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八佾篇》(15)

张一鸣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br><br> “入”的本义是进,由外到内。<br><br> 夫子进入了太庙,对每件事都仔细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在太庙里,每件事都(要向人)请教。”夫子听到这话,说:“我这样做,正是礼啊。”<br><br> 我们来看经典“子入太庙,每事问。”<br> 先来了解一下“太庙”这个词。太庙本是周朝天子的祖庙,是天子祭祖的场所;诸侯王祭祖的地方只能叫宗庙,而不能称太庙。按周朝的宗法制度,周公旦被分封于鲁国。由于周公旦需要留在京城辅助年幼的周成王,所以就派他的长子伯禽就封,建立了鲁国。为褒奖周公旦的功绩,周成王特许伯禽在鲁国设立太庙,以祀远祖。周公旦死后,并祀之。太庙是鲁国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当年,鲁公伯禽从周朝带来的珍贵礼器都收藏于此,由此来看,普通的士人子弟是不得入内的。相传;为臣不忠,为子不孝者,也不许入太庙的。<br> 很多人解释这一章句《论语》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太庙”解释成鲁国的周公庙。如果结合着“太庙”就是周天子的祖庙来理解,也许更符合本章《论语》的原意。<br>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小时候玩耍,常摆起各种祭器,学着大人祭祀时的礼仪动作。)孔子学礼水平如何呢?“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十七岁那一年,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病重将死,告诫他作为继承人的儿子孟懿子说:“……如今孔丘年纪轻轻就博学好礼,这岂不就是所谓的显达之人吗?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去从他求学。”孟釐子死后,懿子和鲁人南宫敬叔便去向孔子学礼。)<br> 我觉得,最让人感动的是,孔子是鲁国的“礼”学大家,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学习的脚步。《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告别时,老子送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是用财物,仁德的人送人是用言辞。我不能够富贵,却盗取了仁人的名号,就说几句话送你,这话是:‘那种头脑聪明、眼光敏锐却险些丧命的人,一定是喜欢议论别人的人;那种学问渊博、识见广大却使自己身处险境的人,一那是好揭发别人丑行的人。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能心里装着自己;做人臣属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心里装着自己。’”)<br> 周朝的太庙不仅是周天子的祖庙,也是收藏着所有王室典籍及国之重宝,包括九鼎、先王之典法、载全国民数和山川形势之版图、群臣百官之功书等的地方。管理“太庙”的机构称“天府”,又称守藏室,《周礼•天府》说:“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天府是由31名官员组成的重要政府机关,其长官为守藏史,圣哲老子曾担任这一重要职务。<br> 这则《论语》应该发生在孔子向老子问礼参观“太庙”时,南宫敬叔留下的记载。<br> 《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孔子到当时的文化中心东周洛邑访问,参观了东周的宗庙,在太祖后稷的庙堂里见到这嘴巴被封了三层的金人,读到其背上的铭文:“这是古时审慎说话的人,以此为戒!不要多说话,说话多则失败多;不要多事,多事则多忧患……”孔子读完铭文后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这些话!这些话实在中肯,合情可信。《诗》中说:‘战战兢兢,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踩薄冰。’如果这样立身行事,怎么会因为说话招来祸患呢?”随后,孔子又向老子请教此问题,获益良多。<br>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下面的“每事问”就很容易理解了。试想一下,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太庙”是什么样子的,这一见到,孔子也是喜不自胜啊!又有圣哲老子在身边,这才会有“每事问”的记载。<br> “每事问”,顾名思义,孔子在“太庙”中,或见一件礼器,或见一个仪式,或见一个礼节,或见一种文献……他都一一咨询。想想也是这个理啊,辛辛苦苦从山东省曲阜市来到了河南省的洛邑,学习机会难得啊!<br> 如果把“太庙”理解成鲁国的周公庙,不管孔子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太庙”的,这边在进行着隆重庄严的祭祀活动,而孔子却不停地问来问去,这显然不符合“礼”,也不成体统啊。有人解释说,孔子这是第一次来“太庙”,遇事必请教于人。“每事问”,或者在祭祀开始之前,或者在没有举行祭祀时,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不能记载成“子入太庙,每事问”了。而是应该记载成“孔子第一次入太庙助祭的时候”,他是“每事问”。<br> 我们接着来看,孔子的“入太庙,每事问”,引来了随行人员的热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br> “或曰”的“或”,是某一个人。