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培养幼儿学会认同他人是符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启蒙,认同他人是幼儿源于其实际生活的道德学习,一切心理品质都是在学习中通过经验积累建构的。</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N+1或N+2的模式,即N个大人围着一个或两个孩子转,导致孩子大都比较娇惯,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来到幼儿园,也会不懂谦让而变得不会与同伴相处。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却谁也不愿意认错;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其实幼儿的这些行为恰恰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不知道如何去与别人友好相处,体会不到与人分享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为此我选择了《大熊的拥抱节》这个综合活动,让幼儿在听、看、思、演的过程中,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和续编故事,体验到和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明白不能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实现<span style="font-size:18px;">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发展的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律动《给我一个拥抱》唤起幼儿的记忆,在与同伴的相互拥抱中,感受拥抱带来的温暖、快乐,就此引出关键词“拥抱”,激发幼儿兴趣,让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 播放视频,适时介入,根据角色之间的关系、矛盾冲突的升级、大熊心理状态的变化,带领幼儿走进绘本,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尤其是大熊在这个拥抱节的失而复得,幼儿深深地体会到了互相尊重才能收获友谊,原谅和宽容则会让爱变得更多!</p> <p class="ql-block"> 出示绘本图片,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内容,加深印象,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突破活动的难点。</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的惊喜,比如说孩子们词汇量——“相亲相爱”、“忽视”、“公平”等等,再比如说孩子们的想象力——兔子妹妹不跟大熊拥抱,是因为大熊不会唱歌?!大熊想要取得别人的谅解就得变成北极熊……各种的忍俊不禁,还有极短时间内就能完整有条理的复述整个故事内容,这些可都是孩子们给我的意外馈赠。</p> <p class="ql-block"> 分发头饰,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对故事进行创编和表演。</p><p class="ql-block"> 看到孩子灿烂的笑脸就知道表演多有趣啦😊</p> <p class="ql-block"> 迁移经验,拓展延伸。最后,我将拥抱节的活动延续至幼儿园与家庭,让孩子们互相拥抱,数数得到了几个拥抱、交到了几个朋友?再把拥抱带回家,与家人来个爱的抱抱!本次活动也在彼此的拥抱中落下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评课是思想的精彩碰撞。课后,各位老师为我把脉问诊,精准点评,指出了活动设计上的不足、布局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教学方式的欠缺,同时给出了许多新思路新方案,建议中肯,可操性强,我深受启发,对今后如何构思和开展活动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应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有义务为幼儿做一个正确的引导及表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是一个蜕变的机会,孩子们获取了新的知识与经验,我则收获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本次综合活动,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就能让幼儿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学会尊重他人,愿意原谅别人的过错,我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