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观《长津湖》战役

涛声依旧

<p class="ql-block">长津湖战役历史背景: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的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役是东线战役,中央军委选定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副司令员陶勇,都是三野名将。</p><p class="ql-block">当时9兵团驻扎东南沿海,主要任务是解放台湾,完成统一。但美军却把2艘航空母舰开到台湾海峡,阻挠意图明显。</p><p class="ql-block">既然如此,那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p><p class="ql-block">于是,第9兵团迅速接受新任务,由东北秘密进入朝鲜战场。</p><p class="ql-block">但由于当时国内恐美、亲美思想严重,民族自信长时间处在低谷,而民盟主席张东荪就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把9兵团入朝作战的情报透露给了美方,一手酿成了极为严重的泄密案。</p><p class="ql-block">这桩泄密案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九兵团大规模非战斗减员。</p><p class="ql-block">由于入朝计划突然提前,9兵团必须要在联合国军东西双线会围之前,通过战略穿插到预定区域,所以时间更加仓促,连棉衣都没准备好。</p><p class="ql-block">火车经停沈阳时,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贺晋年见到军衣单薄的20军大吃一惊,这怎么得了!</p> <p class="ql-block">他非常清楚朝鲜的冷有多变态,于是赶紧调来仓库里的5万套棉衣,看着不够,又命令自己部队的战士把棉衣也脱下来,给9兵团换上。</p><p class="ql-block">但由于军情紧急,5万套棉衣还没有完全送到车上,部队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于是,9兵团15万大军,就这样穿着薄衣胶鞋,跨过了鸭绿江。</p><p class="ql-block">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最大的敌人不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而是50年不遇的低温天气,达到了超过人类极限的零下40度!</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没有制空权,只能昼伏夜出,一边躲避美军的高空侦察,一边在冰雪林中潜伏突进,并成功到达长津湖西岸。</p><p class="ql-block">可以说,双方在战争打响之初,都轻敌了。</p><p class="ql-block">在明知志愿军已经介入朝鲜战争的情况下,联合国军依然丝毫不放在眼里,穿着棉大衣唱着歌,开着坦克上路北上,幻想着早点打完回家过感恩节。</p> <p class="ql-block">而我们当时志愿军也想早点打完回家,毕竟美式装备武装的国军又不是没打过,所以当时的口号就是“一个干粮袋,从北打到南”,然后回家过来之不易的太平日子,就像电影中的伍千里一样。</p><p class="ql-block">但战争的残酷就在于,一旦碰上,便是生与死的较量。</p><p class="ql-block">一场王牌对王牌史诗级的残酷战役,就此拉开大幕。</p><p class="ql-block">史称,长津湖战役。那惨烈的一仗,我们赢了,当时,美军的圣诞计划并非毫无依据。但他们运气背就背在,遇到了是智慧与毅力均堪称世界一流的志愿军。</p><p class="ql-block">在9兵团入朝前,当时的军委作战会议就双方优劣势就做过分析,双方最重要的差距并不在于兵力,而在于装备。</p> <p class="ql-block">仅以美军陆战1师为例,就配备了139辆坦克、3800辆汽车、400多门大口径火炮,总数量超过我们3个军的总和,而我们有什么呢?12门75毫米的山炮,过时的38大盖,坦克数量为0。仅武器装备就相差两代,还没有充足后勤补给,这仗还怎么打?但如果打不赢,就意味着抗美援朝的计划满盘皆输!唯一的机会,就是赌美军轻敌,把他们切成数段,各个击破,分别歼灭。</p><p class="ql-block">果然,机会来了。我们在急行军,美军也在急行军。区别在于,他们白天走,我们夜里跑,就这样,我们还是跑在他们前面,成功把他们的长蛇阵切割到我们的包围圈里,准备分5口吃掉。</p> <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27日,在美军认为不可能有人生存的零下40度低温环境中,一场敌我力量悬殊的长津湖战役打响了。零下40度,冷的到底有多变态呢?手榴弹盖都拧不开,枪管都能冻弯,耳朵一碰就掉,脚和胶鞋粘在一起,一扯一层皮。所谓的干粮,其实就是煮熟了的土豆。