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闻说新奇——何当共剪西窗烛</b></p> <p class="ql-block"> 寻睛画龙梳文脉,悟情思行学精神。10月20日中午,匆匆结束一上午的课,我们一行众人,便踏上了赴潍坊学习之路。有人说:“山东教育看潍坊。”潍坊一直是全省教育的标杆。希望有一天也有人会说“沂蒙教育看平邑,平邑教育看金银花”。能够有机会去潍坊学习,感到非常荣幸,更特别期待。这其中要特别感谢我们充满教育情怀的周校长,还有给予大力支持的魏开华副校长,虽然学校经费紧张,最终依然支持我们外出学习取经。坐上汽车,一路征程一路歌,大约3个多小时,我们便来到了潍坊,兴冲冲的奔向令人神往的学术圣地。</p> <p class="ql-block"><b>疫情突变——蕊寒香冷蝶难来</b></p> <p class="ql-block"> 走到潍坊,天突然变得阴沉。下了车,我们便风尘仆仆的来的落脚的酒店。走到酒店的前台,服务员告诉我们,因为疫情的原因,原来预订的酒店取消了。本是兴致勃勃的心情,一下子落魄起来。我急忙找出高科长预留的电话,给本次活动的负责人吕春燕老师打电话,她告诉我们目前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更增加了我们的疑虑。不过她推荐我们可以联系临沂来的岳红艳老师。于是我忐忑不安的拨通岳老师的电话,岳老师听出来我们焦急的心情,在电话里安慰我们。询问了我们的人数,说既然人数不多,真不行就和临沂来送课的老师一块吧!岳老师的话似乎让我们几个人看到了一线生机。最后忐忑不安的住了下来,期待会有一些确切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b>峰回路转——幸遇细雨落甘霖</b></p> <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10:00,岳老师真的给我们发来了官方确切的消息。告诉我们,明天的活动照常开展,并严格按照本地的防疫措施开展活动。这下,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心里的渴望便愈加强烈,期待遇见明天的美好。第二天,我们几人早早起来,不敢去得太晚,随便吃了一点早饭,便于7:00多匆匆赶到学校。潍坊确实不愧是全省教育的排头兵,对教育动态总是那么的先知先觉,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并严格落实学生不得早于8:00到校的要求。早上第一节课是从8:50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心情稍稍放松了些。走进授课教室,里面的空间小了些,似乎与本次活动的规格不相符,后来听说由于疫情的原因按不同的地区设了分会场,通过直播观磨课堂教学。心里暗暗庆幸我们早早赶来,恰能观摩第一现场的教学活动,并没有吃亏。<span style="font-size:18px;">便调整了心态,静静地等待接下来的精彩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b>遇见美好——松风泉水声相和</b></p> <p class="ql-block">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好客的潍坊人,用简洁大气的方式接待了我们。开场白亲切简短,让人倍感温馨,接着便开启了一天紧凑美妙的教学活动。第一节课是由临沂六中李强老师上的《物态变化》。开场的宏大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他首先插播了一段视频,讲的是自然界的季节轮回,水气的千变万化,物态的千奇百怪,让人既感到自然界的魅力无穷,又有了一探究竟的好奇之心。教学以六种物态变化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情景跌宕起伏,步步惊奇,而问题解决的又那么的精准绝妙,答案出现的也恰逢其时。将物理的有趣与有用体现的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的鲜活生命力。第二节课是潍坊广文中学李悦老师展示的《光的反射》。这是一节标准的科学探究课。李老师温尔儒雅,端庄大气,语言表述精准规范,充分将物理科学探究课演绎的恰到好处,将科学探究过程发挥到了极致,堪称完美。第三节课是潍坊市奎文区明德中学刘春老师讲的《平面镜成像》。讲课从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层层前推设疑,从科学猜想,实验设计,分组实验指导,实验分析,以及到最后的拓展延伸训练,都做的很精致,探究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第四节课,青岛崂山教育科学院徐海虹老师以《欧姆定律》这一节复习课为载体,向大家呈现了青岛原生态的多层教学模式,让人耳目一新。教学阶段包括课堂整理+课堂完善,课堂合并简化,课堂拓展提升三阶段多层次教学模式。用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打造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最后一节课是由济南市高新区教研室蒋晨老师讲的《电功率》。这是一节非常有新意的概念课。新颖别致,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将当天的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蒋老师借助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以及独创的自制教学器材,让学生一步一步落入老师预设的问题情景,让物理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用真实的事例向学生展示物理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细思每一节课,都是一顿丰盛的大餐,他们用“大厨”精湛的技艺烹调成一道道美味,有味道更有情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味道,展示了物理教学的生命力,为与会老师开启了物理教学新的视角。</p> <p class="ql-block"><b>浸润成长——流水无声响白云</b></p> <p class="ql-block"> 转场戏更好,风好正扬帆。由于授课场地过于狭小,最后的课例点评和指导交流活动被安排到更宽阔的明德学校会议室开展。我们经过一段狭长的天桥,来到了学校会议室。找到靠中间的座椅坐下来,静等转场好戏。大约下午3:30左右,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大气端庄,做了简短的寒暄之后,评课的奎文区庄老师便上台评课了。庄老师虽身形娇小,但声音清晰清脆,铿锵有力。评课不看台词,却可拈手即来,娓娓动听。她评课中肯,恰到好处,既能点中问题要害,又能对每一节课的闪光点如数家珍。启发与会老师对各项教学问题有了更深层次思考和领悟,虽只为抛砖引玉,却总能启智增慧,让人印象深刻。末了,省教学研究院的薛原院长重点讲了即将发行的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变化,薛院长对课标讲解精细,把握精准,预判准确 ,广大老师深受启发,感触颇深。这些超前的预言为今后的物理教学起到引领作用,指明了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探索的方向。教研活动结束了,而新的教学活动却继续开启。在品尝“优质课”大餐之余,更多的是对课堂教学新的思考和感悟。如何开始新的课堂之旅,一次次向我们的学生展现物理的魅力呢?这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必须解答的课题。趁着研学的东风,我们必将踏着探索者的足迹,且听凤鸣,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撰文:朱志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审核:周校长 魏校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