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摘完茶子,饭后之余,突有所想,便随心而发,不拘而写。</p> <p class="ql-block">寒露节气一到,家中的父母便要忙于农忙中最为重要的农事--摘茶子了。十几年前,除了摘茶子,还有双抢,现在的95后,00后估计得要普及双抢知识了,所谓双抢,一抢早稻收割,二抢晚稻耕种,且要在小署与大署节之间抢忙完,湖南的天气在这两个节气之间,是异常的高温湿热,大人,小孩,老人,妇女基本上是全家出动,路上不停送水的,送西瓜的,挑稻谷的,田间搂禾的,割禾的,打禾的,仓里出谷的,整个田间是忙得热火朝天。双抢的气氛,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但现在回忆那景象,虽然个中忙苦,但邻里间互助,分工协作,苦中有乐,乐中有获,乐大于苦。</p> <p class="ql-block">偏题了,还是言归正传,摘茶子。摘茶子中的乐趣不比双抢少,特别是儿时的记忆,更为尤新。每年的摘茶子季节,我们都在学校,有段时间,为了农忙,估计也有部分老师也要摘茶子,每到这个节气,全校放假一周左右,大家都兴高采烈回到家中开始一周的活动。大清早,窗户还只有一点微光,就听见父母悉悉索索起床了,不多久便依稀听见厨房的烧柴和锅碗声,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在床头对我讲,摘茶子的衣服和帽子放在哪里,背箩在哪里,饭菜都做好,等天再亮点的时候再起床,他们先去山上了。</p> <p class="ql-block">农民的孩子都懂事,我们随后也起床,心里知道要赶时间。来到山上,才知道大人们早就到了,茶子快摘了一编织袋了。大人摘大树,我们一般摘小树和落沿。每年摘茶子季节,大概率是会下雨的,这种雨一般是毛雨,有时下一天一两个小时,有时一天下个几次,所以我们都早做好准备,雨服随时带。摘茶子最为重活的要数挑和背茶子了,每袋茶子大约八九十斤左右。在山上,要背下,且没有路,双手还要扒开树枝开路,有时碰上下雨,脚下路滑,偶尔摔跤是避免不了的,一包茶子从山顶背到山下,让人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气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上山时意外的收获,捡到了几颗板栗。</p> <p class="ql-block">农村摘茶子,一家一户从山上往山下摘,从这一块摘到另一块,实际是都是在赶时间,要跟上摘茶子的大部队,不能掉队。</p> <p class="ql-block">大人们知道要赶时间和节气,我们小孩子却在饭间休息之余找乐子。每到秋天,山上有不少野果子,山上最常见的是土茯苓子,我们当地叫野葡萄,一束一束,个儿如豆粒大,去皮便可吃,涩涩中有点果肉味道,每当忙得口中无味时,吃上几粒能生津止渴。有时是几个小朋友一起打茶子比赛,每个人在地上堆起四个茶子,在一米开外用一颗茶子去打,谁打中了谁就赢走。不过也有苦恼一事,学校放完农忙假回校,首先是要完成学校交茶子的任务,每个人四五十斤的样子,所以回校的那天个个都是一边肩上背茶子,一边肩上背书包,虽然有点累,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假期收获的笑容。第二个作业便是语文老师的作业,交农忙日记和写一篇与摘茶子有关作文,回想那时,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个什么名堂。</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苦与乐,现在想来都是乐,好像没有什么苦似的。</p> <p class="ql-block">每年我都要回老家摘个两三天,早几天又回家,天公不做美,雨断断续续下了几天,只有全副武装上,老妈自嘲对我们说,下雨天搞茶子也好,干净没灰。下雨路滑,弄茶子下山现在老爸用上了土机械独轮车,但推下山、上山都不易,老爸长我三十几岁,虽近几年病痛较少,力定不比我大,却打独轮车运用得有游刃有余。不过看到老爸花白的头发,日渐消瘦劳累的身体,实实在在感到劳动人民最伟大,劳动人民最辛苦。</p> <p class="ql-block">采摘茶子只是茶子榨油中的一道程序,其中有每年的四五月、八九月份的护养锄柴除草除虫,采摘回来的晒干、去壳,分拣,到榨油房烘榨,每一道工序都要付出不为人知大量艰辛的劳动。</p> <p class="ql-block">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颗粮食来之不易,每一滴茶油来之不易,每一颗粮食都凝聚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辛劳,正是广大的农民的起早贪黑和不辞劳苦的默默耕作,才撑了一片欣欣向荣,幸福小康的新农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