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国庆也是中秋,在这双节之至,金色之秋,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朋友们平安快乐![跳跳][玫瑰][</p><p class="ql-block"> 大院轶事(一)</p><p class="ql-block"> 昨日相聚意犹尽,童年美好多回忆。大院出生同成长,儿时往事历目前。怎能忘那一幕幕,犹如画面浮现前。酒未喝多少,饭未吃几口,但话儿却唠不尽,真的真的很难忘[爱心][拥抱]</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家最早都在瓦房店117师大院住,那里住着师和各个团的随军家属们。我的母亲是1962年一月随军的。听母亲说,那时的北方冬天特别的寒冷,母亲从南方来到北方很不习惯[流泪]不仅仅是气候不习惯,就是生活方面也不习惯。虽然随军,可是爸爸却常不在身边,更多的时候都是大院的阿姨们照顾着母亲👩所以,母亲非常感激也感谢阿姨们的陪伴帮助🙏我们来到瓦房店,和刘益伟姐姐(前排右数二,英姿飒爽那位)家住在一起。我们两家共用一个厨房,是墙挨着墙的邻居。听妈妈说,有一次爸爸去执行任务,妈妈炉子没有压好(烧煤)煤气中毒了,是李姨闻到气味,起来察看,发现是我们家的炉子没有压好,赶紧敲妈妈的门。那个时候妈妈就有点迷糊了,好在阿姨及时的叫醒,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非常感谢阿姨的救命之恩🙏🙏🙏李姨是河北人,特别会做馒头包子饺子🥟之类的好吃的,每次做好都会给母亲送些。来到盘锦后,李姨也常到我们家来看我们,并给送些包子馒头之类好吃的,还经常把我领到她们家住上几天。在李姨家,哥哥姐姐们对我都很关照,打扑克吃东西都让着我,让我感受着那份幸福和温暖,每次回家我都恋恋不舍[流泪]李姨和刘叔都是那种特别豪爽的人,为人处事特别热心,是他的朋友都能沾着他的光[握手]我们一同从瓦房店搬到庄河……又搬到大石桥,辗转千里从未分开。后来,我们的父亲分别在营口和辽河油田支左,刘叔叔来到油田,也是油田开发建设的元老[强]后来,刘叔就地转业,71年刘益伟姐姐家搬到了盘锦,我们暂时分开。那时的盘锦被誉为“南大荒”,姐姐们上课都没有教室,在荒地上拿个板凳,墙做黑板上课。可想而知条件是多么的艰苦。孙秀华姐姐(前排右一美女)的爸爸是71年转业到盘锦,她们都经历了最艰苦的年代和环境。以后,高平(后排右一的小美女)的爸爸也来到了油田支左。并把1341部队的很多干部战士和子女(包括我爸爸杨丽爸爸肖卫国爸爸)都带到了3.22油田,即辽河油田的前身。他们家也于72年搬到盘锦。再后来,杨丽家、(前排左一)我们家、肖卫国家、(前排中间帅哥)王晓琴家(前排左二美女)分别于73年、74年、76年相继来到盘锦,在这里我们又相聚了[跳跳][拥抱]从瓦房店搬到庄河后,我们住地比较分散,但离的都不太远。我们家在瓦房店住了6年多的时间搬到了庄河,来到庄河不久妹妹出生了🐣我也过上了与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在一起的幸福快乐生活。之前,爸爸在庄河,我们在瓦房店,妈妈带着我和弟弟,还要工作特别累,就把我送到师幼儿园长托,一周回家一趟。我们班的阿姨姓潘,她们家有四个儿子👦后生个弟弟我不认识。阿姨特别喜欢我,我也跟她特别亲。每次回去我都不喜欢回家,喜欢上阿姨家。因为上面有两个哥哥对我都特别好,好东西都是我的,所以,跟他们在一起特别开心😃因为长时间不和妈妈在一起,所以对妈妈没有阿姨亲[捂脸]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母亲有多伤心💔到了庄河后,母亲再也没有让我离开她半步,走到哪都带着我。我也在一天天的长大,成为母亲的依靠和帮手。那个时候别看妈妈是随军,可和爸爸是聚少离多[流泪]部队常年外出执行任务,所有的担子都是母亲挑起[玫瑰]那个年代,不仅仅是母亲这样,所有的军嫂都和母亲一样。想想我们的妈妈有多么不易[流泪]借此,向我们伟大的母亲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大院轶事(二)</p><p class="ql-block">我是69年在庄河入学的。从此开启了我的学生时代生涯。</p><p class="ql-block">上了一个月的学,部队接到命令,我们从课堂上匆忙回家,搬离了庄河。