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天气渐冷,有初冬的感觉,相较前些日子的燥热,这样的温度还是很适宜的,我认为这应该是最佳的学习时间。</h1> <h1> 两周的三单元学习,今天简单进行了个小结,可是情况太不尽人意,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倦怠感很浓,疲于应付。简单的几个知识点都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如果上课好好听讲的话,或者说只是把课文认真看上两遍就都能会。<br></h1><h1> 学生的倦怠感来自哪里,我不好揣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想动脑子,不想动手,缺乏应有的动力,惰性十足。我也曾找这部分同学多次谈过话,收效甚微,无力感很浓。</h1> <h1> 一个孩子要想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那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根系发达才能枝繁叶茂。根系发达需要土壤、阳光、雨露,更要需要生长期的修剪,缺一不可。有人把老师比作园丁,我觉得,那真是又形象又贴切,园丁就是负责修剪那些旁逸斜出的枝叶。原生家庭是土壤,家庭的教育理念是阳光,家教家规是雨露,缺一不可。</h1> <h1> 可是,有的孩子已经打上了很深的烙印,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孩子的娇惯与懒惰让我无以为计,夸张一点的说,他连话都不想说,是懒的说,更别提是写了,回答个问题呜噜呜噜根本听不清说什么,脸上也是一幅很不屑的表情,我曾戏称这样的同学说:你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家里是开矿的。<br> 记得以前,学校都有围墙的时候,在校园的围墙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不是一天长成的;人,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日新月异的滚滚洪流中,我们被一路裹挟前进,忘了最初的路。</h1> <h1> 小树在努力生长,而我们忙于奔波,时间久了才想起有树还没浇水,叶子枯了还没施肥,全凭大自然赐予。<br> 也有的心思全在小树身上,今天浇浇水,明天施施肥,过度关注。这样的干旱、多雨,要么枯死,要么涝死。</h1> <h1> 种树的人,有的信科学,勤学善思,到处取经,研究树的生长规律和特点,雨露均沾。小树长的枝繁叶茂,种树的人看的心旷神怡,越发喜爱,小树就越发长的欢喜。<br>种树的人,有的相信自然,崇尚无为而治,佛系生长,而他恰恰忘了佛也是有佛经的。经都没念好,你怎么能敢说自己崇尚佛系呢?<br> 小树长在哪里,由不得小树自己,全凭种树人安排自己的一生。<div> 种树人,你还敢懈怠吗?</div></h1>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