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曾经有报道写:河南洛阳发现隋朝粮仓,仓内粮食存放过千年,依然能够发芽!带着这份好奇来到了这个粮仓——含嘉仓遗址,看看它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 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含嘉仓遗址</b></p><p class="ql-block"> 含嘉仓遗址作为隋唐洛阳城遗址的组成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隋唐时期大运河沿岸重要官仓遗址,是位于大运河历史端点之---——隋唐洛阳城皇城之内的皇家粮仓,其位置、储量与出土遗存证实了唐代大运河漕运与朝廷供给的重要关联。</p><p class="ql-block"> 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 ,自唐代始作为粮仓作用,直至唐末,含嘉仓的规模有粮窖400座以上,每座粮窖储约50万斤粮食。据此推断,含嘉仓约储粮12.5万吨,含嘉仓160号仓窖位于隋唐洛阳城皇城内,是含嘉仓迄今发现的最完整、储量最大的仓窖遗存,文献记载,唐天宝年间,全国储粮约1200万石,而仅整个含嘉仓的粮食储量就达到580万石。</p> <p class="ql-block">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p><p class="ql-block">含嘉仓160号仓窖位于仓城中部,1972年经发掘清理,仓窖口呈圆形,直径11.1米,窖底有两层,上层为平底,下层为圆底,窖总深6.2米。窖内堆积着大半窖的炭化谷物,按仓窖内出土的谷物量推算,体量约有250吨。窖底防潮措施从下至上依次为:首先夯实窖的底、璧;其次烘干窖底、壁;再次铺设防潮材料;最后在160窖上层底部用草来防潮。从仓窖内出土的刻铭砖上记载的内容看,含嘉仓的储粮来源主要是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关于含嘉仓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含嘉仓:</span>一个存储1400多年粮食的仓库,竟然没有变质而且还能重新发芽,这样的“神迹”令人震惊,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阅读、美赞与美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