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九十岁的老妈,是一个党龄73年的老共产党员,一个三十年教龄的小学教师,一个养育了8个儿女的母亲。老人心地良善,胸怀宽容,性格温和,好学上进,父亲早年去世,她一人支撑着家庭,经济多困难也不向组织伸手,生活再拮据亦不怨天尤人,没钱买煤去校园里捡拾树枝,粮食不够吃用自己院子里种的瓜菜代,从来不叫一声苦,始终引领子女积极向上坚定向前,直到我们一个个长大成家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们给母亲请了热情耐心的保姆时刻照顾,儿女们亦尽心尽意不离左右,饮食起居应有尽有,老人很是满足,一脸的幸福开心溢于言表,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很有规律,按时起床,定点吃饭,准点睡觉,每天下下棋,看看电视,出门到院子里稍微转转,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越来越好了。</p><p class="ql-block">不过,最近一两年,说不定哪一日,发现母亲的情绪间或地会有些低落。电视不看,军棋不下,水果不吃,没有精神做任何事情,只是在沙发上蜷缩着躺着,低眉耷眼,无精打采,一句话也不说。</p><p class="ql-block">问她,是不是哪儿不舒服?她说好着呢,哪儿都舒服;</p><p class="ql-block">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她说啥事儿没有;</p><p class="ql-block">问她是不是想睡会儿,她说一点儿也不困……</p><p class="ql-block">总之什么都好,却明显感觉不对劲儿,整个人看上去像霜打了似的,虚弱无力,神情萎靡。</p><p class="ql-block">开始我总琢磨,母亲到底怎么回事:是在思念她亡去的儿子吗,三弟去世多年,虽然至今没有告诉她,她嘴上不说,心里未必相信,难免惦记、思念着他……是在担忧自己的身体吗,年纪大了,离死亡越来越近,而母亲显然是有恐惧的——谁又能不怕呢?是对哪个儿女或者哪件事情有不满意吗,母亲一向厚道宽容,从不计较小事,即便别人偶有失误,她也从不责怪……这些原因皆有可能,又好像都不是。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纷乱的,甚至是难以捉摸的。即使弄明白,是其中某个原因,又能如何呢?与其苦思无着,不如解决问题。我不忍心看母亲在那儿萎靡着。于是,本来拙嘴笨舌的我,瞬间变得舌灿莲花……</p><p class="ql-block">“妈妈,你还记得你的学生谁谁谁吗,就是你经常给他理发、有一年他给咱家送了一布袋地瓜的那个小男孩?”</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会这样开场,和母亲一起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她给自己学生理发、给学生缝补衣服的情景,她至今还能记起不少学生的名字和趣事儿。进而,往往会一起回忆母亲年轻时艰难求学的历程,以及全区教师听她教学观摩课的荣耀,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是母亲难以忘怀又乐此不疲的话题……说起当年,母亲面色红润,仿佛又重新变得年轻,满脸都闪烁着自信、自豪的光辉。</p><p class="ql-block">“妈,你听说了吗,现在政府给百岁老人增加高龄补贴,历下区那么多百岁老人,好几天都没有发完呢!”</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会这样开头,以证明如今社会文明进步,政府对老人关心重视,更证明如今活一百岁的人已不足为奇比比皆是,让她增加健康长寿的自信和勇气……我还会举出许多电视上报纸上报道的百岁老人的故事,母亲听得入迷,眼睛里小火苗一亮一亮的!</p><p class="ql-block">“妈妈,你还记得拾干枣的故事不,小时候你经常给我们讲,我至今记着——穷时候,一个小孩儿在外面捡了几个干枣回来,他父亲很是恼火,嫌他太馋嘴,把他训了一大顿,完事问他:捡了几个啊?孩子胆怯地说,捡了3个。父亲伸出了手:给我俩……”</p><p class="ql-block">结果毫无悬念,我还没说完,妈妈就开心地笑起来,于是我们就一起说起当年我们家生活如何贫困,如今和千万个家庭一样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我会说,您给我讲过,当年村里的老地主也没有天天炒菜天天吃白面馒头,如今农民家家户户都比地主好过多少倍了。最后母亲会感慨,这么好的日子以前想也不敢想啊,一定要好好珍惜。</p><p class="ql-block">有时我会讲一些奇闻轶事,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以引起并保持她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有时会讲一些长寿老人的秘诀,以让她坚持每日多活动、多锻炼……</p><p class="ql-block">更多的时候,我会讲一些国家最近发生的大事,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尤其是中国取得的新成就,例如咱们国家马上就要普及5G技术,会发展得更快;例如咱们国家的疫情已经彻底控制住了,疫苗也即将研究成功;咱们国家又一个卫星上天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已经上路运营了等等。这才是母亲最关心最挂怀的大事,也是可以扭转她萎靡情绪最快的事情——妈妈不愧是老党员,每天都要看新闻,对党和国家的事情看得最重。每每这个时候,听着听着,她脸上的表情变得庄重严肃,凝神细听,逐渐眼睛发亮,最后坐起来精神抖擞神情兴奋,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来脸上的愁苦、忧郁、沮丧等阴霾一扫而光,整个人变得像一株喝饱了水的树木,郁郁葱葱,全身充满着一股向上的力量、一种浩然的大气、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使命感。</p><p class="ql-block">屡试不爽,这成了我让老妈变高兴的“速效开心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欧文亚隆在《当尼采哭泣》一书中所说,“ 最好由一个更遥远、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自己:如果我们从生命的源远流长来看个人微不足道的情况,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来看,从意识的演化来看,它当然丧失了它作为中心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终日拘泥于、深陷于自身或周围的具体事情,难免变得局促、狭隘、琐碎和脆弱。无论什么人,都需要高大上的激励,需要心中有宏大的、高远的目标或牵念所系,生活乃至于生命,才会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因此也才更有奔头,更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我自己亦如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