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被理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9跨年《地球最后的夜晚》电影观后感

老郑

<p class="ql-block">我们俩的跨年依然是以经典的三件事庆祝,就是逛街吃饭看电影。选择《地球》实在没有任何准备和预期,只是时间刚好可以逛完街吃完饭,原想着跨年节点的电影怎么着也不会差吧。观影一小时左右,发觉左邻右舍开始陆陆续续离场!!什么情况??散场后前前后后的人群里不断有人谩骂吐槽,前面一对年青人直呼“就是骗钱的”!老婆也表示是强忍着看完电影,出影院时简直是如释重负。本想着要分享观感,可老婆说电影看的差点就晕到吐,出了影院坚决不许再提,一提就真会“吐”。 </p> <p class="ql-block">跨年疲劳,一晚沉睡,早起回忆,观影给我的触动依然清晰且愈加深刻。我知道在新年第一天里依然放不下去年看过的这部电影,思量2018年过往诸事,想想人与人之间的冷暖瞬息,再看观影者与电影人之间的隔阂,由衷感叹:理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鼓足勇气,冒着被嘲讽与责骂的风险,也要为这部影片发声,这——真的是部很好的片子。</p> <p class="ql-block">首先,期望过高或定位偏差是导致如此多观影者失望愤慨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什么片?咋就突然有这么高期待?恕我愚昧,观影前我对导演毫无知晓,对演员也是一知半解,汤唯也根本不是我欣赏的演员。更没有对题材有过选择。什么悬疑、爱情、文艺,都没有期待。看过之后只能说,这就是一部普通的故事片啊,哪有惊悚刺激的悬疑哪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哪有意味悠长的文艺呢?难怪入场前发现观影者都是一对对小情侣,我俩显得好突兀,也难怪这么多人失望,分明是期望与事实脱轨啊,不在同一话语平台上,失望是自然的了!这个锅一定要影片宣传团队来背,确实有“扯”的成分。</p> <p class="ql-block">第二,影片对应的应该是70后且对过往贫瘠生活贫乏精神年代有认知的人群,可不是二十岁上下的情侣们。你看片中的台球厅露天卡拉OK烟花跳舞机游戏机烫发器运动服夹克衫摩托车流行歌曲等等等等,哪一件物件不是607080年代人才熟悉的记忆,又有哪一件能把90后00后带入?还有那种贵州山区的穷苦环境,怎么能让年青人产生共情?</p> <p class="ql-block">第三,影片的叙事手法可是要挑剔观众了。很多人表示看得晕,不明白。很显然是对影片非线性叙事手法没有心理准备。影片多线索交叉,时间非线性延展,很容易导致“混乱”,自然难以认同。那么怎样在这种多线索随意穿插的叙事风格中保持头脑清醒呢?这就要“细心”了,这也是这种电影艺术魅力所在。要的就是这种“心有灵犀”!比如本片中其实有好多好多“细节”就是在提醒观影者“注意”。如,十几年后的男主白头发更多更谢顶,背驼了腿也不那么直,而且有几处特写突出年龄的服装,就是怕观者分不清年轻年老,线索乱了。再如,前面绮雯说到孩子可能像运动员,纮武说教他打乒乓球,后来梦境中用乒乓球拍插门的山洞里就遇见了爱打乒乓球喜欢运动服还谎话连篇(妈妈也是说谎多)的少年;还有,前面特意安排一段对话,预示着后来出现的那个红头发,打着火把,爱吃蜂蜜,要与养蜂人走,要离开还很小的孩子,要离开凯里这个穷地方的“妈妈”;还有这个苹果,凯里的特产吧,也就是凯里人的象征吗?这种青红野苹果(女主一共两身衣服,绿裙子👗红夹克,不就是这野苹果的表面色吗?),还有夸张地吃苹果🍎,把少年男主和中年男主跨时空连接;吃掉苹果核🍎表示出最无法表述的痛苦无奈和承受。虽然是随意穿插叙事,打乱了时空,但互文伏笔随处可见,甚至,在这部片里,暗示和提醒已经多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可不能再苛求他没有交代清楚故事来龙去脉了,毕竟,分析判断甚或恍然大悟也是观影乐趣的源泉之一啊! </p><p class="ql-block"> 还有,影片中的隐喻和“圈里”的语言好多,如 ,野柚子(游戏机里也有这个符号?)、旋转的房子,咒语,旧照片,时钟,振动的玻璃杯,甚至片名,角色的名字,山洞,悬崖等等一定都有“根”,如果有空,我要好好“猜猜谜”。</p> <p class="ql-block">第四,如何才能情感代入?</p><p class="ql-block"> 如果观者先设定一个情境,如,一个心理医生在倾听一个充满悲情的油腻中年老男人的病态倾述!那么,你就不会再充满责骂了。</p><p class="ql-block"> 有些电影会把人物的苦难与遭遇很直白地甩出来,让你毫无招架之功,顷刻就心软,投以怜悯认同。</p><p class="ql-block"> 但这部片子不是。