但是,这一个月的学习虽短,却让我认识了林老师和班级个别同学,在我的人生中也是很值得回忆的。</p><p class="ql-block">记得王老师来部队院里招生时,我们好几个孩子都在玩儿。老师走过来问我们多大了?能带她见我们的妈妈吗?这时,袁晓兰就把老师领到她们家,我们都跟上,看到袁晓兰的妈妈把她的名字报上了。后来于晓华王建设也把老师分别领到他们的家里,他们也报上了。我是最后领着老师见我妈妈的,我也想上学🎒但是,我比他们小,不够入学年龄。可是,我会数100个数,还认识很多字。那个时候想学习很容易,家里墙上棚顶糊的都是报纸。我经常站在墙前看图认字,我妈妈也总教我。我之所以那么喜欢语文,我想和那时候的环境启蒙有关。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表现,到服务社打酱油,阿姨说:谁给唱歌跳舞就给谁糖。有这么好吃的糖诱惑我,您说能不动心吗?我马上自告奋勇,又是唱又是跳,忙的不亦乐乎[呲牙]最后收获了阿姨的赞扬和两块糖豆(没有包装纸像西瓜皮一样的裸糖)的奖励[拳头]那个时候,尝到了甜头的我,天天盼着酱油快吃完,火柴快用完,好上服务社跳舞得糖吃。因为,小时候我爸爸妈妈鲜有给我们买糖,所以特别喜欢吃糖,以至于长大了我也特别喜欢吃糖。每次我拿到糖时都拿回家告诉妈妈👩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妈妈常教育我们,不要随便拿和要别人的东西。如果部队的叔叔阿姨给了东西,一定要拿回来告诉爸爸妈妈。所以,母亲的教诲以及这个理念深深的影响着我。不吃独食,学会分享,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也不要,包括人[调皮]</p><p class="ql-block">为了能上学🎒,我使出了浑身解数给老师表现,终于感动了老师,把我的名字也写上了,我也如愿以偿和院里的小朋友成为了同学👨🎓👩🎓</p><p class="ql-block">上了半个多月的学,老师开始任命班级干部,我有幸被选中担任副班长,挺大的官儿[呲牙]可是,才当了三天的副班长就被人打成了学习委员[流泪]原因是班里有个男生不遵守纪律影响别人(他影响我了)我说他,马上就把我打了,脾气真不好👎老师感觉我很弱,就把我和马红调换了,当学习委员,官儿降了半级[难过]我不计较。从此,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就成了我的标签,并牢牢的贴在我的身上,谁也撼动不了,撕不下来[拳头]这一职务也伴随了我整个学生时代[强]就连上党校学习都脱不掉关系。我也知道,这辈子我也当不了主官儿,但是,做配角我绝对合格,是个好助手[强]工作中,领导想到的我去做了,领导没有想到的我也去做了。所以,对我的工作都很满意[玫瑰]</p><p class="ql-block">可惜在庄河学校呆的时间太短了[难过]我只记住了林老师👩🏫马红马标两姐弟和部队的同学👩🎓👨🎓,其他的都没有印象。</p><p class="ql-block">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和栽培🙏[玫瑰]给了我那么大的官当,我还不干了[捂脸]真对不起老师[捂脸]假如我们家没有搬走,我一定会努力干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并为老师分忧解愁[拥抱]说啥都没用了[流泪]实际行动看。</p><p class="ql-block">想念的林老师及同学们,祝您们幸福安康[玫瑰][福][拥抱]</p> <p class="ql-block">大院轶事(三)</p><p class="ql-block">68年我们几家除晓琴家外,都搬到了庄河。在庄河时军民关系也特别好,老百姓经常上部队驻地给我们送菜,同样部队官兵也经常帮助他们,支援他们生产。</p><p class="ql-block">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吃的最多的菜就是豆角土豆🥔而庄河的人不叫土豆🥔叫地蛋。好像那个年代也没啥吃的,就是这些,因为总吃,所以长大后我就不喜欢吃它们[流泪]参加工作吃食堂,有时下班晚了,打饭剩土豆🥔我就买回来跟别人换白菜,真的吃够了,不再想吃。老百姓有时也给我们送鸡,但很少送蛋,对我们都很关心。因为我还小,记不了她们太多的好。</p><p class="ql-block">在庄河,我们住的不集中,都是以营为单位住在一起。但我们和杨丽高平家住的也不远。