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见,从你的世界路过--川西纪行

老管066

遇到了就应该感恩,<div>路过了就需要释怀......</div> 关于四川,有多条旅行线路,<div>往北,黄龙、九寨沟,再往北,进入甘南,有九寨甘南之说;</div><div>往东,剑门关、阆中古城、光雾山;</div><div>往南,乐山,峨眉山;</div><div>往西呢?莫急,待会慢慢道来。</div><div>有诗云: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div> 去年,与朋友们结伴远行归来,归途中提到了川西,有山有水,一心想往此生必驾的318,谜一般的稻城亚丁,以贡嘎雪山为代表的神山...,自此,种下了一棵草,等待机会去拔草。 光阴似箭,转眼进入2021年10月,正是川西最美的季节,到了拔草的时候了,<div>何以解忧,唯有出发!</div><div><br></div><div>出行川西,真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查阅资料,整个川西大环线,全程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沿途要翻越十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最高垭口海拔可达4700多米,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带的我们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考验。<br>确定出发日期,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只为拔草,只为圆梦......<br></div> 收拾行囊,起飞,出发,带着梦想,奔向诗和远方,让身体和灵魂不再分离,做一个快乐的旅行者。 坐标:成都,海拔500米,<div><div>都说成都是一座离开了还想再来的城市,整个城市的闲适与慵懒让所有来了的人都生活在古与今的交叠之中,仿佛在一瞬间穿越了整个千年。<br></div></div> <p class="ql-block">离开成都,一路向西,踏上念念不忘的318,过泸定,穿越二郎山隧道,海拔开始一路拔高,直至折多山。</p> 川西美景不同于川南川北川东,有景色集中的九寨沟,黄龙,光雾山,毕棚沟、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川西的美景一直在路上,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沿途风光会让你美不胜收。 然而,再好的风景如果遇上高反,那也是彻底的歇菜。折多山是康巴第一关,海拔4298米,对伙伴们来说是面临的第一次高反考验,头晕,脚发软,呼吸急促等等,都是正常的高原反应。<div>常规的川西环线都是逆时针方向走,317进,318出,我们之所以反道而行,318进,317出,就是想让大家快速适应高海拔,整整8天的行程,无限风光在远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div> 长期在户外浪,高原地区也时有涉足,高反除了自身身体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作用,坦然面对,辅助科学的预防治疗方法,自然会适应。 <p class="ql-block">自二郎山隧道贯通后,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线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也被称为“康巴第一关”。</p><p class="ql-block">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过了折多山后才算是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藏区。</p><p class="ql-block">折多山的盘山公路是名副其实的“九曲十八弯”,318国道在这里穿过了4298米的垭口后一路下行就进入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p> <p class="ql-block">坐标:新都桥,海拔3423米</p><p class="ql-block">新都桥位于川藏南北线的分叉路口,北通塔公、丹巴,南接贡嘎山,西进理塘,南下香格里拉,稻城亚丁,是川藏南线G318的必经之地。