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蔚县的秋天景色迷人,令人心醉;秋天的蔚县古堡沧桑,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 周六清晨,夜色还未褪去,六辆私家车已经到达了收藏馆广场。今天我们一行22人将一起踏上蔚县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汽车像列兵一样,排成一列长队飞快的行驶在荣乌高速上。夜晚气温骤降,公路两旁的树叶已经泛黄,秋风扫过,开始簌簌的落下。</p><p class="ql-block"> 九点半,我们驶出涞源北收费站。按计划我们今天从涞源入境,从南向北穿越飞狐峪。第一站目的地是马蹄梁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 汽车驶入北韩路,这是一条乡间小路。远远的山岭,像云烟似的贴在蓝色的天边。路的两旁都是成片的玉米地,玉米已经成熟,秸杆儿早已干黄。不时的有农民用各种交通工具在收获玉米,偶尔还有一两头小毛驴,栓在驴车的旁边,悠闲的啃着路边枯黄的干草,好一派祥和幸福的秋收景象!</p> <p class="ql-block"> 北韩路唯一的一张照片,却很经典。</p> <p class="ql-block"> 路上偶尔有一两处积水,飞快的车轮驶过,水花四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山越来越近,山坡上成片的光伏发电板已经清晰可见,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突然,前边一个告示牌挡住了去路:施工断交。我们停下车,查看了一下地形。发现路的左侧有一条土路可以绕过这段断交路,不过有一条小河从这条土路上流过。我仔细看了看,河底铺的都是鹅卵石,水面很浅。于是我果敢的把车开到河里,涉水过河。接着其他车辆也顺利过河,估计只有迈腾上的昌弟小心脏有点突突。</p> <p class="ql-block"> 过河后,是一片较为开阔的高地,下边是水流湍急的小河,头顶上的高架桥像巨龙一样从山里钻出来又蜿蜒伸向远方,这座高架桥就是张石高速。</p><p class="ql-block"> 这时有两辆对头车开过来,好心的司机告诉我们前边断交。我们有些犹豫但心又略有不甘,因为我们很想穿越整个飞狐峪。于是我们让四辆车在河边观水,我和李明两辆车去前边探个究竟。但是我们开出去没有两三公里,又一辆对头车告诉我们前边断交。这次我们真的死心塌地了,只好掉头回来。</p><p class="ql-block"> 等候的同伴们在河边玩得正嗨,有的甚至站到河里的石头上去拍照。由于夜里气温突降,山里更加寒冷,人们都纷纷的穿上羽绒服。这时候李明也从车上下来,他居然只穿了一件短袖褂,像一个星外来人,一下子把大家惊呆了,纷纷过来与他合影,好像粉丝见到了自己崇拜的明星。正当大家嘻嘻哈哈的时候,李明的妻子赵力抱着孩子从车上下来,她的小女儿居然光着脚。大家非常惊奇,为什么不给孩子穿双鞋呢?原来早晨出发比较早,把孩子从屋里直接抱到车上,居然忘了给孩子拿鞋。英雄的一家,乐的大家前仰后合。只有旅游才有故事,没有故事旅游会显得平淡无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糖糖就这样被抱了一上午</p> <p class="ql-block"> 六辆车里迈腾是唯一的一辆轿车</p> <p class="ql-block"> 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原路返回,重新上张石高速,从蔚县南出口下,然后进入飞狐峪。</p> <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原来都是从蔚县进入飞狐峪,轻车熟路,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蔚县南收费站。因为更换了路线,我们也调整了旅游景点。出高速口一转身就是上苏庄村,我决定先游上苏庄。</p> <p class="ql-block"> 蔚县的古堡极富盛名,历史上有“八百庄堡”之称。每个古堡都有一个故事,在众多的古堡中,上苏庄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上苏庄大牌坊</p> <p class="ql-block"> 上苏庄村是一个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村堡。距今约有450年的历史,北魏时期已经是蔚县境内一个人丁兴旺,生活富庶的村庄。上苏庄古堡是一个讲究的、由戏曲艺术细胞包裹的古堡。当地人提到上苏庄都会打趣地说:“那里的狗叫上两声都有戏味儿”。</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过了大牌坊,右转穿过一条大街,停在了街的尽头。这里有几个古庙,在一个古庙前,一位叼着旱烟袋的老人吸引了我们。这种旱烟袋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消失数十年了,在这里突然出现了。老人坐在古庙的台阶上,惬意地吸着旱烟袋,很享受,很幸福,很快感的神态。他额头上的条形皱纹,镌刻着沧桑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出于好奇和兴奋,我说老爷子,能把你的旱烟袋借给我看看吗?