刚出锅时软软的,但到了战场上早就冻成了鹅卵石,一啃蹦一颗牙的那种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战士们果断发起了冲锋。</p><p class="ql-block">有如神兵天降的志愿军把狂妄的美军吓得一路溃逃,特别是遇到夜晚更是溃不成军,只有靠着飞机低空掩护才能一点点撤退。眼看着世界最牛逼的陆军1师,就要从地图上抹去。经过5天5夜的惨烈战斗,美军终于意识到,他们遇到的是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和意志力的军队,不可战胜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们!</p> <p class="ql-block">于是,时任国务卿的艾奇逊不得不考虑如何体面的撤退。</p><p class="ql-block">他们想不到,在他们撤退的路上,遇到的是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遇到的是“向我开炮”的杨根思。如果不是水门桥战役他们依靠强大的工业能力,他们就将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最让人动容的,还是鲜少为人知的冰雕连,因为太过惨烈,此前报道并不多。为了截断陆战1师的南逃之路,27军81师242团5连奉命埋伏阻击,为追击部队赢得时间。当美军进入埋伏圈时,走在前面的指挥官史密斯却大喊一声:“Hold(停)!然后,他拿出望远镜,看到前面的山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举着枪,握着手榴弹,保持着随时战斗的姿势。但是,他们却没有开火。这让他大惑不解,壮着胆子走到近处才发现,他们早就被冻死在阵地上,全连129名官拴,手握钢枪、手榴弹,成为战斗着的“冰雕”。他不由耸然动容,向自己“敌人”敬了一个军礼!</p><p class="ql-block">而像这样成建制的冰雕连,一共有3个!另外两个分别是20军177团6连,180团2连!</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之战,为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部战线,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给美军重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在圣诞前,占领朝鲜的美梦,直接把他们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以外。中国志愿军以自己顽强的意志,英勇的智慧,誓死抵抗许多年轻的生命热血,挥洒在这片土地上。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艰难的历史,向这些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描写长津湖之战的是《冰血长津湖》是由颜品、付勇执导,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 ,2011年出品。长津湖之战为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部战线,该片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p> <p class="ql-block">纪录片拍摄时,他们的年龄大多在百岁左右,有的人已经躺在病床上,连说话都较为吃力,一些故事只能由他们的儿女代为讲述,但当他们用颤巍巍的右手敬军礼时,每一位观众都能够感受到他们身上涌动的爱国热血。</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由于是纪录片,《冰血长津湖》未能在电影院线上映,很多观众根本就没听说过这部片子。</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长津湖之战是美国电影纪录片:《长津湖战役》同样是以长津湖战役为内容的电影,拍摄于201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经过艰苦战斗,终于和主力一起冲出包围圈。 但电影结合对20多名战役老兵的采访,以败战视角讲述了这场战争。</p> <p class="ql-block">纪录片长达近两个小时,详细回顾了两周左右的战斗,尤其是下碣隅里战斗,以及搭桥逃生,片中大量镜头是当年美军随军记者拍摄,是长津湖战役的第一手史料,极其珍贵:</p> <p class="ql-block">今天观看的长津湖之战《长津湖》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执导的故事片,以1950年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在极度严寒的环境下,通过志愿军七连的英勇战斗,来体现无数军人先烈们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宁成冰雕也要守住阵地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影片时长3小时,记录了抗美援朝的战争故事,影片中不仅仅展现的是一段历史,更是展现了前辈勇敢无畏的精神。