</p><p class="ql-block">庄河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姑娘们长的都很俊美。听我妈妈说,经常有老百姓托我们部队家属给她们孩子介绍对象。我妈妈就介绍了一个,就是来招生的王老师👩🏫王老师认识我妈妈以后和我妈妈很谈得来,常上我们家来坐坐,有时帮我妈干点活,还辅导下我的拼音学习。(拼音我妈不会,妈妈上学时没学过)时间长了,就托我妈帮助解决个人问题。那个时候有个上士叔叔刚提司务长,姓郭,河北人,对我们家的帮助也很大,我妈妈就把王老师介绍给郭叔叔。刚认识不久,部队就开拔,到了一个新地方。第二年的五一,王老师来到部队结婚,爸爸妈妈都参加了婚礼。那一次爸爸高兴有点喝多了,醉了。从此以后爸爸再也不喝酒。我们家人除了爸爸抽烟,我和弟弟妹妹都不抽烟喝酒。后来,我们都搬离庄河来到了分水,这里是我最喜欢最难忘的地方。因为有敬爱的田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以及对我们无限关爱的同学的爸爸妈妈👩👨她们就像战争年代的老区人民,把我们当作自家的孩子去照顾。想起这些,我的眼眶都会湿润[流泪]真的太感谢了🙏还有金矿的叔叔阿姨也是同样如此。在分水的那些日日夜夜,成为了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我是69年的十月中下旬转到官屯学校的,插班到田老师班的。部队驻地在金矿,离学校比较远。那些大孩子不跟我们一起走,所以,我们都是翻山走小路去上学🎒。</p><p class="ql-block">来到班级后,转眼到了70年,学校开展忆苦思甜活动教育,班上的同学都登台控诉万恶的旧社会,讲到动人处都声泪俱下,捶胸顿足。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不知所措。后来,又经历了两次,也被她们所感染,和同学们一起呼口号,一起流泪😭痛恨地主老财对穷人的剥削压迫[发怒]同时,同学们的讲述,也给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阶级教育课。后来部队也开展“两忆三查忆苦思甜”活动,有一天,爸爸拿着树叶窝头回来,让我和妈妈谈体会,我妈妈谈到她从小没有妈妈,姥爷又在外面参加革命,吃百家饭长大,说着说着就流泪了😭我们看着妈妈哭了我们也跟着哭[流泪]后来该我说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害羞]就把同学爷爷的事复述了一遍。我爸爸👨听完,问我讲的谁?我说是同学的爷爷👴当时爸爸没有给我及时的纠正错误,还表扬了我,使我在错误认知的路上越走越远[捂脸]我想:当时的爸爸可能是想鼓励我吧?[强]再后来,学校开展活动时,我就积极上台发言,把同学爷爷的事又重新复述了一遍。同学说:怎么听着像讲我爷爷?下来后老师问我,没敢撒谎很诚实,说是讲的同学爷爷👴老师没有批评我,并引导我说,以后要讲自己的家史。当时感觉自己犯错误了,不敢问老师“家史”是什么?但默默的记在了心里,回家后问我妈妈,妈妈告诉我就是自己家过去的事。通过妈妈的讲解,我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大院轶事(四)</p><p class="ql-block">聚会那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我们院儿的小朋友大朋友名字和我们住的地方以及我们做过的事情玩过的游戏这些碎片一一串起,象演电影一样呈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父亲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我们的眼里,我们的爸爸都是英雄和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我们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娃,从小耳熏目染的就是部队的军号声和解放军叔叔唱的军歌,我们视野里所见的都是红领章绿军装,红帽徽五角星⭐️而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军人的坚强和勇敢,乐观和善良,积极和自信的骨血。所以,我们从小玩儿的游戏大都与部队生活有关。比如象打仗了抓坏蛋之类的。我们大院住着好几十户人家,那个年代谁家都是4、5、6个孩子,3、2个是极个别的。