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淮安周总理的故居

濃墨重彩——丁寶海

<p class="ql-block">10月22日位于湖心岛上的周恩来纪念馆,虽然已是十月仲秋,仍然是人流如织。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到成排的海棠树下,眺望坐落在湖心岛上的周恩来纪念馆,缅怀这位早已故去的共和国开国总理。</p><p class="ql-block">少有人知的是,自12岁北上求学之后,此后的66年人生里,周恩来再也没有回过淮安。“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是他毕生的遗憾。动荡时,他心系家乡人民安危,担心牵连无辜,更怕影响组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恐“衣锦还乡”影响不好,亲笔写下“十条家规”,告诫亲属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周恩来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周恩来纪念馆瞻仰大厅外观。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自1992年1月落成对外开放以来,已经累计接待中外瞻仰者4000余万人次,是当地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1872年冬至这天,江苏清河知县万青选夫人,诞下一女婴,按时令节气,取名万冬儿。又因排行12,被习惯称为十二姑。万冬儿幼小聪明伶俐,深得万知县喜爱,无论走到哪里都带在身边。在当时的清河县有一景:万知县的官轿外出访客会友,后面跟着一顶小花轿,坐着的就是万冬儿。父亲与客人会谈时,万冬儿在一旁安静的倾听,耳濡目染,学了些处理问题的本领。渐渐长大的万冬儿闹着老爸,进了万公馆读书识字,并显现出管理才能,从母亲手里接过总管之职,把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管理的井井有条。万冬儿25岁,由父亲作主,嫁给了淮阴县令周起奎儿子周劭纲为妻。周劭纲性格随和,忠厚笃诚;万冬儿精明能干,在周府中姑嫂有了摩擦矛盾,都会说请十二姑来评评理。万冬儿都处理的干净利落,让人心服口服。35岁时,万冬儿一场大病,不治身亡。娘家悲痛万分,要求周家置办楠木棺材,要披五层麻,漆七层漆,做像模像样的道场。然而,已经败落的周家,食粥度日,无力按万家要求操办。无奈之下,只好把灵柩厝于庵中。直到28年后,万老太太去世,周劭纲用多年来攒下的一笔钱,把妻子的灵柩领回淮安下葬。万冬儿是嫁入周家第二年时,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周恩来。万氏长得很美,周恩来相貌酷似生母。1945年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重庆对众多记者说:“35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亲恩未报!”此后周恩来多次表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1965年已经是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带头移风易俗,让侄儿周尔萃代表他回到家乡,平掉淮安的周家祖坟,棺木就地下沉,退耕还田。母亲万冬儿的坟也被平掉了。周恩来与鲁迅同宗同族,为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二人为叔侄关系,却终生没能相见。解放后,许广平到中南海周恩来家中作客,周总理亲热的说,排起辈分来,我应该叫你婶母。1969年“九大”期间,周恩来特地到北京饭店拜访鲁迅弟弟周建人时说,建老,我已查过,您是绍兴周氏20世孙,我是绍兴周氏21世孙,您是我的长辈,我要叫你叔叔来!1976年1月8日,世界上一盏智慧之灯熄灭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万众敬仰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他一生无子女 、无房产、 无墓地 , 两袖清风,鞠躬尽瘁!</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故居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境内,位于镇淮楼西路驸马巷7号,属周恩来故里景区之一。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12岁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清宣统二年(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1978年9月,经保护、修缮将故居恢复到周恩来离家去东北时的原貌。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周恩来故居总占地面积1987.4平方米。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故居宅院系清咸丰(1851年—1861年)到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所建的青砖瓦木结构平房,具有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城镇民居建筑风格。1988年,周恩来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周恩来故居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