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行05】沺泾印象

皆明

<div>【写在前面】 原先苏州地区6个县市有160余个乡镇,90%以上我都去过的。那时忙于工作,没有想到拍点照片。等后来想起,已经晚了!附近的外跨塘、斜塘、胜浦、唯亭等乡镇老街巷因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基本拆除!十年前,2010年至2011年,我赶紧拿起相机去邻近的几个乡镇拍摄,先后拍摄了车坊、唯亭、沺泾、湘城、太平等乡镇的老街巷。还想去其他县市拍摄更多的乡镇,可是因家事(高龄父母先后病倒、离世),我不得不取消了拍摄计划。<br>最近,闲来无事,在一个微信群里,有朋友提到了苏州消逝的乡镇老街巷,我就从电脑里翻出这些老照片分别制成”美篇“影集供爱好者怀旧。当然,这些照片因客观原因与艺术摄影的要求差距较大,仅作为一种纪实性摄影习作吧!<br><h1><br></h1><h1>前面已经有车坊镇等的4集,本集是沺泾镇,已经并入湘城镇。这是10年前2010年11月两次去沺泾的点滴见闻。</h1></div><div><br></div>2010年11月25日上午,去了原吴县的老镇“沺泾”。它位于阳澄西湖与阳澄中湖之间,与湖西的太平镇遥遥相望。沺泾的“沺”字在一般字典里找不到。在“百度”词典搜索的解释是指水势“广阔无边”,用在这里是恰如其分的,一点也不夸张。<br><br>数年前,苏州地区靠近阳澄湖的一些乡镇都想利用京剧《沙家浜》的影响力,争着改名。几经争夺,“沙家浜”常熟的“横泾”镇抢去,实际上常熟这个“横泾”镇不靠在阳澄湖边上。而真正的阳澄湖边上的几个镇都没争到。不过,沺泾镇就此改名为阳澄湖镇,隶属于苏州市相城区。这两年,区划调整,阳澄湖镇和湘城镇合并,仍用“阳澄湖镇”,镇政府则设在湘城老镇上,沺泾镇则成为阳澄湖镇下的一个管理区。<br><div>沺泾是伸入阳澄湖中的一个半岛,又有“美人腿湿地”之称。岛上岸柳成行,芦稻花香,保存着良好的原生态景观。“汀树村边密,沙鸥水上闲”,由于地处乡村湖野,颇具清新质朴的乡土气息,是长三角地区少有的保持着乡村田园水乡风貌的湖洲生态区。这里年产大闸蟹3000吨以上,占整个湖区蟹产量的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阳澄湖产蟹第一镇,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阳澄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并建设一座融阳澄湖大闸蟹文化、服饰文化、渔具文化、农具文化为一体的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不久的未来将成为阳澄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br></div><div><br></div><div>七十年代,我在太仓插队务农,有几次与队里社员从太仓摇船到苏州运肥料,经昆山石牌进入东阳澄湖,穿过沺泾镇到中阳澄湖,再到苏州,在当时是一条“快捷”水道。不过,因为要赶路,从未在沺泾镇停船上岸去看看,对沺泾没有什么印象。这次拍摄我两次到沺泾镇,留下了一点印象。</div><h1><br></h1><h1>【这是镇北连接东、中阳澄湖的河道,当年曾摇船通过】</h1> <h1>【沺泾位于阳澄湖中间,这里的河道四通八达。不过今天农船很少见了,除了运输船还有就是旅游汽艇】<br></h1> <h1>【在这条南北向的河道两边,是沺泾镇的老街巷】</h1> 源远流长的吴文化,濒湖贴水的田园水乡风貌,孕育了沺泾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留下了众多的文韵古迹遗存。据说它“古镇贴水成街,人家枕河而眠”。可是随着历史变迁,“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古韵正在消逝,有说“约400米长的古朴石板老街、始建于元代的观桥,明代金石学家、游记作家都穆的旧居寿模堂舍(碧泉庵)”等历史遗迹已经难觅踪影。 <h1>【原来的石板老街已经被水泥覆盖了。有些老房子被废弃了,无人居住。】</h1> 老街上,我与一位龚姓长者邂逅。他(2010年)已交“米寿”,是目前“街上”少数长寿老人之一。<br><br>解放前他在镇上开一家杂货店,“和气生财”做好人是他的处世哲学。日本人、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土匪游击队还是共产党新四军,无论是谁都不得罪,所以他说他没吃过什么“苦头”。有时还要做些善事好事。比如,日本人抓了乡下人,他就去出面说好话并做“铺保”,将人家保出来。有一次他得知胡肇汉(即《沙家浜》里的胡传魁)队伍要去抓一个姓周的农村青年,立即偷偷去通风报信。解放后,被救者还特地来谢他的救命之恩呢。不过,他也不做“烂好人”。计划经济时代,生活用品都是计划供应的。那时他在镇上的供销社工作,有时分配商品时,有的干部要多占一点,他绝不同意。他说,干部多拿了,老百姓就要少了,那时老百姓真是很苦的,我从不去拍干部的马屁。我说,你做好人有好报,所以你健康长寿。他开心地笑了。<br> <h1> 【发展建设是时代潮流,但是也应该各种注意保护!这棵古树也许还是幸运的】</h1> 由于沺泾镇撤销,成为阳澄湖镇(原湘城镇)的一个管理区,镇上的人气相对的差一点,老镇上的居民过着悠闲的生活。老的镇政府办公大楼改为拆迁居民的临时过渡房。曾经热闹的老街萧条了,人影稀疏,只有一两只狗懒洋洋地躺在屋檐下晒太阳。有几个老人见到我在拍老街,就说,“快照吧,以后就要没有了”。 <h1>【原沺泾镇镇政府大楼成为拆迁居民的临时安置点】</h1> <h1>【镇区有个公交车首末站。我发现这农村公交车,它的广告词很有诗意】</h1> 据了解沺泾镇西北的一个村里有座古刹“皇罗禅寺”,我搭乘农村公交车(班次很少的)前去探访。<div><br></div> 到了皇罗禅寺外的公路边,那里正在大修,我一时找不到方向了,看到远远走来一位老人,急忙前去问讯。他曾是一位农村基层干部,姓刘,1958年当过大队副书记,巧的是他也是“米寿”老人,身体健康。当时他是准备乘车去镇上“听书”。我知道后,马上改变了探访计划,跟着他回镇上去参观书场了。<div><br></div> 沺泾镇南部,建造了一个农民公园,亭子曲桥,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在人工湖边有只石舫,就是“阳澄湖书场”,也是老年人的一个乐园。镇里出钱请来了苏州评弹团的演员,每天下午演出,老人只要象征性的付一元钱茶水费,深受老人们欢迎。 <h1>【镇南农民公园,透露着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信息】</h1> <h1>【只有这阳澄湖书场才是镇老年人的乐园】</h1> <h3>据查,有资料说沺泾镇有沈周古墓等4处,古石桥遗存6处,银杏、柏等名木古树5棵,寺观庙庵等宗教古迹43处,还有大量名人书画作品、古书、典籍等国家级文物,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博物馆均有收藏。从我的探访来看,有些古迹正在遭受人为的破坏,例如前面提到的石板老街已经被水泥替代!其他古迹也难觅踪影。待有机会再去进一步探访了。</h3><h1><br></h1><h1>【附记:我在沺泾镇邂逅的这两位“米寿”老人,我回苏州后印了彩色照片,特地再去沺泾镇送到阳澄湖书场,请那里他们的熟人转递本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