所以,院子里的孩子能有上百个。每天晚上是我们最自由最美好的时光,满院子三帮五伙的孩子开始玩游戏,那真是热闹的不行不行滴。玩儿的时候我们也分帮分伙,一般都是家住房前屋后的一起玩。所以,跟晓琴杨丽玩的少,跟高平玩的要比她们多。高平那个时候有种男孩的豪气劲,还喜欢仗义疏财,经常把家里好吃的拿出来跟我们分享。我们女孩子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藏猫猫🐱”有能力的就上树,没能力的就藏苞米地。所以,爬树钻地到处去找,天黑了也不怕,挺有股军人后代的勇劲儿[强]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胆子咋那么大?也不怕被人领走[捂脸]</p><p class="ql-block">我们部队的孩子早早就学会了当家,都特别能干。因为父母上班离家远都很忙,所以,小小的我们都帮父母分担着家务。</p><p class="ql-block">我的爸爸和杨丽的爸爸都在营口支左,我们的妈妈都在水果公司上班💼比起其他孩子我们俩要更辛苦一些。因为他们的妈妈都在部队制药厂豆腐房上班,工作地点就在营房大院,离家近,可以回去做饭,她们就要清闲些。而我和杨丽都是家中老大,妈妈上班远,中午不回来,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就落在我们的肩上。</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学校离家属区很近,也就有400米远,站在院里都能看到。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我和杨丽都要快速跑回家,边写作业边给弟弟妹妹做饭,等待妈妈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这样的做着。那个时候,业余生活也不丰富,看电影🎬就成了我们的奢望。所以,每天下午四点半,收听曹灿叔叔的《小喇叭📣》节目就成为了我最大的精神享受。</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我们吃的粮食主要是小米、大米、白面。我家不吃高粱米,也不吃苞米面。菜就是黄豆,豆腐,白菜,萝卜和土豆🥔其它的菜类吃的少。我做豆腐还是跟杨丽学会的。杨丽从小就很能干,还整洁。长大后的杨丽也是个贤妻良母,是我学习的榜样[强]有一天,我被解放了。因为周日爸爸回来,妈妈做了很多菜剩下了,第二天不用再做。我就上杨丽家去边写作业边和她玩。后来,杨丽去做菜,我见她把水烧开,豆腐打块放进锅里,焯一会儿用漏勺捞出,然后再放油盐水等把豆腐炖好盛出。回家后,我也花5角钱买块豆腐回来学做。嘿!做出来了,我甭提有多高兴😊我妈妈也很高兴😊之前妈妈做的都是麻婆豆腐,我妈妈叫它鸡哈豆腐,这样的做法我妈也是第一次吃。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家豆油很少,基本都吃荤油,所以我妈一般不让我用豆油,怕浪费。我最拿手的是炒豆😄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家很少吃咸菜,至于吃没吃过我也不记得了[捂脸]我只记得早饭都是吃酱油泡的黄豆和小米稀饭🥣地瓜稀饭🥣和南瓜稀饭🎃有时我妈也给做菜粥。所以,每天做晚饭时我都要把黄豆炒出来用酱油泡好。那个时候,我大弟总站在跟前念“小锅炒豆,越炒越臭。”我说;“我炒的不臭,挺香。”事实证明是挺香,因为他没少吃。</p><p class="ql-block">都说我们家孩子聪明,现在知道了大豆里含有卵磷脂。我想是不是那个时候总吃它给我们补脑袋了[呲牙]都说我的脸长的紧绷绷,它也美容啊[呲牙]这些都与吃黄豆有关吧?如果是,你们都要使劲吃哦[呲牙]</p> <p class="ql-block">大院轶事(五)</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了!”听到外面呼喊口号和敲锣打鼓的声音,整个大院的人都跑出来,融入到欢呼的庆祝人流中。部队的文艺宣传队和周宁雅姐姐及哥哥们开始在台上跳起忠字舞,《雪山升起红太阳》《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舞蹈。我和妈妈及阿姨小朋友们也在台下跟着跳,台上台下形成了一片歌舞的海洋!我真正的舞蹈也是从那时候启蒙。