可他讲述的依然是一个苦难人的无可奈何的人生遭遇。屌丝的破事儿,无人同情和理解,只能自己沉迷在梦中,在梦中放大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纮武,难道不是一位孤独的可怜人吗?这部电影难道不是孤苦无依者的梦呓?幼年纮武的母亲偷情抛夫弃子“离开”了他,少年时唯一的好友白猫被残忍杀害离开了他,青年时报复与性冲动与动真心复杂交织的情感下找到的慰藉“纹”也离开了他,似有似无想有又没勇气面对的“儿子”不知是来了还是只在梦里但最终还是离开了他,还有,他还离开了只剩下继母的那个家,离开那个颓废落魄穷苦的城镇,离开了那个再也不会回来的故乡凯里……他有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记忆,还有一把枪🔫(其实是幻想着的壮胆的武器)。所以,影片其实有两条情感线,一条是寻找,一条是逃离。寻找亲情,寻找友情,寻找爱;逃离现实,逃离记忆,逃离苦难。片中人物,都在千方百计挣脱现实,千方百计“离开”。 </p><p class="ql-block"> 作为梦,影片已经清晰到极致了,但作为故事,当然还不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你要求一个人把梦讲成条理清晰的故事,这合理吗?</p> <p class="ql-block">第五,“看不懂”有可能只是导演的“任性”而不是“失准”。</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我们就是被这“看不懂”深深地吸引着诱惑着。正像2018年,有太多看不懂,看不懂人心,看不懂友情,看不懂价值!</p><p class="ql-block"> 那,导演拍电影为什么一定要让所有人看得懂?</p><p class="ql-block"> 相比之下,我更要向那些为了电影而创作的导演和演员们致敬!致敬那些不为了取悦他人而活着的铁骨铮铮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好比《地球》,无论2D部分还是3D的梦境,不过都是一个梦,哪里有什么现实,不过是梦里还有梦吧。这就是罗竑武讲述的支离破碎的梦。</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影片就是呈现了一个完整梦,看不懂,因为导演本人就是在说一个他也不懂得的事,亲情,爱情,友情。他想念母亲,但母亲对他有亲情吗,那个为了“有蜜吃”而私奔的是不是他的母亲,他应该想她吗?可他真想她。</p><p class="ql-block"> 她寻找爱过的女人,但是该寻找吗?他们之间是爱情吗?绮雯利用他离开了那个黑老大,他要寻找的是绮雯还是已经变了味的台球🎱店女老板?</p><p class="ql-block"> 他要寻找友情,要为好友复仇,但好友只不过是“十二岁男孩”的记忆,真的是可以生生死死的友情吗?还是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在这一借口下那些荒唐的行为就可以顺理成章了呢?</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些问题,可能导演会对你说,我讲我的故事,你看了,去想你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第六,影片不乏美学体验,值得赞誉!</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电影美学或是镜头运用,我都觉得真是这一年中难得一见的。影片一开始就似油画,片中多处场景都可以截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或绝佳的照片。再如,音效(可能不是专业说法),片中每一场景都会有“杂音”,这些杂音都是非常细致入微的设计,观者要仔细体会。还有就是镜头,远近推拉,旋转漂移,虚实结合,都运用的娴熟无痕,绝对老道。特别是最后的长镜头,怎么做到的呢?背后一定费了好多功夫!</p> <p class="ql-block">任何人的人生都可绚丽,只不过绚丽如花,若烟花绽放,似一现昙花。</p><p class="ql-block"> 以影片中的“咒语”结束我冗长的论述吧,可能不仅没有达到为影片正名的一点功效,甚至连同我自己也一起“招骂”。不过,写完了,自己也痛快了,哈哈。</p><p class="ql-block"> 用刀尖入水 ,用显微镜看雪,就算反复如此 ,还是忍不住问 ,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 ?它们像小鸟一样 ,总在我胸口跳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