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所谓“生问课堂”,就是让学生提问的课堂。顾志能老师用简单的话语解释了生问课堂的基本概念。</p><p class="ql-block"> 目前国内大部分教师研究的都是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更多地指向教师的提问,如何让教师进行提问,但对于学生层面的问题提出研究几乎空白。</p><p class="ql-block"> 而问题提出的能力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的地多。如何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不断向学习深处迈进?在顾特的讲座中,一一给出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顾特以鲜活的课例进行了说明:年月日的学习,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对年、月、日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能够知道1年=12月,1月=30日等基本概念,那么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相继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1年为什么有12个月?1月到底有多少天?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什么是平年过闰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直指教学的核心,在顾特的组织、引领下,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自己提出的问题,获得了满满成就感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当当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更是学会了如何提出一些好问题,激发了孩子内心的探究欲望,形成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生长问题意识。在促进学生高级认知方面,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顾特在讲座中,更是分享了李政道先生的题词: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更是凸显了问题提出能力的重要性,是啊,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生问课堂不正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巧妙利用学习材料,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进行应用、迁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如此课堂模式下,学生怎能学的不快乐?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解决的也是自己提出的问题,学习起来更有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的提问能力将会越来越好,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将得到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学习效率也将大大提高,“减负而高效”终将落地开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胸中无笔墨,初闻起惊雷!我想这来形容初听顾特的生问课堂也不为过。虽有些许杂乱想法,碍于肚中墨水太少,无法一一言明,到听了顾特一席话,真乃醍醐灌顶,胜读“十年”书,此番培训,实属物超所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