老爷子很好客,高兴的把旱烟袋递给我,还热情的教给我们怎么用。我模仿着老爷子的样子,也装腔作势的学着吸旱烟袋,逗得大家笑逐颜开,纷纷的给我拍照。我又让睿铎的小儿子也拿着烟袋拍个照片,让他这个小家伙也见识一下这老古董。</p> <p class="ql-block"> 三义庙</p> <p class="ql-block"> 古戏楼</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古庙,我们向南走来到了上苏庄古堡的堡门。一般古堡堡门上建有魁星楼,希望神灵保佑堡中中状元,秀才。而上苏庄古堡门东西两边建有“毛笔”和“砚台”,寓意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家带着好奇的心情从堡门走进了这座古堡,漫步在崎岖的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到了几百年前。上苏庄的堡墙,堡门和堡内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赵家院落的二门内的“仪门”(那是迎接贵宾的门,普通人不能走,只能绕行),这在明清时代的普通居民建筑中是很少见的,有很高的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 古巷深深</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大家来到了灯山楼这座大院,院子里晾晒着许多谷子,这类作物在我们当地已经很少见了,孩子们更是觉得非常新鲜。院子西头还建了一个牛圈,里面养着几头黄牛。</p> <p class="ql-block"> 我也认识谷子啦</p> <p class="ql-block"> 满满一地谷穗</p> <p class="ql-block"> 粟,堆连堆。卖弄一下历史知识,粟,去皮后叫小米。</p> <p class="ql-block"> 院子新建了一座牌坊,上面写着“灯月同辉”,院子的最南头是高高的灯山楼。这座今天看似非常寂寞的灯山楼,却记载着上苏庄一项古老而红火的民俗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 上苏庄不仅戏曲文化氛围浓厚,民俗文化“拜灯山”也很出名。“拜灯山”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现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村子取土位,建在龙脉上”。古代人们建房子都要看风水的,在建堡时,为了使村庄更加兴旺,取火生土之意。于是在堡内南端建起灯山楼,供奉火神。但又怕火神过旺,生出事端。因此又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在堡内北端建起三义庙,供奉刘备,关羽和张飞。它们建在一条直线上,传说刘备是压火水星。</p> <p class="ql-block"> 远方,灯山楼。前几年来的时候,我曾经以为是求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拜灯山”的主要内容是点灯山。首先要将几百个灯盏摆在灯楼内的木架上,并摆出花边儿和吉祥字样的造型。然后浸泡麻油的灯捻逐一插入摆好的灯盏内点燃,这样一幅幅字画映入眼帘,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图案。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壮观,多么的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村子的最东边,这是一段堡墙保存比较完好的地方。斑驳的墙体见证了古堡的历史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只好暂时离开上苏庄,前往今天主要的目的地——飞狐峪。上苏庄紧靠飞狐峪,出了上苏庄走一小段217乡道就到了孟涞线。孟涞线往南过了北口村就是飞狐峪。但是在转到孟涞线的拐角处,我们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一条哗哗作响的小河漫过了水泥路面,水面还比较宽。大家一下来了兴致,开足马力涉水而过。水花飞溅,汽车像长了两个银色的翅膀,车上的人惊叫,简直爽极了。迈腾心有余悸,怕河水浸湿了喇叭,过了一次就不敢再过了,主动给我们拍照。李明总嫌不过瘾,在河里来来回回过了五趟。</p> <p class="ql-block"> 戏水之后,我们的车驶入飞狐峪。飞狐峪是古今闻名的“太行八陉”之一,自古作为“南通华北平原,北去塞外大漠”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和闻名遐迩的古战场。飞狐峪一带的山势高达2000米,山上草木繁茂,山花烂漫;峪内异峰比势,鬼斧神工。当地百姓形容其“四十里飞狐,七十二道弯,弯有洞天,处处含胜景”。历史上无数次大军过峪,战马嘶鸣犹在耳畔。刘邦在此曾大败项羽,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曾纵马提师由此出塞远逐匈奴。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彰在此大战乌桓。