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啊长津湖

阳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岳劲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长时间里,一直没有多少文艺作品表现这次整个抗美援朝最惨烈的战役。这次战役也就鲜有人知。北大七九级几个群里讨论朝鲜战争,我应该是第一个提到长津湖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小在一大批从长津湖回来的幸存者身边长大。他们中间,有人带着长津湖的弹片,有人有着长津湖的冻伤。每次听他们谈起长津湖,都能感受到那种极度的艰苦和残酷,他们身上那种藐视敌人的气概,还有刻入骨髓的遗憾和对牺牲战友的思念。因为他们的经历和讲述,长津湖这个地名在我小时候就刻在记忆里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年前一些发小组团去朝鲜,他们向朝鲜政府提出去长津湖祭奠父辈们在那里牺牲的战友们。很遗憾,和这些年其他想去长津湖祭奠中国烈士亡灵的人们一样,都被朝鲜一律拒绝。据说只有中国住朝鲜使馆才被特别批准去过几次。这也证明了中国抗美援朝,不是为了在朝鲜成为太上皇似的特殊利益者,而是唇亡齿寒,为了中国的子孙后代不再被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豁出命去对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的绝地反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终于有描写长津湖的电影问世了。一下子,中国有几亿人知道了长津湖。这对长津湖的老兵是个莫大的安慰,更是对长津湖的先烈最大的褒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千三百年前的屈原写下《国殇》,里面的诗句一直在耳边回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不入兮往不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平原忽兮路超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带长剑兮挟秦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身离兮心不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诚既勇兮又以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终刚强兮不可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身既死兮神以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子魂魄兮为鬼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津湖的先烈们,你们牺牲在异国他乡,为的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你们倒下的地方就是一座座丰碑。长津湖后,没有一个国家再敢把刀捅向中国了。因为你们的牺牲,我们不再打仗,我们和后代才有了岁月静好。中华民族应该永远铭记长津湖的英雄,永远感恩长津湖的烈士。子魂魄兮为鬼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津湖有多惨烈?这里用的是维基百科的数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方兵力是中方十五万对美方十万。但是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上,中方和美方天差地别。战役前后打了十七天,真正交战是1950年11月27日到1950年12月6日的十天。损失上,中国方面战斗伤亡两万,冻死冻伤等非战斗伤亡高达三万!一共五万人。其中牺牲人数在一万以上(含冻死的四千人,九兵团在朝鲜近三年一共牺牲了18375人)。一个兵团级仅仅十天的战役里,居然有这样惨重的伤亡,在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历史上绝无仅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方面,战斗伤亡一万,冻死冻伤等非战斗损失超过七千,总数达近一万八千。维基百科资料虽然说美军阵亡一千多人,却有近五千失踪。这近五千失踪者里就包括北极熊团团长等将校。一位北极熊团的少校一直被列入失踪名单,直到2018年,才通过朝鲜交还的美军遗骸狗牌检查,确认改成阵亡。那些在美军名单上失踪的人员,其实大多数都是阵亡了。只是没有找到尸体或直接证明,只算成失踪。就是说,这次战役造成美军一万八千人的损失以及五千多人的阵亡。这样巨大的损失也让美军痛心疾首,没齿不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两个大国最有烈度的王牌碰撞。中国读懂了什么是拥有强大工业力量的军事作用。美国则读懂了什么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如今世界上美国不敢打仗的国家有两个。要是说美国不敢打俄国是因为看到苏联怎么干掉的希特勒,那么美国不敢打中国则是因为在朝鲜和中国交过手,包括长津湖的血战。这些血战让美国刻入骨髓地明白了中国在建国初期几乎一无所有的时候拥有的骨气和血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美军撤出长津湖往一百多公里外的兴南港狂奔时,交战的双方都在后悔自己的错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这是双方都错误的结果。如果任何一方面少犯错误,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篇文章,就是试图描述整个长津湖战役的来龙去脉时,也讨论一下到底双方犯了哪些主要错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天的长津湖血战,王牌对王牌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看看志愿军吧。九兵团是什么?看看这里的三个军吧。