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5:切坛营地-三岔口营地-火烧林-南加曲隆营地,徒步10公里,爬升241米。</p><p class="ql-block">凌晨两点醒了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六点半摸黑起来开始烧稀饭,阿悦也早早起来用反应堆为大伙烧起了开水,跟着暖心的队员一起走长线真幸福。</p> <p class="ql-block">用完早餐,开始收帐打包拔营,收拾打包妥当,9:15就开始徒步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徒步以来最轻松的一天。从营地出发,在缤纷的秋色中顺着卡同曲隆河谷而下,沿途石缝中的涓涓细流逐渐汇成小河。</p> <p class="ql-block">从河流右侧向下,河面越来越宽,不久就看到一个纺锤形的湖泊,这就是旦马拉丁错了,湖水清澈见底。蓝天与白云、山峦与秋叶倒印在波澜不惊的湖面上,山的荒凉衬托着水的静谧,越发显得美丽。大家纷纷在湖边驻足拍起了美照。</p> <p class="ql-block">绕过旦马拉丁错,牧道逐渐拔高,又经过一段乱石坡横切,开始进入一片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进入森林,可看到大片的高山杜鹃林,规模远超浙江天台的华顶杜鹃,如果六月杜鹃花开时节,花海肯定相当壮观。</p> <p class="ql-block">我与微笑着的心二人结伴而行,看着这路迹不甚明显的马道,不由得为后面的夕阳与蕾蕾担心起来,二人没有下载轨迹,在原始森林走错一步极易迷失方向。</p> <p class="ql-block">爬上平坡,前面的树林就是南加日瓦营地,继续往前就是卡同曲隆河汇入南加曲隆河之处,两条相交的河谷形成了一个三岔路口。在营地休息吃路餐补充能量时,不久夕阳与蕾蕾也赶了上来。毕竟两位都是老驴,夕阳更是一起走过了武功山、太行山、雨崩与贡嘎环线,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过一会,昀泽背着一个大包也上来了。休整片刻,由于未找到与野草发的轨迹相吻合的路迹,跟昀泽打了个招呼,我与星、夕阳、蕾蕾四人沿着河谷循着马道继续进发。</p> <p class="ql-block">不久看到一座横跨在南加曲隆急流上的木桥,根据游记是三岔口到了。比对了轨迹,不过桥右拐可以找到一条马道,沿着马道逆南加曲隆河而上是我们前进的看海线方向,而过了桥则是最后一天出山的营地与村子方向,赶紧叫住前面的星回到路迹上来。这条右拐的马道容易错过,前面我分开时没有及时提醒,导致后面的队员走错了路,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从三岔口往上不久就看到大片被火烧过的树林,这里就是看海线的地标-火烧林,这一片原始森林是因挖虫草的当地人生火不慎烧毁的,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在四千多米的高海拔上又迅速生长了低矮的灌木林。</p> <p class="ql-block">火烧林的正前方露出三座山峰,黝黑的山尖上方有稀稀拉拉的积雪,这个应该就是大米勇雪山七兄弟的南加米勇与熟地米勇。同行的蕾蕾也抓紧时间打卡。</p> <p class="ql-block">回望河谷路,四人小分队一起穿梭在树林中。</p> <p class="ql-block">走在前面的大部队沿着野草预定的轨迹,没经三岔口直接抄了近路却多翻了一个山头,在高海拔多爬升150米需要多花费不少力气。不过从山脊穿过却也多了次近距离观看雪山的机会,前方云雾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雪山正是大米勇,听说体力充沛的阿悦还特意往高处加了个餐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秋意盎然的火烧林在蓝天的映衬下,俨然一幅油画,呈现着荒凉的美。</p> <p class="ql-block">在火烧林马帮也驮着物资赶了上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个沿着河谷无需爬升,终于在火烧林遇到先头部队从右侧的高处岔道下来。好不容易与大部队汇合了,心情非常激动,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冲到前面去了。喜感的老流一见面就嚷嚷被这一段爬上翻下的加量拉爆了。</p> <p class="ql-block">汇合后部分队员合了个影,我却因过于兴奋跟着兰花妹老流走到前面去了,留了个小遗憾。</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不远,终于看到前方的大米勇雪山,雪峰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睛,虽然仅在群峰后露出半个身姿,却依然让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小心翼翼地跨过南加曲隆河</p> <p class="ql-block">过了木桥,就是徒步第三天的营地南加曲隆营地,同行的马帮也称之为大米勇营地。到达营地也是徒步以来最早的一天,才13:15。</p> <p class="ql-block">这个营地也是一个五星级的营地,群峰环伺,黄草如茵,雪山就在正前方。