观影过程中,观众深深被细节吸引,随着故事的推演,不由得表现出紧张,兴奋,悲愤的真挚情绪。</p> <p class="ql-block">它的特色,主要的不是题材,也不是情节,而是强烈与厚重的情绪渲染。这种渲染,垫定于大战争在武器装备严重落后的情况下取得最后胜利。这种渲染贯穿始终,烘托了崇高的精神和意志、品格。</p> <p class="ql-block">作为艺术,影片以色彩、声音、空间等手段极力进行诗化的渲染,传达出战士出征、赴死的态度。对这种行为的评价都建立在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对苦难的摆脱这些人性的通感上。严酷环境的渲染使战士的意志更加直观;豪壮出征的渲染使战士的情感更加可感;视死如归的渲染使战士的品格更加壮美。</p> <p class="ql-block">唯其慷慨,因而悲壮;唯其崇高,因而壮美。离开屏幕,留在我们脑海的,是不老的天地,是巍峨的山峰(当然,对这种悲壮美的欣赏与影片不足,特别是与历史讨论并不矛盾)!</p> <p class="ql-block">战士们每临生死,同学们都万分揪心,整个观影厅里可谓热泪盈眶无一例外,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深思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敌军轰炸铁路线和空袭“全裸”七连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敌强我弱的空中状况。此外,敌方的坦克、火炮威力,还有充足的弹药、后勤保障都是我方无法比拟的。所有这些,在影片中都是点到为止。我方“礼拜攻势”、晓宿夜行的运动、人推肩扛的运输、炒面口粮、单衣渡江等,在影片中都没有做重点反映。</p> <p class="ql-block">这种处理,即是题材的需要,也是中心思想的需要。它是本片烘托的基点之一,就是说,它使战场的惨烈成为必然,使我军战士的行为更加崇高。不写,不合事实;多写,就撞击了“纸老虎”命题。</p> <p class="ql-block">所谓视觉冲击,不只包括宏大场面。一开始的基调:颜色、场面、道具、音乐等都构成了强烈的心灵呼应,这种冲击贯彻始终,起到了一种诗化效果,增强了对七连精神品格的感觉、感染、感动。</p> <p class="ql-block">影片建立在保家卫国的共识理念上,伍家父母的神态、伍万里从军的举动、北上车厢中的“教育”、过江前扔行李围巾等,人物的语气、眼神、行为、背景设计都是这样。以此创造一种情境:深情、激情、豪情,渲泄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此类题材忌讳直接的说理、教育和训诫。与事件相隔七十年,它们直接与模糊的“理”只能融汇于人的感性活动中。通过种种诗化的“隔”,战士的精神以绚烂而浓重的色彩绽放!</p> <p class="ql-block">诗化精神飞扬的是本片追求的目标——悲壮美。胜利而“悲”,可能难于被认同。但这是事实,这种事实尤其存在于人们心中将艺术与历史合二为一,形成高山仰止的崇高品质之中</p> <p class="ql-block">当彭大将军挥师过江时,当顽强的军队冒着炮火挺进于雪岭山林时,当着衣单薄的生命卧伏于滴水成冰的山野时,当年轻的躯体迎击敌人现代化武器慷慨赴死时,画面展示的便是悲情。这种悲情因为包含着生命崇高的意义,所以最后呈现的就是壮美。</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抗战外来势力的战士们为的就是让我们下一代可以不再有战争,现在,我们活在了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是那些先烈们用血和命为我们换来的,但祖国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山河虽已无恙,吾辈应当自强!</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是英雄的缩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战场上战士们的果断、坚韧、服从的精神,让中国在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透过《长津湖》,我们看到了197653名“伍佰里”,看到了零下40度的“冰雕连”,看到了黄色军装托起的红旗。</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票房很高,趁着国庆假期也去凑个热度。电影场面恢宏,重要战争节点--铺叙,故事叙述点面结合节奏,有张有驰,大量的敌我双方交战场景,犹如亲历现场,感受到极为惨烈的战役,几度泪目,为逝去的先烈生发出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片时长达三小时,感觉一晃而过。看完不断回味那些感人肺腑的画面,直击内心,热血沸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