<br></p><p class="ql-block">新都桥不是景区,其风景分布在附近的很多地方,十里长廊的秀丽风景不知征服了多少来此的朋友,秋天的新都桥附近的道路两旁以及河坝、村落的树叶会变成一片金黄,加上川西高原地区优质的阳光和蓝天,这样的光影效果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br></p><p class="ql-block">十月的新都桥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绽放,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br></p> 今天是第一天进入川西大环线,大家对沿途的风光充满了新鲜感,以致耽误了一些时间,从折多山出发到新都桥天色已晚,车在路上也没多作停留,直接开到了新都桥民宿客栈,以致同行的伙伴有些失望,没有看到新都桥的美景,误以为新都桥的风景也不过如此。<div><br>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家没能去观景台观看新都桥日落,以及日照金山的全景,尽管如此,我们在牧民的马场还是看到了最后日落的一瞬间,日照金山的冰山一角也随之映入眼帘,算是弥补一点小遗憾。</div> 新都桥这几年一直在开发,满大街都是民宿客栈,已经没有以往的原生态风貌了,倒是听说离新都桥不远的地方有个鱼子西,还保留着原生态,以后有机会再走川西的话,弥补一下这个遗憾。 第二天早上5点,约上同伴,爬升100多米,登上贡嘎雪山观景台,既然头天傍晚没看到完整的日落,那就早起试试能不能看到一个圆满的日出,谁知天公不作美,多云天气,一直等到6点多钟太阳高高升起,才心有不甘悻悻下山。<div>虽然没有阳光,早晨的新都桥依然很美,远处袅袅炊烟升起,如同一层薄雾笼罩着整个藏寨村庄,蜿蜒的小河流淌延伸,金黄色的柏杨点缀其中,一派安静祥和。</div><div>远处的贡嘎雪山微微露出一点端倪,如同害羞的少女,将真容隐藏于山峦之后,云层之间...</div> 离开新都桥,上午继续行走在318国道上,沿途都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间翻越,从海拔3990米的天路十八弯开始,途径熊宗卡(海拔4281米),尼玛贡神山(海拔4668米),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再降到海拔4100米的理塘县休整。 坐标:剪子弯山,天路十八弯,海拔3990米 <div>坐标:熊宗卡,海拔4281米</div><div><br></div><div>熊宗卡是川藏线上一个重要的垭口,天气晴朗时,可以在观景台上观看四周的山脉,草原草甸,甚至能远眺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是一处绝佳的观赏点。</div><div>只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天气阴沉多云,极目远望,依旧是白茫茫一片,有点煞风景。</div>既已至此,同伴们索性自嗨起来。经过一天多的高海拔适应,美女们似乎忘记了海拔高度,在4281米高的熊宗卡垭口起飞,欢跳,欣喜之情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旅行路上,最关乎的是心情,每个人都是带着一颗充满希望、梦想、快乐的心踏上旅途的,沿途任何一个小惊喜都能带来长时间的欢笑,之前种种因高反带来的不适,在起跳的那一瞬间,已经是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只有开心,畅快。 自嗨之后,继续前行,坐标:尼玛贡神山观景台。<div>一尊黑色的大石高高矗立,大石正面红色的大字是“尼玛贡神山”,标示:海拔4668米,红字的右边,是金色的四个符号,应是藏文。大石右侧一面刻着“遇见仓央嘉措”。<br></div> 这里也是川藏线上一处大型的观景平台,天气好的时候,近看是美丽的高山牧场,牦牛星星点点散落其间。远处是崇山峻岭,山上白色的积雪,多彩的树林,众多美景如期映入眼帘;<div>绿色的草地上,随风飘舞着彩色的经幡,这和藏族人们转山,转湖,转经筒一样,是一种习俗,他们把经幡挂在野外,象征着藏族人与神佛的沟通,经幡上印有经文,风吹一次,即表示一次诵经,长久诵经,可以达成天、地、人、畜的和谐吉祥!<br></div> 老天不给力,依旧是阴霾沉沉,同伴们也失去了兴致,匆匆打卡,继续驱车前行,奔赴下一个目标。 坐标:卡子拉山垭口,海拔4718米<div><br><div>卡子拉山主要是高山草甸,被誉为“云中牧场”,在这里看山,层峦叠嶂,一层比一层更远,一层比一层颜色更浅,直至天边,似乎行走在‘天路’之上。</div></div> 偶遇一队摩骑旅友,美女们按捺不住兴奋,在征得车主的同意后,纷纷跨骑登车,一展飒爽英姿。 此生必驾318! 翻过卡子拉山,海拔开始一路下降,天气逐渐好转,到了理塘县,我们的318川西段也即将结束,走在这条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上,一个转角,一个不经意,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景致,不同的感受,相信每一个走过318的人,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div><br></div><div>“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逆着时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div><div> --仓央嘉措</div> 坐标:理塘县,海拔4100米<div><br><div>理塘,丁真的家乡,藏语的意思是“平坦如铜镜般的草坝”,又称为“天空之城”,“世界高城”。