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纪念馆——老知青的心灵驿站、老相册【外一篇】

杨振东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i>【背景音乐/歌曲《美丽的蝴蝶》(歌者/胡蜜丹)】</i></b></p> <p class="ql-block">浙江瑞安市(县级市,温州市代管)隆山的瑞安知青纪念馆,如果放小了,其实就是一本知青画册,一本图文带照片的知青纪念册;一个退休了的老知青们的“老干部活动室”,或叫“知青之家”、“知青俱乐部”、“知青之友”……</p><p class="ql-block">知青纪念馆也可以说是博物馆,如果放大了呢,放大了?心想,放大了,放大了……放大了,也可和“存史、资治、教化”沾一点点边吧?</p> <p class="ql-block">为何只沾一点点边,这和知青的政治地位有关。</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地位,这里主要指老三届新三届知青的地位不是高低问题,而是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1979后最后一批所谓扎根派知青卷铺大返城,所有逃兵知青户粮“边迁城”清零后的共和国多次的重大历史纪念活动中,知青二字有时一笔带过,更多时踪影难觅无人提及,尽管老知青“我们这一辈”激情呐喊:“人生苦辣这杯酒,不知喝了多少杯!”,呼喊:“和共和国同年岁”“人生无悔!”,竭力意图彰显知青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长河中的清晰背影,但我们读了千遍万遍,总感觉还是雾里看雾,模模糊糊。可见地位模糊之知青,在历史老人的眼中,过眼烟云,历史长河中一小浪花而已,绝非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志愿军等老革命如此厚重。</p> <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知青立馆著书志史“存史、资治、教化”的意义,老知青们就抱现实点吧,不要想那么遥远,那么气势恢宏,不必惦念牵挂“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历史告诉自己就行了。</p><p class="ql-block">瑞安隆山,不大不小的知青纪念馆,就是老知青的旧忆老相册,应该对大多数老知青来说,是心灵驿站,精神文化生活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已故上影老影星杨在葆有部电影《血,总是热的》,一听片名,激情就想澎湃,老知青活动非常需要热血热心肠人。有笔者农场另分场温州老知青,温州某法律部门退休的,在农场时就风风火火,温州话所云“蛮烫”,意思是责任心强,干劲热火朝天,人坯也好,气宇轩昂还有袖子高挽手臂如《沙家浜》郭建光,《侦察兵》王心刚,如《南海风云》唐国强,和笔者1976年9月参加农场首届“知代会”时初识,深感此兄热情似火,几年后在温州邂逅时依然衣袖高挽,非常干练,大约六七年前,笔者就听人说此兄壮志雄心,竟欲将笔者所在农场十一个分场包含总场部的所有温州人召拢来聚一聚,心想这手笔?波澜壮阔简直赶上“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大手笔了!我们农场很大不亚于一座县城,笔者所在分场离总场30里地,两个火车站距离,不说全总场1200名,单单我们分场四个连温州人,彼此至今还有不认识的,今天要将这么多人征召,多不容易!但如果真下功夫汇拢见见面,巨大意义没有,乐呵乐呵是肯定的,功德也是无量!不料几年前又听说法律朋友眼睛突然近乎失明,戴墨镜又拄上拐棍了,一阵心酸,多好的当年小伙子,热心畅老知青,壮心不已壮志未酬,感慨万分。</p> <p class="ql-block">又笔者分场有位老板荒友,也是雄心勃勃,几次谈及拟在温州市区或近郊建议搞一个温州知青场所,他愿意投资一部分,要笔者帮助策划方案,设想也是如此宏伟!不料世事难料,人命不如天命,几年前出差在外,突发疾病告别人世,也是壮志未酬。