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多跑有氧,兼顾力量,适当速度。

跑者刘楚楚

<p class="ql-block">昨天,学员给我说,她速度差,问我是不是速度跑少哒?我给她说,可能是有氧跑少了!也有可能力量练得不够。成绩的提升,需要耐力,力量,速度三者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她又问,我平常跑的难道不算慢跑?我弱弱回答道,你平常都是不快不慢的节奏,体力充沛的时候,就快点!体能下降,或者跑得稍微吃力的时候,就慢点!总之就是跑在自己的舒适区域。慢要压得下来,快要顶得上去。不要忽视节奏和心率,前面尽量慢点,不要让心率飙得太高,比如你想破330,前面3公里,尽量以5分左右的配速开局,把心率、节奏稳定下来,身体差不多跑开,以455~450配速稳扎稳打,即便后面微微掉速也没什么关系。很多大众跑者,跑速度的时候,会出现跑姿不稳,甚至左右摇晃的尴尬局面,这是核心力量薄弱的真实反馈,看看专业跑者,即便极限冲刺,跑姿稳如泰山。</p> <p class="ql-block">大众跑者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1、沉侵在个人的节奏里,堆跑量</p><p class="ql-block"> 2、力量训练几乎不练。</p><p class="ql-block"> 3、细节意识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度迷恋自己的节奏,尤其那种长距离,慢节奏,让人欲罢不能。我看到一个护士小姐姐,差不多每天都是6、7分配速拉半马。我很好奇地问她,你不跑速度的啊?她说,太累,不敢跑!那平常为什么老问,如何提升速度,如此一来,岂不是自相矛盾?有氧慢跑好比是米饭,要经常跑,才能提升有氧耐力;而强度训练好比是油盐,只能适当地跑跑,刺激心肺和肌肉。分清好主次,不能做跑量王,速度王。慢跑为主,强度为辅,兼顾力量训练。合理搭配,均衡发展。平常速度,或者长距离,一周来一次就好!跑多了往往适得其反,要么身体容易疲劳,难以调整;要么出现伤病,影响后续训练。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有的人天天25公里打底,配速都是6分、7分,至今都难以跑进310;有的人虽然跑得少,但次次节奏都很快,但到了赛场上,差不多都是后劲不足,耐力终究是差点。</p> <p class="ql-block">好的训练模式,能力范围之内,把有氧跑量拉足,再进行一周一次的专项速度,提升摄氧量,以及抗乳酸阈值;当然力量训练,要跟上。核心力量的作用:支撑、传导、稳定、协调。你觉得练核心,太枯燥乏味,不练好像也没什么事,但练好了力量,不仅体能到位,跑姿也更加轻盈。</p><p class="ql-block">练好力量,四方面受益:</p><p class="ql-block"> 1、马力更足,越跑越有劲。</p><p class="ql-block"> 2、提升肌肉耐受力,稳定后半程配速。</p><p class="ql-block"> 3、提升肌肉的柔韧性,预防伤病。</p><p class="ql-block"> 4、让跑姿更协调、更牢固。</p><p class="ql-block">建议一周来1~2次力量训练,分组次,注意动作幅度,以轻松舒适的节奏,弥补体能的短板。</p> <p class="ql-block">对于速度训练,请一分二地看待。适度怡情,过度伤身,强撸灰飞烟灭。能力范围之内,一周一次,或者十天来一次,没有什么问题的,跑前多热身,尽量让身体跑开之后,再进行速度训练。跑速度不是极限冲刺,而是控制心率,把握好节奏,比日常配速快20~50秒即可,平常430,速度训练控制在410~350之间,无需百米冲刺,冲多了!心肺炸裂,身心俱疲。对于年纪偏大的,尤其患有心脏疾病的跑者,就要告别剧烈运动,适当有氧,延年益寿即可。那些年纪大的跑者,跑个速度,要歇好一阵,才能恢复过来。极限冲刺,对身体消耗大,不像年轻那会,睡一觉就可以满血复活。什么样的年纪该跑什么样的节奏。不要迷恋人家70岁还能跑步,这只是个别现象,小概率事件。我们只想回归初心,70岁还能慢摇,享受赛道风景,品尝特色补给,足矣!</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支持原创,不要送花,不要送花,谢谢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