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名师荟萃展芳华,教学引领促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记2021年全省小学语文优秀优秀课例展示活动观摩有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0月20日,小雨沥沥,夹杂着寒风吹面,刺脸微疼。上饶这座城市仿佛在一夜间就入了冬。在这样天寒的日子里,弋阳小语老师们的心却是火热热的!2021年全省小学语文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即将开始,我们相约在玉山县东城小学,共迎这两年一届的盛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号上午8时,活动正式拉开序幕。13位来自全省各个县市的老师们风云会合,就不同年级的不同课型各显身手,可谓节节精彩,堂堂妙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志华老师、胡芳老师、肖文老师分别展示了三堂口语交际课。《安慰》、《自我介绍》、《长大以后做什么》都不约而同地创设了各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鼓励孩子们敢说、能说、会说。《新课标》强调口语交际的过程,是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过程,所以老师们不仅关注学生的表达,更注重倾听。丰富多样的形式让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不由赞叹老师们精准凝练的语言,高超的教学机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形形色色的人》、《看图写话•猫和老鼠》、《奇妙的想象》三节习作课分别由谌燕、李玉洁和周柳娅三位老师展示。三位老师经验丰富,皆目标明确、定位明确、指导明确,引领学生打开思路。低年级的写话充分利用观察和表达,从表情,动作到猜测故事起因、结局;高年级的写作从精读课文中习得方法后,再结合习作例文具体运用,过渡自然,点点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读课文《牛和鹅》、《圆明园的毁灭》、《白鹭》也是各有特色。赖秋萍、吴行、罗铭三位老师对教材理解把握见地颇深。这三篇课文其实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体会一定的感情,从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意思;借助图片,直观有效地掌握主要内容;阐述背景,学习迁移,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一步一步,一层一层,落实语文要素,达成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诗词、文言文是中华民族连绵千里不断的烽火,古典文化的瑰宝,如何上好,品好古诗词文言文,最考验教师的功底。全意老师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弋阳县程弋老师《敕勒歌》、九江艾茜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罗健老师的《书戴嵩画牛》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让我动容的是《敕勒歌》一课。二年级的学生年纪既小,又远离草原,作为内陆的孩子对草原敕勒族是非常遥远陌生的。而程弋老师完全投入了教学,她的投入为着学生启思,带着歌谣,带着深情,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吟诵,朗读指导具体,课堂生动。课堂设计思路与文本文路,学生学路相通,多种多样的形式教授,学生深入去感受,去体味,因而教学效果显著,也展现了程老师优秀的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戎不取道旁李》亦是令人惊喜!艾老师设计三个锦囊妙计架起学习支撑。她的设计首当其冲是“读”占鳌头:从“一读字字入目,字字音准”过渡到“二读读懂文意,读出节奏”至“三读想想画面,熟读成诵”;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二为“学”字当头,举一反三。在读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与课外文言文既有联系又是拓展。王戎乃“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艾老师迁移“以小而见大、一叶而知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王戎性格品质。整堂课下来流畅清晰,如沐春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节智慧与激情的碰撞。老师们扎实的功底,巧妙的点拨,迥异的风格特色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不论是什么课型大家都是实实在在地进行教材研读,运用各种策略各项工具落实语文要素,有效地开展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一堂好的语文课,听者身如其境,思索回味无穷。想上好一堂课,必得先备好一堂课,是水滴石穿的日益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仅是学生,更是对自己的约定:学以勤,勉励习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