</p> <p class="ql-block">老知青们有怀念知青岁月的,那山那水那人那旮旯统统怀念;也有的光怀念那人,仅仅其中的一些人,而对那山那水包括当年往死里整小青年的那些人没有任何好感;也有的忌讳甚至记恨那段岁月,有位笔者农场某分场朋友,市区东方红(旧称城东公社即今街道)中学一批去的,他发给笔者一张东方红中学赴黑集体照,站后排,年轻时戴白框眼镜斯斯文文,老了也很文气会写不错的诗词,一次聚餐时在走廊谈起过去北大荒往事,他就说了一句话,真苦,不拿你当人看,我从来不想这些事,对孩子对夫人对任何都不愿说,说这些儿一点也没意思!</p> <p class="ql-block">——笔者听后肃然起敬,如同笔者以前听完某某荒友回访北大荒第二故乡下跪亲吻黑土地的感人故事,听“第一次看到了你,我的热泪就涌入心底”知青老歌,看激情澎湃知青旧忆诗文……同样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怀念那段岁月的人;不堪回首那段曾经的人,笔者和他们的青春都“撞了一下腰”,各人下乡时境遇遭遇,喜怒哀乐俱不同也,笔者都理解,统统理解致敬!今天我们都过古稀之年了,还是不怨天不怨地,喜欢就翻翻“老照片”,看看“老日记”吧;不喜欢就“不堪回首”。</p> <p class="ql-block">岁月远逝,知青情缘永存,彼此尊重,老了老来乐,开开心心活好每一天才是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转眼七十庆生,不管联合国老中青年龄如何新规定,毕竟高龄了,卡拉0K跳舞热,名片交友热,微信交友热,排挡喝酒热,知青聚会联谊热……逐渐趋于沉淀成熟平稳期,中小范围聚聚,旅游走走边走边唱是主流。笔者农场某分场(是笔者农场知青活动的标杆)部分知青AA制自费在七都岛租房搞了个知青之家,聊天歌舞健身棋牌加午餐,每周二例行活动一次,挺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外一篇:无题</b></p> <p class="ql-block">温州最早的所谓知青餐馆或酒吧,记忆中在老新华书店北侧巷弄楼上有一间屋子里,这幢楼叫联谊公司,“切覅小眙此地宕”,上世纪八九十年间,温州还是豆腐干恁大,温州酒家华大利是“唯一”摆结婚酒地方,后来杀出黑马的阿外楼还是个烧竽汤粉干的点心摊儿,公园路口联谊公司这幢破楼就是“上海大世界”,楼梯口七彩电灯泡珠头儿灯光闪闪,楼梯恼恼动,差不多如隔暗摸摸上二三层,除知青店(大概是喝茶,学广东人新趸来)外,还有刚时兴的卡拉OK,演艺厅(夜总会)……鬼哭狼嚎,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者中当时还真鲜有个体户,好象都是吃公款,“搞活搞活,要让外地客户吃好喝好玩好啊!”硬任务泰山压顶。记得我们单位捞到了一上海能人,手提密码箱里有计划内可外拨某紧俏物资批文,这小子提出要按比例回扣,上报局,局党委战战兢兢皆怕“吃不了兜着走”,嘎嘎抖,遂再上报,最后市委某主要领导果断拍板:只要不装入个人腰包,允许试,大胆干!</p> <p class="ql-block">联谊“庙小妖风大”,当时灯红酒绿惹出了一场大风波,夜总会沿街门脸竟张挂“新贵族”大招牌,大胆!这还了得!市民哗然(当时老百姓还是“四个兜兜,蓝水笔两顶”着装)愤怒口诛,温州日报记者连篇笔伐,完了!“新贵族”风头霉头两隔壁一片狼籍,幸亏后有高人指点,换成“新一族”才算刀下留情死里逃生。时过境迁,与时俱进,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如今岂止新贵族,什么王家花苑,英皇首府,帝都天厦……俯拾皆是,早就见奇不怪了。</p><p class="ql-block">后来西山包公殿南行至十字路口山脚上,据说开了家知青餐馆,去看了看果然还真有,店名曰“知青情缘”,绿色招牌高高耸立在锦山南麓,傲视车轮滚滚锦绣路,格外引人注目。“知青情缘”,瞧人家这名字起的,多浪漫多情!赶紧约十来位知青去吃吧,几十年没吃过东北风味的菜了,有种当年笔者单位边的哈佳线望江小火车站边望江饭店解解馋的冲动。</p><p class="ql-block">岂料这家知青情缘店专营米面拌面拉面牛肉面……大失所望!这不是扯蛋吗?须知“我们这一辈”有事没事是特别特别喜欢“咪”它一口两口的,米面鸡蛋面如何能下得了酒?