</p> <p class="ql-block">七零后在营地迎风抖起了湿漉漉的外帐,雪山下的红衣更显飒爽英姿。</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跑步高手姚燕华练起了瑜伽。</p> <p class="ql-block">营地后方有挖虫草贝母的牧民躲避风雨的石圈,到营地的队员开始搭建帐篷整理东西。过了两个小时我环伺四周,却依然未发现昀泽的身影,而拉在最后的八水两位也已经安排马帮过去接应了,不由得紧张起来,赶紧汇报领队野草,心里嘀咕多半在三岔口过桥走到岔路上去了。正在野草安排马帮出去寻找的时候,昀泽也跟在八水女朋友的马后不远,背着他标志性的大包出现在河对岸,大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据他说因为事先没下载路迹,直接过桥后已经走到了机耕路边,至少加餐了六七公里,凭着多年的户外经验原路返回找到了正确的路迹,晚了三个小时才到营地,两只鞋子也进水湿透了。一到河边营地,精疲力尽,匆匆搭完帐篷躺在里面连晚饭也没出来吃。</p> <p class="ql-block">我帮着气喘吁吁地打好煮饭的水,准备点火,一看气罐使用过半,后半程不够用了,就不客气地端着高压锅直接到马帮的柴火堆上烧饭去了。</p> <p class="ql-block">晚饭过后,草头雇马帮到附近的山坡上捡了枯枝,准备来一场高海拔营地的篝火晚会。一路上既要操心行程照顾落后的队员,还要给我们做吃的,组织活动活跃气氛,领队真是操碎了心。</p> <p class="ql-block">草头拿出带来的音箱放起了藏族音乐,大家跟着马帮围着篝火跳起了锅庄,笨拙的姿势引得旁观的哈哈大笑,热烈的气氛吸引了一旁的另外一支队伍也加入了进来。</p> <p class="ql-block">D6:南加曲隆营地-大米勇垭口往返-南加拉古垭口-乌格曲隆错营地,行程12公里,爬升961米。</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天气依然非常给力,晨曦中朝阳照在营地附近的山峰上,给山尖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阿悦戏称之为日照荒山。</p> <p class="ql-block">今天要去大米勇山腰上近距离观看雪山,比常规的看海线加了点餐,九点不到,大家纷纷从营地出发,迎着雪山开始了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离雪山越来越近,两边是红色黄色的灌木丛与绿色的杜鹃林,云雾在山间缭绕,这一路的风景真是五星级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路上还能看到大片的杜鹃林,海拔应该在4300米以上了。</p> <p class="ql-block">从营地出发大约两公里,又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大部队直行往南加拉古垭口与乌错营地方向,我们加餐小分队右拐下坡进入河谷,准备近距离观看大米勇后再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雪山就在眼前,人漫步在高山草甸上,随手一张都是封面大片。</p> <p class="ql-block">兰花妹边徒步边搞起了副业,看她高海拔徒步背着个大包犹如闲庭信步一般,一路上还给我指点哪一种是红景天。</p> <p class="ql-block">顺利切到河谷之后,紧接着就是连续爬升,九个人在一片草甸上放下背包,准备轻装前进,不久Hwarui也跟了上来。我抬头一望前方的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两侧的山坡都是容易滑坠的碎石,河谷已被碎石填满,只能从山谷中间沿着碎石往上攀爬,石缝中还有水流。正前方的雪山也被升起的云雾慢慢挡住了,更增添了一份凶险之势。</p> <p class="ql-block">阿悦犹如脱缰的野马已走得不见踪影,徐永明与七零后的身影只剩两个红点,姚燕华、阿屠、桃儿、兰花妹与我走在稍后面,微笑着的星初次长线,正考虑原地等待还是一起前往,大家纷纷给他打气已经爬这么高了索性一探究境。</p> <p class="ql-block">老驴阿屠以前一起爬过宁波五连坑、西太行穿越,擅长绳降走难度攀爬线路。这次一起发觉他在西太行时的大腹便便已经变平坦了,徒步体力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跟不住他。</p> <p class="ql-block">女驴友姚燕华是第一次一起走长线,她的体力让我惊叹不已,甘拜下风。据她自己说原来一直在练习瑜伽,最近几年才转攻跑步,长线徒步也是今年方始开始,刚在六月份完成新疆的乌孙古道徒步穿越,最多的一天走了30公里,这次出行的许多装备还是临时添置的。瘦瘦高高的身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身材匀称看不见多余的赘肉,一看就知道平时的生活非常自律。</p> <p class="ql-block">回望走过的不寻常的路</p> <p class="ql-block">前方的雪山似乎近在咫尺,这路才走了没多久。真是望山跑死马。</p> <p class="ql-block">在4700米的雪山山坡上,大家纷纷摆起了POSE,不怕高反的做起了高空腾跃,擅长瑜伽的姚燕华来了个金鸡独立。