<br></div><div>扎嘎神山风景区,理塘寺,毛垭大草原都是理塘著名的景点,还有川藏线上的神级冷门景点——通往天堂的“格聂之眼”。<br></div><div><br></div><div>“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 ”</div><div>这是六世活佛仓央嘉措的情诗,没想到这首诗却成了预示七世达赖喇嘛将出生在理塘,后来七世达赖喇嘛诞生在理塘的寺院--仁康古屋。 <br></div></div> 在理塘这个海拔在四千多米的地方,你不仅能够看到大片大片的草原,更能体会到空气的清明爽快,在理塘,天空不再遥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牛羊马和草原蓝天白云,就像是一副画卷,去到理塘,近处的草原,远方的雪山,明镜般的湖水,让你忘掉一切琐碎,理塘寺的钟声,提醒你享受理塘的自然,毛垭大草原的绿色,将会包裹你所有的疲惫, 在我们的行程计划中,理塘只是一个歇脚点,脑补一下理塘的美景,留待下次再约理塘。<div>每一次的旅程由于种种原因,都有些许遗憾,失落,拔了一颗草,又种了一颗新的草,等待来年继续拔,周而复始。<div>江湖传言:户外有毒,唯有出发是解药!!</div><div>此言不虚!!</div></div> <p class="ql-block">这是从成都出发的第二天,都说川西的风景在路上,今天算是领略到这句话的含义了,早上8点从新都桥出发,到达理塘是下午2点,沿着318国道一路打卡,路上风光虽然无限,但却是要忍受长时间的高海拔行车,眼睛在天堂,身体要炼狱,玩户外,看风景,没个好身体确实是不行的。</p><p class="ql-block">离开理塘,转道227国道,继续开始翻越高海拔垭口,兔儿山(海拔4696米),海子山(海拔4612米),喜鹊海(海拔4733米),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目的地:稻城香格里拉镇,即将开启我们行程的重头戏,稻城亚丁,"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p> 稻城白塔,又称尊胜塔林,据说,当年释迦牟尼涅槃之时,众多眷属祈求世尊法身长驻,佛陀便嘱修尊胜塔,并亲自加持开光,以此代表法身。<div>稻城的白塔是康南地区唯一的一个公园,以藏族同胞心中至高无上的白塔为主题,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br></div> 香格里拉镇,又名日瓦镇,是进入亚丁景区的必进之路和补给点,海拔2900米,一般人在这里不会有高反,可以好好的休息一夜,为第二天的进山留足体能。 “香格里拉”一词来自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写成的一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中的香格里拉被描述成一个四面雪山环绕,富裕祥和,逍遥自在,各种宗教和平相处的世外桃源。<div><br><div>据稻城当地人说,小说里描述的香格里拉说的是日瓦镇的亚丁村,四周环绕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大神山,洛绒牛场,卓玛拉措(珍珠海),牛奶海,五色海,蓝月山谷分布其间,只是被云南迪庆抢先命名了,无奈之下,只能将日瓦镇更名为香格里拉镇。</div><div><br></div><div>我们无从考究哪种说法更准确,交给专家去评判,我们所关心的是此处的美景,赏心悦目,我们是为拔草而来!!</div></div> 一个小时的观光车,始终盘旋在高山之上,车两旁是连绵不绝的山峰,下车后,清新的空气令人情不自禁的大口呼吸。步行500米到达冲古寺,远处的仙乃日神山或隐或现,山上的积雪已经不多了,或许跟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吧。<div>身处海拔4100米的地方,再欢喜也得耐住性子,一程程慢慢走,一里里认真看。</div> 从冲古寺到洛绒牛场还有7公里的路程,可以乘坐电瓶车直达,如果不想爬五色海和牛奶海的话,那就有充足的时间顺着木栈道一路慢行,秋季的亚丁,已经是五彩斑斓了,处处彰显着淳朴神秘,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令人如痴如醉,让人流连忘返...... 从洛绒牛场到牛奶海,五色海有5公里多的路程,海拔从4100米上升到4600,4700米,如果在平原地区,对于一般的户外爱好者来说,不算什么,一个多小时就能登顶。