那为何叫知青饭店?敢情是山西河南知青在温州开的知青店不成?只有云知道了——“如果云知道”。</p><p class="ql-block">后后来,来福门开了家东北饭店,这应该是温州第一家东北饭店,而且还是温州第一家由温州知青荒友开的东北饭店。来福门皮鞋批发区,物流托运东北人也多,再加温州知青慕名前来,生意异常火爆!老板大概是黑龙江七台河或勃利县温州知青,憨厚老实,一看便知是那种“一日三餐有鱼虾,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干活人实诚人,老板娘地地道道东北“银”,人称二姐,面善亲和,热情似火,“二姐二姐”,一听名字一听老板娘称呼总想到水浒里的孙二娘,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当然这位二姐绝无人肉馒头,主食有猪肉水饺、韭菜盒。二姐两口子做出来的东北菜又香又多,吃了有种“又喝到家乡的水啦”的感觉;不过二姐的风风火火待客之道倒恰如《智斗》春来茶馆里的阿庆嫂,“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二姐和他的温州丈夫辛勤经营的这家东北饭店,着实热腾了老多年。</p><p class="ql-block">后来,来福门鞋城凉菜了,二姐此地的东北饭店也彻底黄了,老板不知有无再另择地重开张,不过二姐很快亮丽转型,好像当了三步踩教练,为大妈广场舞事业发挥了余热——正像一句歌词里唱得“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p><p class="ql-block">又后来约二三十年前,七都新开了家东北大锅炖,我们分场其中两个连队温州老知青四五十人呼拉拉去了七都板桥村。大锅炖可能也是温州知青荒友开的,装潢应该下了功夫,数口大铁锅矮墩墩小凳子围小圈团团坐,知青墙,破草帽,为人民服务布背包、大牙缸,大铁锹大镰刀,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挥巨手像皆上画上墙,吃后感觉新鲜感怀旧感有点,烟气腾腾也像东北农家乐,只是遗憾的是贴锅的苞米面大饼子像饼干那么大,炖完一顿散席出来,个个抱怨没吃饱,领队:那怎么办?要不我们再进去炖一顿?大伙说,得啦得啦,勿吃了,再炖,别人会说,你们是牢间里放出来的?——唉!这大锅炖,眼光为何不放远大点呢?这破大饼子,就算做成脸盆那么大,又能值几个钱?</p><p class="ql-block">又后来后来,鱼鳞浃汽车南站一带开了好几家东北饭店,最早是“某某某饺子馆”,尔后又“某某某一家人”、“一家亲”,温州老荒友常来常往,很多时候我们也带温州非荒友朋友或孩子过来吃东北菜尝新,生意兴旺。如东北荒友“来戚”啦,自然我们不会引领到东北饭店,会领他们吃瓯菜店吃温州菜温州海鲜,尽管我们知道很多东北老乡并吃不惯温州菜,说淡不拉唧的,没味!反而夸奖雁荡山的农家乐三百头一桌的旅游餐过瘾,好吃!笔者在东北十年,其中安家三年半,佳市包括其附近的我们农场的东北菜印象深刻,感觉今天温州市区鱼鳞浃一带的东北饭店的吉林、哈市东北菜口味和佳市的还不太一样,如以前佳市一带的饺子没有五香粉,好吃些;还有锅包肉,以前佳市一带都是干的也好吃,而现在锅包肉又是红萝卜丝又带汤和以前不一样;小鸡炖蘑菇也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当年下乡北大荒的近10500名温州市县知青(不包括大兴安岭近1800名,基本上为新三届),其中温州老三届荒友所在的北疆农场、插队、兵团里,“一支人马强又壮”的,当数“天下第一团”即原三师十八团,该团原拥有温州地区知青近二千人。知青退休后的十年时间里,原北大荒各单位务农的温州荒友知青联谊活动均热热烈烈,给广大温州老知青荒友带来了知青友谊,带来了开心欢乐,带来了身心健康。其中奔腾得最出色,组织最健全,骨干队伍最健全,经费来源保障扎实,知青活动规模化制度化规划化的,笔者感觉似当属原二师十团(江滨农场),他们应是我们温州知青荒友各团队中的标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文/杨振东】</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