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历史名城南昌,览起义广场盛景~~~~

张言

<p class="ql-block">游览井冈山后,乘换车之际,在南昌市仃留一天,游览了南昌的名胜古迹,观光了南昌的市容市貌。</p><p class="ql-block">南昌市,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省会,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是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p><p class="ql-block">南昌市辖6区3县,设一个国家级赣江新区,总面0.74万多平方公里(含水域),常住人口546,4万人。</p><p class="ql-block">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p> <p class="ql-block">~~~三大名楼之一的腾王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腾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与黄鹤楼,岳阳楼並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屡毁屡建达28次之多。新建成的腾王阁,较1300多年的建筑更威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舟,下临无地”的气势。登楼眺望,南昌市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腾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一篇腾王阁。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赶上阎都督重修腾王阁,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了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钱别序》(即《腾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腾王阁序》。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p><p class="ql-block">滕王阁的来历。</p><p class="ql-block">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在贞观年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在滕州筑一阁楼名为滕王阁,后滕王调任江南洪州,又筑一楼,被冠名“滕王阁”。历史上滕王阁有三处,分别为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r</p><p class="ql-block">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加顶层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鸥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刷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p><p class="ql-block">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它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长廊北端为四角重檐“挹翠”亭,长廊南端为四角重檐“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滕王阁组成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从飞机上俯瞰,滕王阁则有如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大鲲鹏。</p><p class="ql-block">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石块,正中为长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块汉白玉横拼而成,约10米长,1米高,外围以玛瑙红大理石镶边,宛如一幅装裱精工的巨卷。此碑文为今人隶书韓愈《新修滕王阁记》。</p><p class="ql-block">由级高台拾级而上,即达二级高台。这两级高台共有89级台阶,这恰于1989年落成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层</p><p class="ql-block">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由东抱厦的正门入阁,门前红柱上悬挂着一幅4,5米长的不绣钢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为毛泽东同志生前手笔。</p><p class="ql-block">第二层</p><p class="ql-block">第二层是暗层,采光和通风均靠人工解决,厅内陈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游览滕王阁的照片</p><p class="ql-block">第三层</p><p class="ql-block">这是间回廊四绕的明层,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规格1.5×4.5米。东为“江山入座”,西为“天水空霁”,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p><p class="ql-block">第四层</p><p class="ql-block">也是一个暗层。此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进入西厅,门楣上悬挂“雄峙”金匾。</p><p class="ql-block">第五层</p><p class="ql-block">是一回廊四绕的明层,是登高览胜,披襟抒怀,以文会友的最佳处。廊檐下四块金匾,东为“东引瓯越”,南为“南溟迥深”,西为“西控蛮荆”,北为“北辰高远”。</p><p class="ql-block">中厅正中屏壁上,镶用黄铜板制作的王勃的《滕王阁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苏东坡手书,经复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镌刻而成。</p><p class="ql-block">第六层</p><p class="ql-block">是滕王阁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高悬着2米×5米的苏东坡手书金匾各一块,其内是一暗层,但设计者将中厅南北角重檐间的墙体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线极好,与明层无异。</p><p class="ql-block">由台座之下的底层算起,这一层实为第九层,故大厅题匾“九重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腾王阁园内的部分十二生肖雕塑</p> <p class="ql-block">腾王阁园内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八一南昌起义广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南昌起义的八一广场,原名人民广场。位于南昌市东湖区,在八一大道和中山路交界口,是南昌市和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心,民国元年(1911年),国民革命军的大校场,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国。</p><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此召开了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朱德,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指挥各自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三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占领了南昌城。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央前委决定,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p><p class="ql-block">纪念塔位于八一广场中心,为广场的标志性建筑,高53.6米,由台基,塔座,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塔座正面镌刻“八一南昌起义”简介碑文,东南西三面各有一幅反映武装起义的人物浮雕。塔身正面为叶剑英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鎏金大字。塔顶由一支直立的巨型“汉阳造”步枪和一面八一军旗组成。</p><p class="ql-block">金水河在八一纪念塔前,河长,120米,宽14来。河上架有两座造型别致的金水桥,桥长5米。</p><p class="ql-block">军史浮雕位于广场中心四周,树立八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题材的浮雕。分别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红都瑞金,万里长征,敌后抗日,解放战争,钢铁长城。</p><p class="ql-block">升旗台位于八一广场中心南面,设置的升旗台是举行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授旗仪式和升国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历史古迹万寿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寿宫位于南昌市光润门外的翠花街,始建于晋代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因纪念道教净明派祖师许逊“诛蚊治水”而建,初名“旌阳古祠”。后经历代皇帝多次更名为“铁柱观”、“景德观”。“延真观”、“铁柱延真之宫”、“铁柱延真万宁宫”、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武宗赐金修葺,世宗踢名“妙济万寿宫”,与原先武宗踢名的西山“玉隆万寿宫”堪称为孪生的万寿宫祖庭。清同治六年(1867年),南昌万寿宫在江1r巡抚刘坤一的主持下,进行了大规摸的修建。文革中被焚毁。现在正在大规模中恢复修建中。</p><p class="ql-block">景点面积约7,81平方公里。这里两岸长堤成荫,湖光小岛点缀。水域宽阔,风景优美。</p><p class="ql-block">万寿宫进深150余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宫门,仪门,上有“万寿宫”三字,进门为戏台,真君殿,铁柱井,玉皇殿,两侧为钟楼,鼓楼,东为谌毌殿,西为斗姆殿,后为玉册阁。布局合理,设计大方,雕刻精美,具有时代感。</p> <p class="ql-block">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旁电子提示牌</p> <p class="ql-block">南昌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武汉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南昌火车西站</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市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市政府门前广场用巨石雕塑的井冈山五指山</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迎宾大道旁“井冈山第一村”牌坊,我就住在这里第一家“鸿润宾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