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汪家弄

老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现住普陀区梅川路,40年前住在长宁区江苏街道的北汪家弄,前不久在小学同学的鼓励下激发了我画汪家弄的热情,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终于画就了近二十幅回忆汪家弄的钢笔画,现选登在此以供观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家住在汪家弄(上海延安西路 548弄)42 号,在我们家弄堂旁边开着一家夫妻老婆店叫“繁盛”,店主黄祖康生有3 男6 女,是个老实巴交的宁波人,这个小店是他们家唯一的生活依靠。平时,黄祖康为人和气,与周围邻居关系蛮好,因此一般家用的肥皂草纸香烟老酒都到他那去买,我们小朋友聚会也经常去他那买几颗水果糖、盐金枣还有甘草橄榄等零食。</span></p> <p class="ql-block">在汪家弄 53 支弄弄口旁边住着一家专做大饼油条的徐姓人家,每天早上天蒙蒙亮他们家就开始生炉和面,他家做的大饼油条又香又脆加上一碗咸浆那绝对是最佳搭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时候,弄堂口的大饼摊非常令人眼谗,每天早上上学时总要在大饼摊前买上 3 分钱 1 个大饼、4 分钱1 根油条,7 分钱管饱肚子,又香又入味。而今,早餐点心的品种多,但是想起儿时大饼油条那个味,心里还是挺惦记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家住汪家弄 42 号 2 楼,窗外望去就是一条南北向的弹格路,每天清晨车水马龙伴随着倒马桶的吆喝声,着实让人睡不着觉。不过也有好的方面, 那就是无聊时看看窗外的风景还是蛮好的。一到夏天,弄堂里热闹非凡,家家都搬出竹凳、帆布床出来乘风凉,当我16 岁时一般不出来乘凉,而是在家蒙头学拉小提琴,每天1至2个小时乌拉乌拉的声音着实给周围邻居带来不少的嘈音。</span></p> <p class="ql-block">在我家楼下分别住着两家人家,一家户主是姓杨,上有一老母亲,下有五个孩子(四女一男),妻子是上海大同被单厂的档车工,杨本人早年身患肺疾,病病泱泱倒也安好,妻子平时身体很好退休后没过上好日子就早早离世,因此这也是人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一家住着一位孤老,人们叫他老娘舅, 因一生无娶也无业,所以平时靠社会接济,再则 那时虽然大家条件多一般,但对于孤独老人左右邻居都会伸出帮助之手,给予吃的和穿的,这样老娘舅的日子过得也蛮好。</span></p> <p class="ql-block">汪家弄18 支弄里住着我的小学同学邬同学和王同学还有季同学、应同学,在我印像中邬同学在小学时每次回答老师提问时总是细声细气的,而这次相隔 50 年后的相会,她容貌未改,声音却大变,竟然是一名张派的青衣票友,一亮嗓子真一个好字了得。所以想想真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天早晨在十八支弄给水站旁,总有一个老太在刷马桶,据了解她每天要给二十户人家刷马桶,这就是她的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当时上海老式弄堂里的露天厕所,用上海话说就是“厕厮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条从延安西路通往东诸安浜路和镇宁路的“弹格路”承载着北汪家弄变迁的历史记忆,但是由于城市建设,这条路“弹格路”已经不复存在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北汪家弄普通人家的家具摆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北汪家弄的煤球店的伙计正在搬运煤饼准备送货到居民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繁盛”隔壁一条弄堂是 54 支弄,弄口对面一排竹篱笆内住着我的同班石同学,石同学是长女,下有两个弟弟,平时在家脾气蛮大,经常和阿娘(奶奶)抬杠,但是在学校她学习成绩好且温尔雅致,是班里的中队学习委员。有一年“六一”节班里排练《小燕子》节目,她还出演白鸽姐姐的角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 年11 月,我在经过一年的居家待业以后,毅然决然地报名去安徽宣城养贤公社仁义大队陶黄生产队插队务农。启程那日,我们在复旦中学集合,乘坐公共汽车出发,因为不是乘火车或轮船,所以当时感觉好像是去下乡劳动一样轻松。直到后来才感受到此行的艰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在农村的生活状况是可想而知的,一张竹床和一个木箱便是我的全部家当,每天干完活,床是我唯一干净并能休息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1976年11月,我因生病病退回沪。回沪后我边养病边为里弄居委会做些为老人读报为暑期儿童借书之类的事情。1977 年初,我终于有了一份工作,被分配在长宁区江苏街道南汪家弄的穿针组上班,因为我的工作表现好,不久就担任小组长,成为了一名骨干。也因为我爱好写字绘画,不久被调到街道机械绘图组工作,并相继加入共青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