二十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什么成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战争,华东野战军打满全场,是压力最大,战功最大的方面军。国共大决战,华野为主中野为辅,打出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要了蒋介石统治的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华野公认的主力有六个。而这六个纵队里,公认最强大的就是第一和第九两个纵队。这就是后来的二十军和二十七军。而九兵团另外一个由华野八纵改编的二十六军,也是华野六大主力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军是新四军最强大的部队。主官叶飞。粟裕的威名和这个部队一直绑在一起。粟裕手下三只虎,老大就是一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闽西独立师起家,新四军抗战到国共决战,华东战场一直飘扬的是这个部队的旗帜。抗日时的苏南抗日,到苏北郭村反击战(电影《东进序曲》就是这仗)、黄桥战役、车桥战役(新四军一次消灭日军最多的战役),都是这支部队的杰作。解放战争开始,它是跟什么样的领导打什么样的仗。开始粟裕带着进军浙江,干脆漂亮的主打了天目山战役。换到山东军区陈毅指挥,六战五败输给桂系也是它。再回到了粟裕手里,宿北鲁南两仗出彩的还是它。战莱芜、切孟良崮、豫东、淮海,到处都有主力一纵的身影。淮海战役窑湾一仗,一个军吃掉国军一个军就是这个军干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六军呢?名头不如二十军和二十七军那么响,可战绩一样不容小觑。抗战在鲁中发展,到抗战后期已经切断胶济线控制鲁中了。解放战争开始,第一个消灭蒋介石正规军一个团的就是这个部队。莱芜孟良崮,八纵评价里总有一句: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来跟着陈士榘,纵横中原。战宛西、袭许昌、击宛东,豫东战役夺开封,阻击邱清泉。淮海战役攻击黄百韬的碾庄,也是它和九纵并肩作战,砸烂了黄百韬的硬核桃。</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七军,大概没人不知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解放军里有攻坚第一的称号。要说历史,可能是起家最晚的主力。抗日从胶东起家。可也最铁血,因为领头的就是硬汉许世友,带的是胶东好汉,那就对了路了。对日本鬼子是不服就干,干个不停。聂凤智领着胶东十三团,号称打遍胶东无敌手。打到1944年,整个胶东,除了烟台威海几个城市,连很多县城都被八路占领。别说伪军,就是日本小鬼子也只能窝在城里不出来,连拉屎都不敢离开炮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解放战争,延安电报命令聂凤智带胶东十三团渡海去东北。许世友耍了滑头。电报延安聂凤智得了开放性肺结核(亏得老许想的出开放性这个词),派去了吴克华。十三团呢?老许搞了个狸猫换太子,用了个假的十三团去了东北。就这样,包括假十三团的胶东五师,到东北后还打出了辽沈战役里震惊中外的塔山狙击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许留在山东的部队呢,一出手就石破天惊。莱芜战役,几处都打成僵局,就是九纵下手厉害,比上级计划提前消灭国军77师田君健,让李仙洲坚守的决心动摇,慌忙撤出莱芜。才有了解放军一天消灭五万人马的奇迹。后面我们能看到,其实长津湖美军的决心动摇,和莱芜战役一模一样!九纵也造就了打一个战役就成主力的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孟良崮,又是许世友带九纵堵住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进攻坦埠,让粟裕从容调兵包围张灵甫。主攻孟良崮,也有九纵。华野南麻虽败,可还是九纵打下大多数碉堡。保卫胶东和横扫胶济路,又是九纵无坚不摧。袭击周村,一夜消灭国军一个军部。战潍县,又是九纵击破历史上从来没有破城的潍县城墙,一个纵队灭敌四万。打济南,还是九纵,三天击破王耀武计划守备三个月的外围核心阵地。粟裕预计至少要一个月打下济南。可还是九纵,第八天就第一个突破济南内城墙,占领济南,打出了国共双方领袖都目瞪口呆的奇迹。毛泽东说过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是孟良崮消灭张灵甫,再一个就是仅仅八天打下济南。突破长江,九纵第一。聂凤智电报毛泽东“我们已经胜利踏上江南土地”,激发毛泽东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千古名句。占上海,还是九纵率先突破苏州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部队特点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纪律严明,无坚不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毅说过,在路上看到行军都能看出哪只部队是九纵的!到了1969年二十七军北上,周总理视察张家口防务。两个军参加接见。总理一看就说,这边是二十七军,那边是六十五军。二十七这边连张纸都没有留在地上,六十五那边就乱哄哄的了。这毕竟是占上海秋毫无犯睡马路的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一个兵团,无疑是王牌的王牌。组建这样一支集华野精锐于一身的超级兵团,目的就是攻占台湾。1949年占领上海后,这个兵团就在江浙一线秣兵历马,准备渡海作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呢,东线战场出现的是第十军。指挥陆军第三师、陆军第七师,还有大名鼎鼎的陆战第一师。加上海空军,兵力达十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陆军第三师是机械化步兵第三师的简称,是美国陆军拳头部队之一。1917年组建至今。现在还是美军的快速反应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师火力强,速度快,突击能力出众。一次世界大战打过马恩河血战。二战中从北非到欧洲战场,几乎无役不予。要是遇到蒋介石,估计就这一个师,能把老蒋军队全部打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陆军第七师,是机械化步兵第七师的简称。也是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组建,可战争结束就撤了。