</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山路缓缓而行,两边的怪石越来越险峻,各种灌木团花簇锦一般,绚丽多彩。突然一座巨峰挡住我们的去路,路边立着一个石碑。定睛一看,原来这就是飞狐峪的第一明星“一炷香”。大家停下车来,妹妹和婷婷赶忙与这位“大明星”合影留念。睿铎干脆带着儿子从公路上跑下去,到“一炷香”脚下与它亲密接触去了。飞狐峪果然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炷香</p> <p class="ql-block"> 移步换景,车子继续前行。山路更加幽静,山体也更加浓妆艳抹。此时此刻,怪石嶙峋,让我们仿佛感到正身处江南;草木丛生,五彩斑斓,我们又仿佛置身于塞罕坝,真是一个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我们必须要赶到蔚县的锦豪饭庄用餐。因此我决定到达“箭眼”这个景点就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 关于箭眼有一个美丽传说。相传北宋年间,杨六郎统领宋军和辽国在飞狐峪一带交战。战到最后,两国谈判议和,重新确定疆界。杨六郎提出,在双方议定好的疆界之上,辽军是否能再让一箭之地。辽国使者以为一箭之地不会多远,不如送六郎一个人情,于是就同意了提议。谁知杨六郎站在飞狐之地张弓搭箭,一箭射出,竟然将飞狐峪里的一座山峰射穿,越过了壶流、桑干二川,箭才插在山上。辽国使者慑于六郎一箭穿山的神勇,只好让出了箭羽穿越的三川之地。杨六郎"一箭射三川"的故事赋予了"箭眼"传奇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的圆孔就是“六郎箭眼”</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多,我们到达了蔚县的锦豪饭庄。李明家趁大家点菜之际,赶快到超市给女儿买鞋。结果找个最大的超市居然没买到,无奈只好买了一双棉拖鞋,也算不错,小糖糖从早晨到中午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p> <p class="ql-block"> 锦豪饭庄是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饭店,容易兄弟早在出发前就给大家选好了这家饭店,上午又定好了包间。在吃饭点菜方面,容易兄弟天生有这方面的特长。他能吃善吃,会点会选。他提前就为大家定好了一个26人台的包间,这样大家午餐坐在一起,聊聊上午的旅游,既热闹又可以交流感情。既可以多品尝几样当地的特色菜,又可以经济实惠。</p><p class="ql-block"> 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我首先给大家做了一个介绍,让大家彼此认识一下。然后加军哥致了个开场白,大家就开始推杯换盏的喝起来。这种气氛如同一家人一样,满满的一大桌20多个菜,都是当地特色菜,大家吃的酒足饭饱。最后结账,一共849元,蔚县人民非常淳朴,只收了800元,真是经济实惠。</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美味的午餐,这是一个愉快的中午。</p> <p class="ql-block"> 八大碗</p> <p class="ql-block"> 发糕,好吃,又点两盘</p> <p class="ql-block"> 美食诱人,吃的酣畅淋漓,但也多耽搁了一个小时,下午的行程显得更加紧张了。大约三点,我们赶到了北方城村。</p><p class="ql-block"> 北方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年,城内基本保留了明朝规划的“丰”字形街巷,民宅,戏楼,庙宇,碾房等古建筑依旧保存完好。北方城只有一个南堡门,堡门旁有一处碾房,充满了时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 堡门正对面一座古戏楼,高磊台面两根立柱撑起硬山布瓦顶,与堡北的真武庙遥遥相对。(注:硬山顶和悬山顶都是形容中国传统房屋屋顶形状的。布瓦是房顶上青灰色瓦片,因烧制过程工人用粗布盖着模具才能上土,制成的瓦片带着粗布的条纹,所以这种廉价的瓦片被称为布瓦。)</p> <p class="ql-block"> 戏楼,与堡门隔街相望</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人把车停在了堡门和戏台的旁边,然后从堡门进入北方城。</p><p class="ql-block"> 北方城庄严的寺庙建筑沿南北一条主街有序分布。古堡北部最高点是真武庙,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高低层次分明,独居特色。真武庙前是一个佛殿,南行百米路口处,左右两侧的马王庙和财神庙相对而建。北方城的建筑和道路有修缮过,但堡子深处走去,未经修缮粉饰的废弃的古民居和断壁残垣见证了北方城经历的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财神庙和马王庙,位置很奇特。</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仓促,北方城只能走马观花的看看,我们又匆忙的赶往下一站石门峪和七井寺村。