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连绵的秋雨,影响不了南郑中学历史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切磋探讨的热烈教研氛围。10月18日至10月20日三天里,历史组开展了赛教活动,胡伟、黄程、黄俊伟、潘婷、马少东、周丽、姚琪、白璐共八位老师参加了赛教,由组内教学能手,学带,名师组成的评委团队全程认真听评课,指导本次活动,整个赛教流程严格按照学校要求,采取与市区赛教相同模式进行,历史组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做到了全员参与,取得了理想效果,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采!</h3> <h3> 赛教安排按年级有序进行,10月18日上午,高一备课组三位老师贡献了三堂优质课例。胡伟老师以汉中地区使用、种植罂粟(鸦片)的历史导入《鸦片战争》一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随后通过设置一系列巧妙的问题,并结合典型史料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因后果以及产生影响,整个课堂贯穿问题教学理念,别具一格。黄程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向我们展示了她对《义和团运动》一课的独到理解,更为称道的是她将历史联系现实,用英雄团长祁发宝和革命烈士陈祥榕等当代人民英雄的英勇事迹,对本课主旨进行了升华。黄俊伟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对《鸦片战争》一课的另一种思考,黄老师以“战之因”、“战之果”、“战之思”三个模块的设计,将鸦片战争一课的知识进行了整合,最后落脚于对近代中国为何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思考,发人深省。</h3> <h3> 10月19日上午,高三备课组的两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复习课的不同上法。高三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史实积累,但尚未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所以潘婷和马少东两位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帮助者,在梳理清楚知识框架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表象之下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思考,成效显著。</h3> <h3> 10月20日上午,高二备课组的两位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在面对不同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时教学侧重点的差异。周丽老师面对文科学生,选讲了《探寻生命的起源》一课——一节与生命科学知识关系密切的课题。以大家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智齿、阑尾等问题的由来导入新课,同时又通过三个合作探究活动的巧妙设置,既让文科了解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常识,又很好的训练了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姚琪老师面对理科学生,以屠呦呦的事迹导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梳理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概况和对世界的影响,然后以“李约瑟难题”为引子,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结合近期中美摩擦、对抗的新闻,鼓励理科学生发愤图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白璐老师为我们献上了有关《黄海海战》的精彩课例,这节课知识点不多,但是白璐老师这堂课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渗透,做的淋漓尽致,听者无不动容。</h3> <h3> 八位老师赛教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历史教室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研讨交流。阮兴瑞、马纪林、王晓兰、张桂芳、侯华、刘君燕六位评委老师对本次赛教活动进行了点评,他们认为,这八堂课异彩纷呈、各具特色,都较好的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关要求。教研组长王玉珍老师对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针对赛教课,微型课的特点以及上这类课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她特别强调:参加赛教是青年教师成长提升的重要途径,希望青年教师以赛促教,进一步深研课标,教材,不断积累,锤炼教学艺术,力争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优质课精品课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研讨活动,让全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获益匪浅!</h3> <h3> 此次活动,南郑中学历史教研组紧跟历史教育改革前沿成果,展现出了极大的活力和创造力,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本次活动也是在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必然会对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今后我们历史教研组工作的重点。</h3> <h3>文字编辑:徐若桉<br>图片编辑:熊 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