手捧红宝书,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跳忠字舞,已然成为那个时代不可缺少的一种信仰和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这是毛主席语录,我有点背不全了[捂脸]那个时候,毛主席语录人人会背,并付诸于行动。聚会那天,杨丽提起,我们曾给学校割过草捡过粪拾过柴,这些我也曾经历。那个时候,农村的学生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很聪明很智慧,懂得很多自然知识和生活知识以及各种技能。</p><p class="ql-block">记得第一次给学校打猪草,我不会使用镰刀,不会捆草,是班里的同学帮助我并手把手的教会我。那个时候农村的学生真能干,每次背的猪草都会把人盖过,走在前面像个小蜗牛似的。我刚开始不行,一背草人还没有站起来就被草压趴下了[流泪],但我不气馁,经过几次锻炼后,也会像她们一样背起重重的草,像小蜗牛一样慢慢的走在回家的山路上,二天把草交到学校。</p><p class="ql-block">秋天已过,为了迎冬,我们学校要求我们学习南泥湾精神,自给自足。周末,班级老师就带领我们上山捡柴。山上是一片松林,全部种的松树🌲我第一次见到了松塔。经过一秋的风吹,遍地都是落叶🍂及吹落的干树枝🌿但树还是挺拔绿绿的。我们按着要求,拿着麻袋和绳子,把树叶装进口袋,用绳子捆好树枝🌿然后,把我们收获的战利品——树叶和树枝背回学校。这些就是我们班级一冬的取暖物资。</p><p class="ql-block">秋风扫过后,寒冬来临了。这也是我们学习最紧张和最盼望的时期,因为要面临期末考试和放寒假。所以,我们都在认真复习准备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向老师汇报,向爸爸妈妈汇报。考完试,进行班级总结和五好学生评比(72年以前都是五好学生,以后改为三好学生)放假前,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得到了五好学生奖状。一张光滑的纸上面印的毛主席语录,两边画的红旗🚩(不是奖旗样是红旗🚩)我记得清清楚楚[呲牙]还有奖品2个本两只铅笔✏️装上这些荣誉,把我高兴坏了[跳跳]放学后,快快的跑回家告诉妈妈爸爸,还有弟弟妹妹一同跟我分享这份喜悦[跳跳][跳跳][跳跳]</p><p class="ql-block">通过劳动锻炼,使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也磨炼了我的心智增强了我的体能。</p> <p class="ql-block">大院轶事(六)</p><p class="ql-block">都说“将门出虎子。”我们这些部队大院的孩子虽然没有生在战争年代,但是和平年代的我们都不孬[强]男孩儿女孩儿都是平等的待遇。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好帮手,做饭带娃,拖地扫地做卫生……只要力所能及的事都去做。我记得几件事儿,高潮哥哥虽然是男孩👦但是,做饭做被这些家务都要干,而且干的还好,多次受到家属连叔叔的表扬👍刘益伟姐姐,王晓琴她们也要天天带弟弟,还有许多小朋友都这样[强]在部队爸爸妈妈都上班💼孩子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角色,很少有不干活的。因为,无论我们的妈妈是在地方工作,还是在部队工厂上班💼每到周五晚上🌃,妈妈们都要参加家属连的政治学习和总结讲评。家属连的叔叔对好的家庭和孩子都要提出口头表扬👍这个荣誉大家都想争,它是一种光荣。所以,我们的妈妈们自然对我们管束很严,教育得当。我们这些孩子在妈妈的教育引导下都成为了家务能手,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热爱劳动的好思想。由于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所以,在我们的思想深处不存在“脏累苦。”在我们心灵深处“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深深扎根并成为我们的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记得上二年级后,冬天,我们都要利用业余时间给学校捡粪,干什么用我不知道[捂脸]到了周末,头天提前抓紧时间把作业写好,二天吃过早饭,我们院里一大帮小朋友,背上土篮(一种筐底很浅把儿很长的筐)拿上小铁锹,一起跑到马路上捡粪。