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承千古人文,“理”蕴万世精神

稷山中学地理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编者案</b></p>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新的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科素养,我校开展“32451”教学模式暨“4+5”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探究活动。此次探究活动覆盖高一、高二年级各学科领域。九位教学精英将采用“4+5”问题导学课堂模式,在不同的“学科特色和教学风格”背景下,对高效课堂进行探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教师风采</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卫世鑫 稷山中学地理教研员、高二地理组组长 ,从教10年来,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上课幽默风趣,深得学生的喜爱。多次荣获稷山中学优秀教师、稷山县教学能手称号、运城市优秀班主任。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课堂纪实</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联系实际,激趣导入,形象生动。从大家关注的稷山县几十年未遇的暴雨洪灾视频入手,使学生深受触动,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本次洪涝产生的各水体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导学案精心编制,环环相扣接地气,扎扎实实探知识,分析问题层层递进。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整理进行知识梳理,理解陆地各种水体的关系,课堂探究小组讨论难点知识河流补给的特点,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进行课堂反馈。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学、展、思、升、测五步骤,学案设置接近学生思维,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巧妙地化解难点,整堂课,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精彩说课</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后卫世鑫老师从课标、教材地位、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预测等方面进行说课,解释整个学案制作过程中思路的变化、遇见的问题及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课后研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地理组同仁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评析,高度评价了这节课的效果,对存在的不足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研讨了平时在学案制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  董文伟主任对本节课进行高度评价,指出导学案对文科教学有很大的引领作用,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课堂,结合学情必须改革,重在培养学生能力。</p> <p class="ql-block">  谢国选校长从学科专业角度评析了本节课的得与失,又带领大家重点研讨了在高中新教材使用中目前面临的课程安排问题,对各年级的课程安排与衔接进行了有效的指导。</p> <p class="ql-block">  田宏利校长最后做了总结性评价,强调问题导学案重要性,并指出问题导学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设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问题导学最难在于坚持,教师要积极教研,精心制作,严格落实,用两年时间形成高一、二完善的学案教学体系。</p> <p class="ql-block">  教研不止,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使研究成为一种态度,使反思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凝心聚力,研学互促,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p>

课堂

学案

教学

学生

导学

探究

问题

进行

素养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