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知识|海里的星星——海星

糊李糊涂

<p class="ql-block">  说到海星,它也算是一个大家族了。在生物界,它们都属于棘皮动物门海星纲。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体扁平,呈星形,口在下部的中央。从体盘向外伸出的腕的数目一般为5个,也有6个或更多的(比如,多腕葵花海星的腕达15个,菊海星的腕数甚至可以达到50个)。那些腕的内部含有生殖腺和消化腺。腕下有开放的步带沟与口相通,沟内具有2或4行管足。整个身体由许多钙质骨板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体表还有突出的棘、瘤或疣等附属物。世界上现存海星约1600种,中国已知的品种有100多种。</p> 海星简介 <p class="ql-block">  海星纲主要分为海燕和海盘车两个科,人们一般通称它们为“海星”或“星鱼”。海星看上去不太像是动物,而且从其美丽的外观和优雅的步态来看,也很难把它与“贪婪的食肉动物”联系在一起,可它恰恰就是这样的动物。它的主要捕食对象是一些行动和它一样迟缓的海洋动物,如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p> 海星的特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海星的绝招—“分身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星有着惊人的再生能力,若把海星撕成几块抛入海中,每一带有部分中心盘的碎块会很快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例如,一种叫指海星的海星,一个被切下的腕,也可以再生出中央盘及其他腕,但再生部较正常的小。海星被抓住时也会自断其腕,以达到自保的目的。另外海星有两胃,一个叫心脏胃,一个叫幽门胃。有些海星会将心脏胃伸出体外进行体外消化食物,在进食时若遇天敌,它们便会咬断心脏胃逃跑,自然,不见的腕与胃都会慢慢长出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胃王”—珊瑚礁的天敌</b></p><p class="ql-block"> 海星的大量繁殖对渔业、海洋环境也有危害。海星类为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一个海星一天能吃掉十几只扇贝,惊人的食量给贝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星还会破坏珊瑚礁,有些海星会将胃翻倒出体外(海星也因此可以吃掉比它本身大很多的东西),覆盖在珊瑚石上后分泌消化液将其消化吸收,再把胃收回腹中,最后只留下珊瑚虫的碳酸钙骨骼。</p><p class="ql-block"> 珊瑚礁生态系统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具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吸引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所以海星的大量繁殖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大破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海星繁殖—“体外受精”</b></p><p class="ql-block"> 海星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寿命可达35年。它们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很多海星的繁殖是通过体外受精,不需要交配。雄海星的每个腕上都有一对睾丸,可以将大量精子排到水中,雌海星则通过长在腕两侧的卵巢排出成千上万的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再从受精的卵子中孕育出小海星。</p> 海星的作用 <p class="ql-block">  海星的药用成分主要为皂苷及甾醇,具有溶血、抗癌、抗病毒、抗溃疡、降血压、抗炎和麻醉等药理作用。海星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氨基酸,多糖以及蛋白质等。海星除了药用外,还被用做装饰艺术品,以及用来制作有机肥、粉状饲料、有营养的海星酱、海星黄罐头等,像海星明胶、海星代血浆等生物制品也在不断地在开发利用中。</p><p class="ql-block"> 海星的作用还不仅于此,它还是海洋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大量捕食礁石上的海虹,可防止海虹的过量繁殖而侵犯其他生物的领地,从而保持了生物种群的平衡。此外,海星死亡后,体内大部分含碳物质会留在海底,从而减少了从海洋进入大气层的碳。通过这种途径,棘皮动物大约每年吸收一亿吨的碳,为改善地球环境奉献了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