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6日,本溪市初中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区域教研在刘颖老师和徐长平老师的组织下,在第十二中学顺利召开。本次教研会的主题是针对“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进行研讨。会上十二中学、36六中学共7名老师就自己的作业设计在教研会上与大家交流,与会的老师积极参与讨论,针对作业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刘颖老师针对以上老师的作业设计和大家的讨论,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和要求。</p> 本溪市第十二中学程琳琳老师针对《电阻的测量》这节课的作业设计与大家交流 ,提出作业设计应形式多样化,增加实践类、操作类等体验类作业。 12中学李雪晶老师就《变阻器》一节的作业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针对课前作业和典型性作业提出自己的看法。 12中学刘洪伟老师对《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作业设计进行讲解,提出作业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在各位老师将自己的作业设计与大家分享过程中,刘颖老师组织与会的老师进行研讨和交流,老师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想法。 12中学吴锐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业设计要体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36中学孙亚萍老师就《密度》一节的作业设计与大家分享,对每道习题的设计目的和意图做一说明。 36中学徐海波老师对《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课的作业设计进行分析,针对密度测量的实验提出自己的观点。 12中学刘世国老师对《电压》一节的作业设计进行阐述,提出作业的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作业。 12中学马隽红老师设计了《欧姆定律》一节课的作业,与大家分享交流,针对教学目标和作业功能进行分析。 整个会议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两县的老师在线上认真观看了教研会的直播。 <p class="ql-block"> 整个会进行过程中,所有与会老师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热烈讨论。</p> 最后刘颖老师对这次作业设计的展示和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对作业设计提出了以下建议: <div> 1、依据教学目标,要精简作业内容。</div><div> 2、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过程,提升学生能力。</div><div> 3、作业要通过真实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iv><div> 4、要根据课节适当设置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div><div> 5、作业设计要体现分层和反馈。</div><div> 6、作业要能够体现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div><div> 通过这次区域教研,老师们对“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思路,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本溪市初中物理的作业设计会越来越科学合理,作业做为物理教学的延伸作用也会越来越充分的体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