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而来,“语”你同行——记文昌市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文昌市第一小学

<p class="ql-block">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团队钻研精神。在这秋高气爽的十月,迎来了我校第二次语文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四年级组的陈春丹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爬天都峰》。</p> 年级组备课、磨课 <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够展现一堂丰富多彩的语文课,我们年级组进行了多次的集体备课、磨课、研课。在一次次的磨课中不断改进教案,调整方法。尽一份微薄之力,让课堂多一分精彩。</p> 精彩的课堂开始啦 <p class="ql-block">全校语文老师共聚一堂,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都在共同期待着这一精彩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看,课堂中,学生们认真听讲,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陈春丹老师经过精心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运用多种朗读的形式,以读促悟,注重写作方法的学习。</p> 评课时间 <p class="ql-block">(一)执教老师—陈春丹老师的自评</p><p class="ql-block">1.这个单元是习作单元,在教学设计中,我紧扣单元要素,抓住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作为自己此课的重要目标,并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写作方法。</p><p class="ql-block">2.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弄懂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了解作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爬山过程写清楚。但在教学中这一目标的落实得不是太好,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也要多把语文要素落实到位。</p><p class="ql-block">3.教学中的不足:学生上课发言不够积极,以后还要多运用一些方法激励孩子多思考,多发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自己的教学语言也不够简洁准确,在今后教学中,对于中年级语文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在教学活动准备过程中,应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教学要领,拓宽知识面。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读促想,以想促说,再向以说促写过渡,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二)同年级组的老师对陈春丹老师的课堂进行评析,主要归于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优点</p><p class="ql-block"> (1)课堂条理清晰,课文的两条主线明确。在教学中,陈老师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写法探究贯穿整堂课。</p><p class="ql-block"> (2)教案设计独到,设计紧扣单元要素。善于抓重点段落,利用“我”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相关句子,感悟作者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p><p class="ql-block"> (3)朗读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以及教师范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理解课文。</p><p class="ql-block">2.不足之处</p><p class="ql-block"> (1)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指导两句带“也”的句子时,应该从“白发苍苍”中体会对老爷爷的敬佩之情。</p><p class="ql-block"> (2)插图的利用不足,可以从插图上体会爬山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3)在出示阅读任务环节,过于着急的给出答案,应多给予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三)各年级老师都积极参与研究讨论,对陈春丹老师这堂课既给出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 1.陈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教学流程过渡自然。</p><p class="ql-block"> 2.引导学生朗读不到位,在体会“高”和“陡”时,教师可以范读,能充分带动学生身临其境。</p><p class="ql-block"> 3.课堂评价语可以再丰富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梁凤月组长在评课时指出:文中爸爸说的话是文章的中心句,通过别人的话点名文章的中心,老师可以渗透中心句的写法。在总结环节,板书可以是一个归纳的好帮手,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行根据板书来回忆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程婉秋副校长强调:在习作单元的课文需要紧扣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重点情节,着重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陈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围绕单元的主题要素,对教材研究到位,流程设计合理,重难点设计合理。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的生成,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p> <p class="ql-block">  韩东升副校长提出:老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较多,应该利用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中,让学生主动感悟和体会,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p> <p class="ql-block">  徐敏校长提出:教师在教授习作单元时,要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授习作方法。陈老师在教授第二自然段时,要善于利用横线、波浪线等符号抛出问题,应该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思考。徐校长对老师们提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学生学习为本,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好学习任务,先给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互学、扩学和展学。</p> 活动小结 <p class="ql-block"> 一堂研究课背后是千万滴的汗水,陈春丹老师精彩课堂的呈现是文昌市第一小学教师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教研氛围的体现。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愿意撑起一支支爱的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轨斑斓里唱歌,也必将满载一船船星辉。</p> <p class="ql-block">编辑:李玟</p><p class="ql-block">审核:韩东升</p>

教学

学生

课堂

课文

老师

陈春丹

单元

语文

年级组

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