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八佾篇》(16)

张一鸣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射”的本义是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古之道也:这是古人的道理呀。<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夫子说:“射礼,不一定要射穿箭靶上的皮革,而是以射中为目的。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时候(射礼)的规则。”<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孔子大学的操场上,一场热闹的“射”在进行中。这时候,学堂里已经没人有在读《春秋》《诗》《书》《礼》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众弟子依次在台下准备着,跃跃欲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只见,冉求同学张弓搭箭,目视前方。“嗖”的一声!一支箭射向靶子,正中靶心。<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台下一片掌声。<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子路同学登场了,他搭弓射箭,“嗖”的一声,箭竟然射穿了箭靶子,台下一片惊叹声!<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射”结束的时候,孔子给与了点评;冉求和子路同学“射”的成绩,都是满分。<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有的同学说;老师,为啥啊?子路同学的力气更大,都射穿了箭靶子,应该得分更高啊?<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孔子给出的答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进入今天的《论语》分享。<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子曰:“射不主皮。”<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者,天地之序也。”“序”是秩序,是规矩,规矩不乱,这就是“礼”。<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儒家讲“射”,对“射”者有着明确要求的。《礼记·射义》上说,“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所以射箭的人,不论前进还是后退,左旋还是右转,动作一定要符合礼。从内心来说,沉着冷静;从外表来说,身体挺直;然后把弓控稳,目光越过弓把直达靶子中心。将弓控稳,目光越过弓把直达靶子中心,然后才可以指望射中。所以说,从人的外部射箭动作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在德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由此来看,“射”的目的:一是强身健体;二是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不急功近利。<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现在的一些运动会上,我们会看到;当一个人进行“射”的时候,看上去他也是气定神闲的。等“射”了之后,他会忍不住地跑到箭靶子附近,去看看自己到底射了个几环。为什么会如此啊?是因为比赛得了冠军和一般的名次是不一样的。不仅名誉上更好听,奖金更丰厚,即使是以后找工作,也会相应地容易一些,基于这些因素,所以他才会如此在乎名次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其实,儒家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射”,主要是通过射箭,来察看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如同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一样的,学了几天,就觉得自己是学有所得,甚至有了大成。遇到事情的时候,自己要按照经典上说的那样,自己一定要冷静,也一定会冷静的,不会发火的。可偏偏,人就是管理不住自己的小情绪,尤其是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自己会立即激动起来,还管什么经典不经典,先发泄一番再说。等到事情过后,自己一个劲儿的后悔,我这经典是学瞎了。可以说,真功夫一点也没有。<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如何,通过传统的习射,是可以观察得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射礼比赛更像是道德礼仪的演出,道德居于首位,射技被放在了第二位。<div> “皮”是指用皮做的箭靶子。<div> “主”这里是动词,“以……为主”的意思。<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射不主皮”是说:射箭只看是否射中了箭靶子,不问是否射穿了靶子。<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射”,只要射中就行了,因为这是儒家培养人德行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射”和“御”,都是可以引申为治国之道,那就是治理国家“尚德不尚力”,应推崇道德,而不是推崇武力。</div><div> “射不主皮”是说,射箭主要是看射者能不能射中靶心,而不是要求射者一定要射穿箭靶子。用我们平常的理解,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王道。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的时候,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天子下达。)这就是王道,王道讲究的是“为政以德”,注重的是德行的培养,这样推己及人,国家就会走上正道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而“射主皮”是说,对于射者来说,强调的是射穿箭靶子,这么一说,人的力量大,才能达到这一步的。较量的是力量的大小,这就有些崇尚武力,会让射者树立争强好胜的欲望,这样的结果,人也容易流于粗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霸道。而霸道呢,讲的是“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无道的时候,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诸侯下达。政令由诸侯下达,大概到十代很少有不丧失的;政令由大夫下达,五代后很少有不丧失的;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三代后很少有不丧失的。)霸道强调的是征服,杀伐,这就需要使用武力。射箭,不再像儒家讲的那样彬彬有礼,“其争也君子”了,而战争,是射杀!所以力量越大,射的越准,征服的效果就会越好!这是“争”,是人的欲望起来了,争的是什么啊?名利得失。<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子曰:“为力不同科。”<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科”是一个会意字。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是品类,等级。“不同科”就是不一样;“为力不同科”是指射箭,每个人的力气有大有小,不必要射穿。<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射不主皮”和“射主皮”的关键是“为力不同科”,这是解释制定“射”规则的依据。<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射不主皮”的“射”,比的是射技,不是比体力,体力是各人不一样的。这时的“射”,关注的是“德”。</div><div> “射主皮”的“射”,比的是力量的大小,关注的是能不能射穿,带上了浓厚的功利意识和血腥味道。那么,由此而来的崇尚武力的意识、以强凌弱的意识就会在这一活动过程中逐步加强。大家都如此的话,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举个例子,大家一起喝酒,有个意思就行了,小酌怡情,喝一点表示表示友谊,联络一下感情就可以;难道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你喝半斤,我就得喝八两吗?在这方面一争长短,既伤身体,又伤感情,何必呢?<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正是看到了春秋末期,社会上一些人专注射穿箭靶子,强调射箭人力量的大小,这与孔子倡导的“为政以德”相违背。所以,孔子才会说这不符合“古之道也。”“古之道”就是“射不主皮。”孔子说;这是古时候射礼的规则。<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里牵涉到儒家王道和法家霸道的治国理念!<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夏商时代,“射”就是习射之礼的意思,以“礼”治国,注重的是培养君子德行的方式,以德治国,这就是儒家提倡的王道。到了周武王时代,“射”,主要是指军事上的射箭,当然崇尚武力了,讲究的是武力杀伐,这就是霸道治国。平定天下后,“射”又演变成了习射之礼的射;到了春秋末年,诸侯争霸,“射”又恢复到了军事上的射箭的意思。“射”的“不主皮”和“主皮”的之间来回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人心的变化!<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周朝衰落之后,到春秋时期,社会是礼崩乐坏,从天子到诸侯都不懂得去实行礼仪了。射礼也不例外,也被废了。孔子是“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如今看到了一些礼仪的逐渐荒废,老人家也是觉得十分可惜啊!如何能让社会回归到正道上来,一些荒废的礼制需要重新恢复起来,这才是关键。最妙的是,孔子也不要求别人如何做如何做,而是他自己强调“克己复礼”,从我做起!</div></div>

射穿

箭靶子

射箭

孔子

德行

射不主皮

霸道

王道

为力

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