去往石门峪的路过去崎岖不平,近几年国家实行脱贫攻坚,一些贫困地区已经修建了许多乡村公路,路边的景色也美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 在暖泉古镇的东边,我们路过了壶流河水库。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锦缎。</p> <p class="ql-block"> 壶流河水库</p> <p class="ql-block"> 壶流河是蔚县最大的河流,被称作蔚县的母亲河。2004年以来,壶流河水库连续向北京输水,为北京市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保障。</p> <p class="ql-block"> 沿218乡道,过了下宫村乡,我们来到了石门峪。进入峪口,我们有些吃惊,新修的水泥路上到处是落石。山势险峻,少有植被,悬崖如刀劈斧砍一般。这里是蔚县原始风景区,没有经过任何的修饰,都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如果把飞狐峪比作南方少女,那石门峪就像北方壮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传说石门峪的山石被神仙大喝一声,分开两半,“一壑开万山,绿树缘翠壁”。这里在历史上是交通要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石门峪道路极窄,大多路段只能一辆车通过,会车的时候只能找一个略微宽阔一点的地方等候。大山高耸入云遮住了太阳,虽然才下午四点,但峪里已经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车队,一辆车还真有点恐惧。几公里后终于驶出了高山,见到了阳光,心也平静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 石门峪</p> <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七井寺村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终点站。七井寺村属于深山区,建于明朝初年。由于这个村有七口井和一个寺院,所以被称为七井寺村。</p><p class="ql-block"> 关于七井寺村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当年关羽在此驻兵,遇天气大旱。将士们嘴唇干裂,关羽心急如焚,翻山越岭寻找水源。一天夜晚,关公走到七井寺村附近(那时候还没有寺庙),凉风习习,倍感清爽,困意来袭,他便躺在地上睡着了。梦里她看到七仙女下凡,每人手中拿着一瓶水。他急忙去求救,但始终没有追上仙女。关公心急大喊,从梦中醒来。关公醒后反复琢磨,莫非是仙女梦中点拨,于是让士兵在附近找水瓶。士兵挖了七天七夜,终于找到七个水瓶,并挖了七口水井。关羽在此建了一座寺庙,叫七井寺。从此官兵有水喝了,附近百姓来此打水。这些井救活了很多人,据当地人说 这七口井的山泉水非常好喝,清凉甘甜。</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七井寺村已经四点多了,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来得及考察是否有七口井。路上过来一个牵马的人,我们问他村里有没有寺庙,他说早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村前唯一的一条公路上随便走了走。深山里的气温更低,平原走来的我们显得有点弱不禁风。在一座土房前边,一个老人穿着棉衣躺在台阶上和衣而睡。我们的到来也许惊扰了老人,老人醒了,估计这个地方平时外人是鲜有人来的。加军哥上前问他:“老人家多大岁数了”?老人说:“八十七了”。我们羡慕老人家有这样强壮的身体,看样子七井寺村是一个世外桃源,空气清新,与世无争,非常适合修身养性。</p> <p class="ql-block"> 七井寺村</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前行,路边的一辆马车吸引了我们。这个物件在我们本地已经很少见了,大家都觉得非常新鲜。我们让婷婷坐在马车上,她的老公容易是个大活宝,他走过去摆好驾辕的姿势,真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从山西把他老婆贺秀莲拉回来一样。婷婷在车上也很配合,筒着手笑着,痴情的瞅着自己的汉子。大家笑哈哈的为他们两口子拍照,留下了精彩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民居都很原始,残破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找了一个比较完好的民居,里面还有人居住。低矮的门楼,门楹触手可及,显得非常可爱,引得大家在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村子不大,没走几步就到了村子的尽头。穿村而过的公路弯弯曲曲,继续伸向远方,消失在群山沟壑之中。这时候,大龙意外发现临近的一座大山上,有一块巨石突兀,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像一只金龟昂着首伏在山上,惟妙惟肖。