首先,我们来分析这个“或”的角色,从他所说的话便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地位很可能不低,甚至身份高于孔子,至少在“礼”学方面也是一个大师级别的人物。<br> 结合着我们把“太庙”理解成周天子祖庙的说法,孔子是公元前518年去的洛邑,这时的孔子34岁。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br> “子入太庙,每事问”啥意思啊?孔子进入了“太庙”,对每件事都仔细询问。孔子说自己是“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篇》),这里的“立”,是“立于礼”的意思,也就是说孔子在“礼”的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诣。你都有一定的成就了,来到“太庙”这里,你看到这也问;看到那,也不是很明晰,你孔子到底咋回事儿啊?<br> 我们看这个“或”说话的水平也相当高,“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br> 这里介绍一下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纥(公元前622年至公元前549年),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春秋时期宋国人。为逃避宋国战乱,流亡到鲁国昌平陬邑(现在的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善武,曾做过陬邑大夫,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古时把某地的大夫称为“某人”,故称叔梁纥为“鄹人”。从“鄹人之子”这个称呼看,这时的孔子年龄不大,可他却因“每事问”而受到质疑,为什么?显然只能这样解释:年轻的孔子在“礼”的方面已很有名气,所以对于他还“每事问”,让人觉得不合情理啊。从“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或”人,是在取笑孔子,且连孔子的父亲“鄹邑大夫”叔梁纥也一起捎带上了;鄹邑大夫懂什么“礼”呀?如果懂“礼”,他的儿子孔子在“太庙”还啥也不懂吗?还需要向别人询问吗?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篇》),虽然有一定的学问,但还没有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如此来说的话,这个“或”人,也许是“太庙”的供职人员。<br> 我们最后来看,子闻之,曰:“是礼也。”<br> “子闻之”这句话,我觉得不会在“太庙”的现场。抑或是他和南宫敬叔回家的途中,抑或是回到了山东省曲阜市,抑或是在孔子的讲堂上……但孔子知道这个“或”人的评价后,也没有做什么样的辩解,而是呵呵一笑,说了声:“我这样做,才符合礼的规定啊!”<br> 如此来看,这事儿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编撰本章句《论语》的孔门弟子,正是看到他的老师或者他的师爷有那么大的胸怀。别人说他孔子也就算了,可这次说的是孔子的父亲啊。按理说;一般人立即去争辩,论个你是我非的。但孔子既不生气,也不解释,他选择的却是“是礼也”这样简单的回答,这太让人惊叹了!于是乎,这位孔门弟子就把这句话记载下来了,这真是大手笔。<br> “是礼也”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我们再试着分享分享。<br> 孔子虽然从年少的时候就开始学“礼”,来到“太庙”,他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啊。《中庸》记载:“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的总纲有三百条之多,细目有三千多条,概括起来是“毋不敬”。对于一些具体的礼仪,尤其是正在“损益”的礼仪,孔子也想弄个究竟,问个明白啊!孔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篇》)在“太庙”中,孔子遇到了问题,鼻子下边长着嘴,张张嘴问上一问,心中的疑云就解开了。可我们现实中,一些人就是死要面子不问人,张一下嘴比修万里长城还困难呢!有了问题就问,这才是最为智慧的选择。<br> 亚圣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礼”讲究的就是人要有一颗辞让之心。如果和“或”人争起了高下,那就失去了“礼让”之心了。一个没有“礼让”之心的人,又怎么能说他懂得“礼之本”呢?孔子并不是睚疵必报,听了这话,轻轻来了一句:“是礼也”。读了这一章节,真的觉得孔子如弥勒佛一般,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br><br> 咱们看;孔子做什么都是实实在在,对于自己不懂的,不打肿脸充胖子,即使是对于自己知道的,也要谨慎地求证。孔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篇》),所行所为皆符合“礼”。“礼”体现着人生的一种修养,孔子的知“礼”,不仅在广学博闻上,还体现于生命的实践中。<br> 对于本章句《论语》,有人理解为,孔子是当时的“礼”学大师,自然是知“礼”的,“入太庙,每事问”是一种明知故问,是想告诉那些知道“礼”,却不按照“礼”的精神践行的人,大家一定要依“礼”行事。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孔子似乎有些心机,不那么透明了,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不是很爽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