粪是很臭的,也是很脏的,但我们不怕臭也不怕脏[强]因为我们的思想干净[强][呲牙]对于捡粪,说起来容易捡起来难,尤其对我更难。那个时候马车牛车多,大汽车少。但是马路上的牛粪马粪也很少,(都被赶马车的叔叔捡起)有时一半天也捡不上一个半个粪蛋蛋[流泪]为了捡到粪,我们都追过马车牛车跑。当然大同学还是占优势,有时他们能抢到,而我们只有听天由命的份儿。由于人小腿短,还要背着大筐拖着大锹,我根本跑不过她们[流泪]只看到大筐在动铁锹在跑,忙乎半天却什么收获也没有[流泪]一个礼拜也捡不上三五个粪蛋蛋,很是沮丧😦到了周一老师要求交粪,我的成绩很差[难过]但是,我这人是不认输的人,干什么都不愿落在别人的后面。后来,我学聪明了[呲牙]捡粪时就会跟在赶马车叔叔的后面,求他帮忙给我点儿。可能我嘴巴甜[调皮]叔叔看我样子挺可爱,就帮助了我[呲牙]有了叔叔的帮助,我的捡粪日子好过多了[呲牙]再交粪时,我虽然不是最多但成绩也不算差[呲牙]也会收到老师一份表扬滴👍心满意足很高兴😊</p><p class="ql-block">有了从小就参加各种劳动的锻炼和实践,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无畏精神和优秀品质,深深地根植于我的内心,并在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不退缩。</p><p class="ql-block">感谢爸爸妈妈的教育🙏感谢老师和同学🙏感谢帮助过我的人🙏有你们,我才不断的成长[拳头]感恩🙏[拥抱][玫瑰]</p> <p class="ql-block">大院轶事(七)</p><p class="ql-block">那天聚会,大家聊起我们的童年,个个感慨万千。我们这些军人的后代,跟随父母南征北战,一同在部队大院生活成长,相同的命运和经历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年少走到了甲子,从离开部队又相聚在地方。回望曾经走过的岁月,慨叹人生是那样的苦短。一起回忆那年那月和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们,还有那甜蜜与苦涩的味道,真是百感交集。</p><p class="ql-block">在前六段所写的大院生活,就是我们所有大院伙伴们的生活经历真实写照。那时候的我们无忧的生活,唱歌跳舞,游戏玩耍,割草捡粪,带娃做家务……在父母的教育下,在老师的培养下,在劳动的锻炼中,我们快乐的成长。这些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使我们至今回味无穷。我们也是从那个艰苦时代走过来的一代人,所经历的这些,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远留存铭记,因为,它也属于我们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们在院里是好孩子,听从父母的话,带好弟妹,做好家务。在学校是好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粪捡柴割草样样不落,从中也学会了很多本领。</p><p class="ql-block">随着我们父亲的转业,我们的大院生活结束了。但是,经过部队大院的历练,培养和造就了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吃苦耐劳以及艰苦奋斗的无畏精神。而这些优良品德和传统作风,依然在我们今后的生活道路中得到体现并发扬光大。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忘记我们是军人的后代大院的孩子,也为我们曾经拥有过这样的一段时光而感到幸福和自豪[拳头][握手]</p><p class="ql-block">拙笔写不尽我们的故事,抒不尽我们的友情。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故事,留待下次再续[拥抱][OK]</p><p class="ql-block">祝愿大院的伙伴们,不忘初心,永保本色,健康平安,幸福快乐[跳跳][玫瑰]我们的友谊长存[拥抱][握手]</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