</p> <p class="ql-block">雪山下的加餐队伍合照:桃儿、姚燕华、阿屠、我、微笑着的星、徐永明、兰花妹(沉香)、七零后爱怀旧、Hwarui,摄影师阿悦出镜了。</p> <p class="ql-block">未能见到雪山真容有点遗憾,为了赶时间,大家拍完照片急匆匆从原路下山。</p> <p class="ql-block">这石海上都是冰川融化后遗留下的一块块石头。</p> <p class="ql-block">回到卸包的地点,领队草头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们,不但要给我们队员烧饭做菜,还要鞍前马后地照顾队员,真是够辛苦的。在草坪上休整用过路餐之后,向南加拉古垭口进发。</p> <p class="ql-block">在大米勇河谷耗尽了大半体力,看着前方的队友,爬这个坡有点绝望。只能慢慢爬升,边走边拍。</p> <p class="ql-block">翻上山头,又一个惊喜出现了。在风化的群山之中,静静地躺着连续四个蓝色的海子。走到第一个海子边,阿屠坐下来抽口烟,喘喘气。</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三号与四号海子。</p> <p class="ql-block">由于一路上的海子太多,一错再错,为了便于识别,驴友们按顺序把它们分别编号,这个五号海子毛错。</p> <p class="ql-block">紧挨着的是六号海子蓝措。</p> <p class="ql-block">回望六号海子。</p> <p class="ql-block">五号六号海子翻上就是今天要过的南加拉古垭口。在垭口不到的地方回望两个海子,湛蓝的天空与漂浮的白云下是巍峨的雪山,湖水因深浅不一呈现出不同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夕阳在经典机位前等着我们,为路过的驴友一一拍了大片,与你们同行真是我的幸运。</p> <p class="ql-block">上方垭口飘舞的经幡已远远在望。</p> <p class="ql-block">登上南加拉古垭口,经幡后面就是大米勇雪山的西南坡,这也是事后整理才不经意发现自己与雪山同框了。</p> <p class="ql-block">下垭口的途中,大米勇雪山一直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下垭口时无意中拍下的延时,真是有眼不识大米勇雪山,攻略没做到家。可惜没有带支架,拍的时间短了,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领队野草背着大包一直殿后,脏活累活他全包了。</p> <p class="ql-block">前方低处的湖泊就是乌格曲隆错湖了。</p> <p class="ql-block">随着海拔的降低,湖边的营地也越来越清晰了,这就是这次行程中海拔最高的乌错营地,海拔46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到营地已经下午四点半了,趁着太阳还没下山,赶紧把驮包里的帐篷抖出来。野草说气罐够了敞开用,赶紧烧了一壶热水,用自带的折叠脸盆擦了一下。马帮又来折腾,说拉岗村的马帮头子只付了五天的钱,明天要准备回程了。为了防止意外,原定的双湖营地也不去了,两天精简为一天,直接下到最后的地泵营地。</p> <p class="ql-block">D7:乌格曲隆错营地-真拉垭口-木多瓜金营地-布其克隆草甸-揉错垭口-揉错观景台-原路返回至布其克隆-地泵营地,行程15公里,爬升860米。</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餐,慢一拍的我又是最后一个收拾完出发。刚刚算了下时间大约十二点能到地泵营地,又看过了兰花妹的攻略,收帐时两人合计下午不如把预定明天的揉错也一起走掉,看路网可以从不到地泵营地的地方直接横切过去减少爬升缩短时间。可惜计划定得太晚,强驴们都已经出发了,只能一路少拍照片,追上几个算几个,拉几个队友一起看揉错。</p> <p class="ql-block">开始翻越垭口,身后就是乌格曲隆错湖。</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使出了吃奶的劲,赶超了十几位队员,在我前面的只有七零后、姚燕华、徐永明、阿屠、桃儿与阿悦几位了。</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垭口趁七零后拍照的间隙追上了她,匆匆拍了两张照片,还未说得上话,不擅下坡的我又被她甩出一条街,眼睁睁地看着她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感谢七零后为我拍的视频与照片,每次跟着她能享受着福利。</p> <p class="ql-block">乱石路连续下坡,我只能远望着前方的七零后渐成一个黑点。</p> <p class="ql-block">前方是下了真拉垭口后的连续三个海子,第一个叫真拉错,右侧第二个是达松错,远处第三个称达孜错。</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不好,真拉错显不出它最美丽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过了真拉错,下一个海子达松错面积更大,湖边有一个观景平台,不过为了追赶前方的队员,没有上去拍照。