<div>然而在高海拔地区,5公里多的路程,爬升500-600米,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储备,其次要克服高反带来的不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稻城亚丁的牛奶海、五色海并不是一个适合“普通游客、宅男、宅女”来打卡的旅游景点,而是一个适合“深度驴友、旅行者”来欣赏感悟的自然天堂。</div> 出发之前,在整理装备时,特别注明了到牛奶海、五色海的装备要求,同伴们无一例外的都按要求做了充分的准备,明知前行道路艰难坎坷,但我们都知道,那里有遥远而又古老的传说,有绚丽而又多彩的文化,也有壮美而又震撼的风光,更有一种惊世骇俗的美,这是一生之中至少应该去一次的圣地。 仓央嘉措的“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能不能代表我们此刻的心声?跋涉于高原的漫漫长路,劳身修行,朝拜神山,只为追寻不灭的梦想,只为暂时安放心中那颗不羁的灵魂。 高原天气永远是捉摸不定的,从洛绒牛场出发时,天气晴好,徒步2公里后,转瞬就开始变天,雨水扑面而来,随后竟然下起了冰雹。<div>然而,同伴们丝毫没有诧异,来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已经让大家笃定应对到来的一切。</div><div>看到同伴们有条不紊的穿上保暖衣物,穿戴好雨披,带好手套,手持登山杖,再次整装出发时,心里不由生出一种敬佩,这一路上无论是森林、溪流、瀑布、草甸之美景,都无法减轻爬升所带来的辛苦,但同伴们一路说说笑笑,全然没感觉到高海拔带来的不适,彼此都不需要相互鼓励打气,似乎就是在走一段常规的山路,</div><div>曾经看过一句话,</div><div>每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br></div><div>此情此景,不正是如此吗?</div><div>为伙伴们点赞!!</div> 有高反吗?<div>没有!</div><div>那干嘛吸氧?</div><div>带都带上来了,吸吸更健康!!</div><div><br></div><div>她没高反,我有高反了!</div> 经过3个小时的徒步,终于到达牛奶海,海拔4600米。相传,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湖水会像牛奶一样洁白如琼浆,因此得名牛奶海<div><br></div> 我在山中,四周皆壮阔,人立于其中,顿感渺小,渺小到如同一粒尘埃。 而渺小是人类非常不喜欢的一种感受,不喜欢到令人无法静下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前与同伴相约爬山时,每当登上一座高峰,总是以为自己征服了一座山,感觉自己不再渺小,“山高我为峰”这样的豪言也会随之脱口而出。<div>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登山次数的增多,取而代之的是对山的敬畏,对自然的崇拜,山永远在那儿,我们只是匆匆过客,无法征服,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br>当你的心真正静下来,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时,你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你会渴望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冥冥中与神交流,与自己对话。</div> 五色海,海拔4700米,牛奶海的姊妹海,相隔300米,如果你再爬高点,再走远点,回首相望,千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亚丁的绝美壮阔,两个深邃如圣托里尼的海子如同央迈勇神山两只穿透一切的眼睛,默默注视着人世间的一切...... 天气晴好时,雪山倒映在五色海湖面,呈现出奇幻的色彩,是藏区著名的圣湖,据传能“返演历史,预测未来”。<div>我们到达时,天气一直阴沉,传说中的美景无缘相见,只能留待下次了。</div> 回到香格里拉镇,一夜好梦,原计划第二天再进景区游玩冲古寺和卓玛拉措(珍珠海)也因大家睡到自然醒而取消,人在旅途,充满了不定数,遗憾无处不在,唯一不变的就是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 人们常说,到了高原地区,要减少运动量,缓慢行走,然而就是这群娘子军,在稻城(海拔3700米)的青杨林玩起了瑜伽,让人大开眼界。 在藏区行走,随处可见白塔,白塔除了宗教意义,更是人们心灵寄托的一种,也是藏地符号之一。<div>朝拜白塔,既是一种对自己、对家人、对事业期盼的一种虔诚表达,又是对白塔高超建筑艺术和佛教信仰的一种崇拜。<br></div> 甘孜县白塔公园,又叫色西底那仓寺、白塔寺、那仓白塔寺,是那仓活佛的家庙。