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刀真枪搞教研,落实“双减”谋发展——赤北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三课”活动速记

赤中陈欢

<p class="ql-block">  “双减”落地,教研先行。2021年10月18日,赤北初中语文教研组的例行“三课”活动,在学校教研室田主任的精心安排下,率先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周兴梦老师执教的《诫子书》,开篇题解巧妙交代了诸葛亮写“书”的殷殷父爱。他一生戎马,日理万机,却时时担忧儿子诸葛瞻难成大器。后面的字词教学,有重点巩固,有难点突破;有全文范读,有个别抽读;小组探究,任务明确;成果汇报,点拨有方。特别是课后知识延伸,鼓励孩子们课外阅读《隆中对》《出师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贯彻了叶圣陶老先生“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功夫全在课外”的教育思想。</p> <p class="ql-block">  王正超老师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用被侵略者践踏得满目疮痍的圆明园图片导入,巧妙设疑,问题讨论,带领同学们重游了一遍规模宏大、奢华壮丽的世界奇迹圆明园。然后播放精心准备的圆明园外观视频,美轮美奂的建筑令全场师生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课堂的高潮在讨论雨果的态度一部分。王老师从讽刺、反语两种修辞入手,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懂得了两种修辞的特点,体会了两种修辞的日常运用语境及幽默生动的好处。然后从雨果的国籍,谈到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区别。让学生领略伟人爱憎分明的人格魅力和正直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p> <p class="ql-block">  杨洋老师教《富贵不能淫》,整堂课围绕“大丈夫”展开,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开篇以“什么是大丈夫?”导入。重点字词,难点句子解读完毕,再问“现代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体现大丈夫的内涵?”——轻轻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杨老师紧扣文本,适时适当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最后以“你还知道生活中或历史上那些大丈夫?”再次巧妙将孩子们的思维延展到课外。杨老师这堂课正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陈欢老师上《我的叔叔于勒》更是别出心裁,煞费苦心。一上课,同学们自排自演的情景剧“遇于勒,躲于勒”就吸引了听课老师的眼球。后面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对比不同时期于勒的性格行为等环节自然水到渠成。特别是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细节品读两个环节,足见教师挖掘教材的独到和老练。</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陈老师这几年潜心教学,技艺精进,让我这“老江湖”也不禁赶紧修改充实我的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本次“三课”活动,同志们热情高涨,准备充分,课件精彩纷呈。语文教坛新秀们悉数登场,各显神通。求知的学子在老师有序的启发引导下,或侧耳倾听,或合作探究,或各抒己见,教与学,问与答,沉思与表达,教室里处处闪烁着智慧碰撞的火花!(文:曾尚伟)</p>

老师

三课

大丈夫

学生

修辞

圆明园

语文

教研组

字词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