</p> <p class="ql-block">沿着马道拼命追赶,终于赶上了一路慢悠悠拍风景的徐永明与姚燕华,跟他们说了今天的行程打算,一拍即合,相约一起去看揉错。前方的阿屠与桃儿却始终只能望其后背,阿悦因手机不小心踩碎急于出山,更是不见了身影,只得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马道右侧的石屋,查地图到了海拔4500米的木多瓜金营地,从这里可以直接横切到往揉错的路,正前方海拔更低的地泵营地蓝色铁皮房顶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十一点二十分,三个人一起在背风处路餐,等待兰花妹赶上来。</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四十,兰花妹赶在马帮之前到了路边,我招手呼喊让兰花妹到营地这边来汇合。短暂休息之后,十一点五十五分,四人小分队开始往最美的海子进发。中间有一段横切走岔了,只得沿着陡坡直接往上翻到牧道。沿着牧道继续横切,不久到了布其克隆高山草甸,海拔4600米,从海拔4350米的地泵营地上来的路也是在这儿汇合。</p> <p class="ql-block">拐弯之后,看到前方有一个突兀向上的山体,像一把匕首般似要刺破上方的迷雾。姚燕华说在他念他翁的记录片里看到过这个山尖,揉错垭口就隐藏在山尖后。</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流沙碎石大斜坡,加上沉甸甸的云层、凶险的山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去看一个揉错就这么难与危险,太考验人了,我几乎要打退堂鼓。</p> <p class="ql-block">碎石坡下有一个碧绿的海子,称为17号湖。之前真拉垭口下来只顾跟着前队狂追,偏离了预定的线路,错过了双湖营地旁的错甲婆、错浪波、吉错等不少海子。</p> <p class="ql-block">走在茫茫石海上,在高海拔上缓慢爬升耗了不少力气。</p> <p class="ql-block">徐大哥一直走在最前面,在后半程我有点跟不住了,使出了洪荒之力,勉强使自己拉得不要太远。</p> <p class="ql-block">从木多瓜金营地上来两个小时,却还看不到垭口,天空不时飘起了小雨,一路上遇到有不少驴友从垭口返回。</p> <p class="ql-block">翻上一个小石坡,上垭口的路终于能看到了,一看这接近八十度的之字形爬升的路,恐高的我不由得心里打鼓。</p> <p class="ql-block">垭口终于踩在了脚下,由于过于险峻人迹罕至,垭口上方并未悬挂经幡。</p> <p class="ql-block">翻过垭口,向下一看不由得双腿发软,往下是更陡峭的碎石坡路,下方的崖壁间却露出湛蓝的一角,终于得见揉错的真容了。</p> <p class="ql-block">沿着右侧的小路小心翼翼地移到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四十,经历了两个小时四十五分钟的艰苦跋涉,终于跨过了他念他翁看海线的最高点海拔4980米的揉错垭口,站在了观景台上 。</p> <p class="ql-block">揉错那动人心魄的蓝一览无遗,不愧是他念他翁最迷人的海子,令无数驴友魂牵梦绕。</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徐大哥与兰花妹又挖起了红景天。</p> <p class="ql-block">四点半,终于抵达地泵营地,静悄悄的,四处找队伍。好不容易发现了马帮,在他们指点之下找到了队伍,却只剩下了野草、夕阳、微笑的星三人,其余都在下午坐车出山了。七个人在地泵营地的木屋里挤了一夜,野草三人第二天继续走揉错,我们四个联系包车准备上午出山了。</p> <p class="ql-block">D8:地泵营地-沙多村-左贡县-邦达机场 约300公里,7.5小时</p><p class="ql-block"> 上午从八点一直等到十点半,才有车从沙多村沿着机耕路上来,掉头排队。在我们的催促之下,四个人乘第一辆面包车在十一点终于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从营地至沙多村的路上,五菱神车一直在原始森林中开辟出来的搓板路上盘旋。随着海拔下降,仿佛从秋季到了生机盎然的春季,一路绿色的植被伴随着流水淙淙,信号也时有时无。据司机讲这条路是村里投资了七十万元才开通的,因此出山到左贡县城150公里的包车费需要1200大洋,这包车也是村里安排一家家轮流上来接生意的。</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个天然温泉,试试水温有三十来度。</p> <p class="ql-block">到了村里的检查站,轮流一个个刷身份证过安检。</p> <p class="ql-block">由于要赶第二天早上的飞机,今天必须连夜赶到昌都邦达机场附近,在左贡县快递了驮包之后,继续沿着318国道赶路。</p> <p class="ql-block">沿着玉曲河谷一直向西北方向急驶,从318国道转到214国道,朵朵白云在蓝天下似棉花团般在头顶掠过,笔直的国道随着上下起伏不断延伸。上午十一点从地泵营地出发,下午六点半才到昌都邦达机场附近。</p> <p class="ql-block">在机场旁的恒记宾馆吃了散伙饭,明天又要各奔东西了。人生,因缘分而相聚,因感情而温暖,真心希望我们能时常一起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