其主体建筑为一座高达37米的大宝塔,宝塔底三层宝座均按北京天坛祈年殿底座比例大小而兴建。 离开甘孜县,继续前行,<br>翻越乃龙山垭口(海拔4580米),<div>垭口的风很大,吹乱了头发,吹散了愁思,</div><div>在亚丁接受了雨和雪的洗礼,</div><div>在这里,再次接受风的祝福,<br><div>堆上玛尼堆,</div><div>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祈福,<br><div>奔赴心灵之旅,圆梦之路。<br>苍穹之下,深谷之上,<br>这是一条信仰之路,<br>也是一片祥和之地,<br>这是一个通往天堂的驿站,<br>一个神秘而又匪夷所思的,<br>五色的世界,<br>人一生应该去一次的地方,<br>我来了;</div><div><br>我是一名过客,<br>只是路过,看过,感悟过,</div><div>挥一挥衣袖,<br>我走了...</div></div></div><div><br></div><div>嗡嘛呢叭咪哞<br></div><div>嗡嘛呢叭咪哞<br></div><div>嗡嘛呢叭咪哞<br></div> 车行驶在227国道上,海拔一路下降,我们的行程已经进入了尾声,由于有同伴不慎将身份证遗落在甘孜县,约好顺风车帮忙带过来,在炉霍县碰头,我们因此也在此作了短暂停留。 炉霍,隶属四川甘孜州,海拔3150米,原名“章谷”,藏语意为“岩石之上”,也有说法是“岩石部落之主”。川藏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历来就是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马古道之重镇。 炉霍广场旁边有个“炉霍博物馆”,打算进去看看,谁料却是铁将军把门,也就作罢。 从炉霍县出发,翻越最后一个垭口--亚拉雪山垭口,海拔3510米,打卡,到此一游,转道G248--中国熊猫大道,奔赴今天的目的地--丹巴。 <div>坐标:丹巴中路藏寨,海拔2100米</div><div><br></div>四川有藏寨,藏寨看丹巴。丹巴有很多藏寨,能叫上名字的有“甲居藏寨”,“中路藏寨”,“梭坡碉楼”,“沃日土司官寨”等,其中数甲居藏寨和中路藏寨名声在外。 甲居藏寨开发的比较早,商业氛围比较浓,而中路藏寨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比甲居更隐秘,更清净,是四川唯一入选“中国景观村落”的一个寨子。<div><div>这里是千碉之国,是丹巴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是值得用双脚去丈量,用双眼去探索的地域。</div></div> 中路”是藏语,意为“人和神向往的地方”,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藏寨顶层外缘都环围着黄、黑、白三种色带,形成了嘉绒藏寨的一大特色,整座藏寨坐落于小金川东岸山坡半山腰的一处开阔平地上,与嘉绒藏区最著名的墨尔多神山隔着小金川相望,远望神山,云雾缭绕,仿入仙境。神山脚下宁静如诗的田园村庄与美丽的藏寨碉楼交相辉映,有“最美的古碉藏寨”的美名。 <div>坐标:四姑娘山双桥沟</div><div><br></div>在风景如画的川西,四姑娘山堪称传奇,人们谈论着“她”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沟谷、每一个湖泊,以及发生在这里的每一段故事。<div>狭义上说,四姑娘山指一字排开的大峰、二峰、三峰、幺妹峰四座山峰。<div>其中大峰,二峰都是登山爱好者攀登初级雪山的入门级绝好场所。</div><div>在写这篇游记的时候,芜湖的几位朋友刚刚成功登顶二峰,海拔5276米,在此表示祝贺,羡慕嫉妒不恨,自己也不知道这棵草该不该种下去,留待以后再说吧。</div></div> 回到我们的行程,四姑娘山景区分为海子沟、长坪沟、双桥沟三个景点,海子沟和长坪沟都是带有户外性质的,有长距离的徒步行程,这次没做选择,我们选择的是最常见的双桥沟,全程34公里,全部车游,还是比较轻松的。 一路车游,一路打卡,开心快乐为整个川西大环线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八天的川西大环线结束了,回程的路上途径巴朗山,天空飘起了雪花,为我们洗去一路尘埃。古语云:水为“cai”,落到地上是好运,落到身上是吉祥!!<div>每次出行,都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位朋友所说,旅行并不能改变生活的苦,但它能让你知道人间烟火的甜。<br>人生,从来没有白走的路,户外亦是!<br>平凡人,平常心,走出自己非凡路!</div><div><br></div><div>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们,</div><div>期待下次再约江湖!!<br>扎西德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