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课之《作文结构训练之鱼骨图法》

话晴

<p class="ql-block">  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结构层次不清晰、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所以在学生掌握了运用鱼骨图来审题立意的方法之后,林书彬老师于2021年10月22日在高二(18)班上了一堂作文讲评的小课题研究课,尝试运用鱼骨图教会学生合理安排作文结构。</p> <p class="ql-block">板块一:回顾旧知</p> <p class="ql-block">板块二:鱼骨图结构训练</p> <p class="ql-block">1.针对“追寻偶像”的作文训练,林书彬老师提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2.要求学生再次审题,并思考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根据分析让学生画出原因型鱼骨图</p> <p class="ql-block">林书彬老师指导小结</p> <p class="ql-block">再针对原因分析让学生画出策略型鱼骨图</p> <p class="ql-block">林书彬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修改</p> <p class="ql-block">在此基础之上,林书彬老师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条理、更加突出地安排行文结构。</p> <p class="ql-block">  整堂课针对性强,能够针对学生存在问题,巧妙运用鱼骨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安排好议论文的写作结构,这对于我们的小课题研究也是一次大胆和创新的尝试!</p> <p class="ql-block">林书彬老师课后反思:</p><p class="ql-block"> 作文讲评课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分析上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学生分析作文材料,结合优秀范文进行示范如何写作。一堂课下来,对材料的分析是到位了,但是都是教师“一言堂”地分析,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到最后吸收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p><p class="ql-block"> 在这堂作文讲评中,我尝试引入鱼骨图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分析材料,然后突破结构上的写法。因此,分析材料前,先让学生回顾了鱼骨图的相关知识,以便稍后的分析中,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其次,概括性地指出学生此次作文写作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再次对材料进行审题分析。之后在引导学生抓住写作的中心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学生在第二次审题之后,抓住了写作的中心“追寻偶像”,并明确重点因落在“追寻”一词,而非“偶像”一词,可以从为什么要追寻偶像和如何去追寻偶像两个方面着手。</p><p class="ql-block"> 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先让学生运用原因型鱼骨图对“追寻偶像”进行分析,之后再运用策略型鱼骨图对“追寻偶像”进行分析。期间让学生补充使鱼骨图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充实,最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展示的两幅图进行思考,这篇文章,如果在写,你会如何去构思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很自然地就回答出可以以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进行写作,并让他们简单口述他们想到的结构层次的内容,我再结合材料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填充。</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同时也能借助鱼骨图对材料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结构对作文进行构思。但是,整个课堂的重点落在了运用鱼骨图分析材料的内容,对作文结构的讲解太少,没有很好地突出上课的主题,是这堂课的一个遗憾。本来想在讲解分析完后,再以一则材料来训练学生的写作结构,因时间关系没能展开。此外,作为作文讲评课,理应重点在于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最好能够找出比较典型的错误文章对其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学生在分析作文的不足的同时既能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也能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对今后的作文写作也起到一定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王璐梦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根据上课内容和教案来看,这堂作文讲评课的时间大部分都放在了引导学生运用鱼骨图对材料进行分析,这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是标题为“结构训练”,可能就不够突出主题内容。虽然也在最后提到了如何进行结构布局,但相对来说,时间显得少了些。再上的时候,可以改成“逻辑思维的训练”。</p> <p class="ql-block">林燕老师评价:</p><p class="ql-block"> 本节研究课是在前面进行审题立意之后一次大胆的尝试,可以有效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对症下药。但是课堂的重点内容应该放在作文结构的引导和训练方面,这样重点更突出。</p>

学生

作文

鱼骨

分析

写作

结构

审题

追寻

偶像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