其实美无处不在,有时候我们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 金龟</p> <p class="ql-block"> 红日西斜,我们该返程了,天黑之前我们必须走出这段惊险的山谷。车队继续按次序排好队,依次出发。美景,美食,愉快的旅途即将结束。车队在山谷中盘旋,大约行驶了两三公里,突然各车的对讲机里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有人说听见了巨响,有人说看见前车冒了白烟。大家紧张起来,赶快停下车确认什么情况。原来睿铎兄弟的车前胎爆了,所幸车上的人员无恙。</p> <p class="ql-block"> 更换备胎对于我们这群经常自驾出游的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大家齐忙动手,从后备箱取出工具和备胎。有的拿千斤顶把车顶起来,有的松螺母。螺母卸下来了,千斤顶也把前轮悬起来了,但是往下卸车轮的时候车轮却纹丝不动。小伙子们学着修车师傅的样子,用脚使劲的踹车轮。踹了半天,车轮一点松动的意思都没有。我曾经跟修车师傅学过一招,用备胎撞车轮,但是撞了半天还是无济于事。李明比较壮,抱着备胎抡圆了撞前轮,前轮依然一动不动。</p> <p class="ql-block"> 看样子老天爷故意和我们这帮大老爷们儿开玩笑,特意让我们难堪。容易从他车上取下一把大锁,从车底下由里往外砸,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他又发挥他擅长社交的特长,拦住一个开农用车的村民,从他车上借了一把铁锹,用铁锹把儿开始撬,但车轮还是无动于衷。这时候一辆汽车开过来,容易又拦住他们,和他们借工具。车上三个村民下来,热情的帮助我们,他们又用脚踹又用锁砸,无奈车轮还是卸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天已经黑了,手机没有信号,看样子我们要被困在大山里了。其中一个村民说,要不让我们跟他们回村里,他们给县城打救援电话。但是那样即便打通的话,我们也得派两辆车开出山谷到县城接救援的,往返时间会很长,大家有点犹豫。这个时候,有个村民头脑比较灵活。他说把方向盘扭一下,这样车轮斜着点儿就得劲儿砸了。好心的村民拿着大锁,趴在地上使劲的砸,终于前轮松动了。其实如果是我们这帮脑力劳动者,不管怎么砸也还是卸不下来。大家赶紧齐忙动手的把车轮卸下来,换上了备胎。我们和好心的村民挥手告别,从心底里敬佩山里人那种朴实和热诚,也许在这种原始味道的古村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更加纯正和持久。</p><p class="ql-block"> 备胎换好了,但是经过车辆的自动检测,备胎胎压太低,大家心里又是一惊。这时候容易兄弟从他车上取下一个气泵,打开引擎盖,接好正负极,很快把胎压补足了。容易兄弟装备真齐全,真不愧一个专业的玩家。</p> <p class="ql-block"> 悲惨的轮胎</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的担心和忙碌,我们终于排除了故障。经过这次事件,我们都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如果是单枪匹马,在深山的夜晚遇到这种情况,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对此睿铎兄弟家感触更深。</p> <p class="ql-block">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用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去看待。爆胎事件确实让大家心情紧张了一小下,但是有惊无险,反而给石门峪这段沧桑之旅增添了浓重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事后回想起这段路程,感觉更加的丰满。睿铎兄弟后来赋诗一首:“本次出游顶呱呱,印象深刻难忘它,温度虽然在零下,天还未亮就出发,旅途风景美如画,美食美酒全不差。穿短袖、光脚丫,回程还有爆胎哒,惊险刺激加惊吓,众人齐心跨过它,繁星满天夜未晚,平平安安回到家!”小诗既表现了对爆胎事件乐观向上的态度,也是对此次出行精彩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车队在夜色中继续前行,大家打开车灯,谨慎的驶出了黝黑的山谷。大家的心情又开始活跃起来,对讲机里不时传出打趣的话语。离家还有200多公里,为了安全,加军哥、容易和国强都咨询了4S店和修车的朋友,到底备胎能不能跑这么远,速度可以开多快。经过询问,专业师傅说保持100迈以内跑到家是没有问题的,这样我们就不用到蔚县县城去换轮胎了。</p> <p class="ql-block"> 高速上我们基本控制在八九十迈,晚上十点多,我们终于安全的到达霸州收费站。行程640多公里,蔚县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霓虹灯下的两个字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旅游不在乎走多远,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