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爱的路上――家访札记(二)

诗雅

<p class="ql-block">  从最后一个小朋友朱某租住的房间出来,天色已经全暗下来了,楼道还有微弱灯光照着,勉强可以行走,楼梯就漆黑一片了。朱某的爷爷打着手电筒想给我们照明,被我们婉拒了。我们拿出手机开启照明功能,走出狭窄的楼道,走在灯火通明的街道上,深吸着深秋浓浓的凉气,舒爽了许多,但心情还是开朗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入户家访的第二天。我选择跟着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一起家访。今天家访了五户,有四户是住在租房,都是从乡村到镇上来的,有本镇的,有外镇的。家庭条件许可的,租住的房子条件好点,经济稍差的租住的房子就差多了,几户人家租住一座铁棚,每户人家一个狭窄的房间,厨房、卫生间是公用的。铁棚是冬冷夏热,已是深秋了,我们坐在铁棚里还是觉得比较闷热。热情的家长感到很难为情,赶紧拿出电风扇,还让孩子去买饮料,被我们制止了。我们与家长唠起了家常,唠起了孩子的学习、表现,这些留守的年轻妈妈很不容易,既要辅导大点的孩子学习,又要照顾小的孩子,的确艰辛。</p> <p class="ql-block">  家访的五个小朋友有四个是留守儿童,一个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那些跟着妈妈一起生活的孩子,还是比较幸运,有母亲的陪伴,有母爱的滋润,童年生活还是充实幸福的。跟着爷爷奶奶的孩子显得寂寞多了。某某小朋友父母均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许是缺少了父母的爱,孩子寂寞了,就迷上了折纸飞机的游戏。据班主任反映,为了折纸飞机,他的作业本都撕了。班主任找他谈了好几次,都制止不了。到他家中一了解,这孩子不仅在学校折纸,在家中也折纸。他爷爷说他不知道撕了多少练习本了,还把撕了的练习本拿出来给我们看,那些练习本被撕得只剩下封面了。为了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建议爷爷奶奶多陪伴孩子,多给孩子讲故事,多买些动画书给孩子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家访的那户是朱某小朋友。我们几经周折,走过一个长长的过道,终于来到了他家。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单位的老房子,已经很破烂了,还租住着十来户。我们走进去,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呀!我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农村,仿佛看到了那时候的落后。十来平米的空间内就摆放着一张小床,一张破烂的小饭桌,除此之外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饭桌上摆着饭菜,一家人正要吃饭,看到我们来了急忙给我们让座。房间内椅子不多,我们只好坐在小床上。孩子的爷爷和爸爸也在,没看到孩子的妈妈,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小男孩乖巧地坐在我们身边,班主任向家长反映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表现。家长也跟我们聊起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聊着聊着,他爷爷聊起了小男孩的妈妈。老人告诉我们,儿媳妇生下第二个孙子刚满月就外出打工,之后再没有回来看过孩子一眼,再之后就跟儿子离了婚。那时候孩子的爸爸也在外面打工,是两位老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老人说到伤心处,哽咽了。我眼眶不觉也湿润了,我抚摸着孩子的头,用手轻轻拍一拍他瘦小的身子。我知道,此时我的语言是多余的,我只能用微不足道的举动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老师的关爱,让他在深秋感觉到一丝暖意。</p> <p class="ql-block">  走进孩子的家门,我没想到自己的心灵会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总以为孩子们还没有长大,不谙世事;总以为父爱母爱给他们撑起了心头的荫凉,他们正享受着童话般的幸福;总以为感动离我们很远……一次次家访的经历,颠覆了我心中许许多多的“总以为”。</p> <p class="ql-block">  两天,我走访了10个家庭,10个不同氛围的家庭、10种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给我的感受是五味杂陈。每走访一家,心就会被触动一次。陈校长总是对我们说做教育就是做功德,我们不仅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们还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家访是一条心灵之路,一条充满爱的路,行走在这条路上,它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故事,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着。传道比授业更重要,生活比课堂更广阔。让我们做一个坚定的麦田守望者,撑起一把爱的绿伞,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过他们的童年岁月!教育之路虽然很长很长,但是我相信,在路的远方一定有灿烂的阳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