在先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七十庆生大合影,是我们少小励志的少先队员,成为对国家的栋梁之才的永恒纪念!</p> <p class="ql-block">2O21年5月13日,在北京新冠疫情趋于缓和之间隙,陈古林又来到北京,我们相约去看望任富田,于是就又有了天佑大厦的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口罩,已是特定时期的标配,乘交通工具的必配。这是时代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任富田的腰疾引发腿行不便。是黑龙江宝清垦荒十年留下的伤痕吗?我们衷心地祝福他安康吉祥!</p> <p class="ql-block">青春让银发婆、白头翁替代,随之不请自来的还有多病探访。谈笑人生,我们是坚毅的四零后,让我们的夕阳红时代更俏、更灿烂、更延年益寿吧!</p> <p class="ql-block">丁香花开述友谊,</p><p class="ql-block">柿树浆果送吉祥!</p><p class="ql-block">同窗六载一生情,</p><p class="ql-block">岁月存照靓又明。</p> <p class="ql-block">感恩母校,</p><p class="ql-block">感恩老师,</p><p class="ql-block">感恩我们这个优秀班集体!</p><p class="ql-block">缅怀已仙逝的邵忠中同学、</p><p class="ql-block"> 王肇然老师!</p><p class="ql-block">她们的音容笑貌永存!</p> <p class="ql-block">照片主要拍摄者: </p><p class="ql-block"> 史建华、陈古林</p><p class="ql-block">编辑、撰文、制作: 史建华</p><p class="ql-block">2O21年金秋十月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