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古城遗址公园

琴心剑胆

<p class="ql-block">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朝的都城遗址,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唐高宗称其“中兹宇宙,均朝宗于万国”,是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沿用至五代北宋,共530余年,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p><p class="ql-block">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都洛阳,官称东京。609年改称东都。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颁布《建东都诏》定为东都,与长安并列为首都。光宅元年(684年)改称神都,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定都神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称东京。</p><p class="ql-block"> 隋唐洛阳城分为宫城(紫微城)、皇城、外郭城、上阳宫等,全域约51.9平方千米,有3市109坊。按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以皇宫紫微城为核心,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被誉为万宫之宫,奠定了中国宫城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宫殿建筑的范本,被宋元明清皇宫所仿效。</p><p class="ql-block"> 隋唐洛阳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不仅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而且对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渤海国的龙泉上京、中京、东京,以及日本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等五座都城的规划设计都明显受到隋唐洛阳城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明堂天堂景区,修建在紫微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是隋唐洛阳城项目最为重要的景观。是昔日女皇武则天理政、礼佛、生活的重要场所,现归属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p> 武氏宗亲图谱 模型 隋唐洛阳城宫城中心遗址保护区位置 洛阳市大遗址保护规划 洛阳市市域旅游规划 <p class="ql-block">  天堂遗址是武则天时期的礼佛堂,为薛怀义所主持建造。内有夹纻干漆大佛一尊,通天达地。历史没有确切记载天堂高度,《旧唐书》“登天堂三级,可俯视明堂。”是武周时期世界上最高的纯木构架建筑,仅存在七年,毁于一场大火。2013年修建的新天堂为外五层内九层,象征武则天九五之尊的历史地位。内部九层主要是对中心柱遗址的保护性展示工程。</p> 九洲池遗址公园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br>  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如唐高宗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登基称帝等,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 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 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 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应天门遗址平面图 应天门出土的铜钱拓本 定鼎门,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br>  定鼎门取名于“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 ”以及“成王定鼎于郏鄏”。史载周武王当年迁九鼎于洛阳,当时成周洛邑的南门之名即为定鼎门。 [2] <br>  隋炀帝营建东都,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