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第36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之行

老计

10月15日-18日,黄良德副校长、傅启地副主任带着我们信息技术组四位教师去江苏参加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第36届计算机应用大会。<div>大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见识了最前沿的技术。也让过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信息社会学习计算机算法的重要性,后面也有我的几点思考。</div> 16日上午,我们在主会场聆听各位教授的精彩报告。 大会的部分日程安排 大会的部分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郑纬民教授做报告,他鼓励年轻人要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软件,。 大会茶歇时间我们 和郑纬民院士、许斌教授、王欣波博士一起合影 黄副校长与郑院士合影 黄副校长与许斌教授合影 大家在认真听课 大家在认真听课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周志华院长对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做了一些探索,并跟大家分享。 百度研究院大数据实验室和商业智能实验室主任,美国俄勒冈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系窦景德教授对大数据的应用做了分析。 16日下午,我们主要在算法人才分论坛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 CCF王选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从时代的要求这个角度谈论了算法培养的重要性。 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清华大学副系主任,武永卫教授强调了算法顶尖人才同时必须对计算机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在论坛圆桌讨论上,傅启地副主任就中学算法人才培养的问题请教各位专家。 我们和算法人才论坛的嘉宾合影。 17号上午,我们又和诚享集团王欣波校长在算法培养聊了很久,他的理念很新,对我触动有点大,结合这段时间我在领军班听课,以及学生的考试,有以下几点思考:<div>一、现状:<br><div>1、王校长主要就是让学生能自我学习,但是我感觉在上课过程中并不能特别的体现这种理念,我听了几次金牌教练的授课,现在在上基础部分,这部分对我来说也比较简单,感觉并没有比我上课的过程中好多少,甚至觉得我上课可能会更有趣一些,当然这个是基础部分,后面难得部分我可能不一定懂。<br>2、上星期六(23号)晚上一次考试,我在监考,并看了大部分学生的试卷,非常震惊,学生学得确实非常好,这半个月可以赶得上我们高中学生上一个学期得效果,甚至更好,这样学下去,我对领军班的未来很有信心。那为什么我感觉上课也没什么特别,效果会这么好呢,难道是因为他们提前有一次课的预习,还有一次复习得效果?还有就是学校、学生重视得结果?</div><div>学生在编程中,特别是上机操作以及高级的算法过程中问题会比较多,线上怎样解决,王校长说学生自己会解决,是否确实可以?<br>二、对未来得一些想法</div><div>既然诚享已经给我们开了一个头,而且目前来看效果很好,后面的路我们应该怎样走,能否复制他们的套路或者参与进他们的体系呢?</div><div>对于未来信息课设置得想法:<br>1、初一设置两节信息课开展编程普及教育,学习完c++语言的基本语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编程教育。<br>2、初二开展课后兴趣班,学习初级算法<br>3、初三选拔学生参加紫贝领军班学习高级算法<br>小升初以及中学升高中的时候开展编程特长生招生<br>学校每学期或者每年开展一次编程竞赛,给予小小的奖励<br><div>与诚享相比我们所缺少的:<br>1、缺少系统性的课程,我们没有诚享这样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个通过我们这一两年跟班学习应该可以知道一大部分。<br>2、在高端算法的理解上,我们老师跟金牌教练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可能只有极少部分的老师通过积极学习达到或者接近他们的水平。<br>3、我们没有诚享的关系资源以及信息资源,这个不知道怎么解决。<br></div></div></div><div><br></div><div>总之,对于信息学科以及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