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前行 绽放可期

伊人已远

<h3>  “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小径清幽烟霭霭,金风萧瑟野茫茫。”10月21日韩圩小学迎来了淮安市“幸福教育校园行”暨“党员上党课”的领导和老师们!为清秋中的乡村校园带来了光的温暖与力量!</h3> <h3> 第一节课是李皖怡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 这是一首七律诗,节奏明快、气势磅礴!</h3> <h3> 教学中,李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导,赏识性评价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发掘了古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对仗美。通过反复吟诵,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层层推进,升华感情。吟诵,始终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吟诵中理解了词意,悟出了诗情,进入了诗境,令人如痴如醉,充分感受到了古诗词的文化魅力。</h3> <h3>  李老师课堂上重视朗读,吟诵。古诗词具有强烈的感情抒发,强烈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吟诵,把书面文字化为有声语言,使作品更加生动的呈现,孩子们更好的体会诗词的意境与感情。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意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吟诵时根据文本表达的需要赋予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肢体语言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让孩子对文本的把握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br><br></h3> <h3>  第二节课是苏循波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h3> <h3> 可能是孩子们的生活阅历太浅,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体会的不是那么深入,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苏老师进行范读苏老师的范读充满感情赋有朗读技巧,给孩子们足够的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朗读。</h3> <h3> 第三节课是刘弘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灯光》,这篇课文通过对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h3> <h3> 刘老师带领孩子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把课文内容领悟的非常透彻,虽然刘老师缓缓道来,可是孩子们在课堂中仍是占据最主要的地位,学生一堂课学得轻松,学得用心,学得感动。学生不仅懂得了郝副营长是什么样的人,而且感受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大多数孩子通过文本领会到了革命先烈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节课激发出了孩子们心灵深处细腻而热烈的感受。</h3> <h3>  最后一节课是韩圩小学卜魁梧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卜老师从四年级上册中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将听说读写的训练完美融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卜校长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h3> <h3>  来不及回味,舍不得离开,顾琴顾校长的讲座《用好统编教材,赓续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代代传!已如清风细雨般弥漫开来,滋润每一个教师的心田,也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教师的心灵。</h3> <h3>韩圩小学以及联盟校的老师们认真的聆听着、记录着……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h3> <h3> 课本中的这抹“红色”加深我们的历史印象,告诫我们勿忘国耻,不断进步;勉励我们前行,回顾走过的路,走好前行的路。历史的英烈们——你们是光,穿越百年,照耀着我们;送教的老师们,你们亦是光,穿越百里,引领着我们。而我们,也会追随你们的脚步,成为照亮未来的光。告慰英烈,做新时代的“追光者”,既要缅怀他们、铭记他们,更要继承他们的精神,并由此升华为现实中的每一次行动,凝聚成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行的动力!</h3> <h3>文:胡彩霞<br>图:韩小语文组<br>核:卜魁梧</h3>

学生

古诗词

老师

朗读

情感

吟诵

孩子

在读

范读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