以后组建裁撤,折腾过四次。可里面的团队不简单。三十一团被称为北极熊团,作为美国陆军的精锐,参与过十四国干涉苏联,打进过西伯利亚。总统威尔逊一高兴,赏了个北极熊团的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团还作为美军荣耀的一部分,开赴上海,在外滩上走了一回正步。足够让那时候的公知吓的全体跪到尿裤子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十军里真正牛逼的是谁?是陆战第一师。历史不长,可玩的都是血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战时日本武士道牛逼吧?可太平洋夺岛的系列战役,陆战队风头盖过美国陆军。打到日本守岛部队只剩下切腹自杀的功能。陆战第一师,兵员达一万九千。火力呢?超过整个九兵团的总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还不算,美军在东线还集结了强大的海空军。海军重炮一颗炮弹就足以把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地方炸到寸草不生。陆军连级的行动,都能呼叫得到空军支援。两军就是相隔一百米,空军也能给对方阵地炸成一堵火墙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千万吨钢铁的美国对六十万吨钢铁的中国,放到战争的实力场景下,根本就不是一个空间里的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种力量对比下,美国是肆无忌惮的羞辱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朝鲜战争开始没有中国任何事。可开始第二天,美国就直接封锁台湾海峡,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接着麦克阿瑟访问台湾,武装蒋介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空军进入苏联误炸飞机场,立刻道歉赔偿,就怕惹翻了老毛子。可炸了中国丹东,连道歉都免了。无他,就是没把你当回事。欺负你打你了量你也没本事还手。靠啥?看看美军第十军吧,人家就靠这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美军突破三八线进军***时,美国记者问到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如果中国出兵怎么办?麦克阿瑟的回答是:如果中国人出兵,他们将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屠杀。前线美军军官听说中国出兵,直接反应是:中国人还会打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眼里的中国,是那个连大清住美国武官都能被美国警察抓住把辫子绑在桥头栏杆上羞辱的国家。他们哪懂这个国家正在裂变。从麦克阿瑟到耀武扬威的美军军官,很快就要让他们对中国军队的轻蔑付出代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0月19日,美军占领平壤。同日,志愿军入朝参战。11月,志愿军九兵团和美军第十军在长津湖碰撞。</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朝鲜战争在1950年6月25日爆发。美军反应迅速,立刻出兵介入朝鲜内战。人家可是没有半点扯皮的。该出手时就出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美军出兵朝鲜,虽然表面上看***军队还在势如破竹向南进攻,一度占领朝鲜97%的土地,可实际上***败局已定,就是败到多么悲惨的程度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0年海湾战争时,美军是怎么对付伊拉克的?玩法和当初在朝鲜一样,就是要把伊拉克军队主力留在科威特不能让它撤回去,然后分成三路卡断伊拉克军队回撤路线,生生演变成一场对伊拉克军队的屠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的朝鲜,战况也是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7月份美军登陆朝鲜介入朝鲜战争,没有急于阻击***军队,而是示弱后退,诱使***军队主力全部压到釜山一线,让***觉得努力最后一下子就能把美军赶下海了,赌徒般地压上自己全部力量。而美军就是要等的这个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就在釜山胶着时,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朝鲜西海岸中部的仁川登陆,彻底截断***军队和后方联系。卡住***军队北撤的道路。后路一断,***军队主力顷刻瓦解,在所有可能的失败方式里,***被活生生打成了最悲惨的脆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这一步,***金日成几乎是束手无策了。在老谋深算的麦克阿瑟面前,他金日成就是个雏。麦克阿瑟呢,这时候要考虑的已经不是打败金日成,而是把战争进行到哪一步以及如何有效的消灭残存的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我们都知道,麦克阿瑟选择的是宜将剩勇追穷寇,跨过三八线,帮助***消灭***。而如何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麦克阿瑟又搞了一次登陆,就是元山登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朝鲜是从南到北狭长形。东西最宽三百六十公里,南北长不过一千百公里。地势上南方平坦,可过三八线进入北方,则多山区丘陵。朝鲜北方中部连绵不断的大山,活生生地把朝鲜北部分成东线和西线两个几乎难以贯通的独立走廊。这就是朝鲜的地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麦克阿瑟仁川登陆,是切在西线上。整个朝鲜半岛,政治经济和人口的中心也是西线。相比之下,东线的重要性就差远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麦克阿瑟看来,要彻底消灭金日成,仅仅沿西线推进是不够的。中部又有大山阻碍,大规模的人员物资跨越大山在东线和西线间转移几乎无法做到。所以麦克阿瑟命令美军从东线中部的元山登陆,开辟东线战场。然后东西两路,齐头并进,一举拿下***,彻底干掉金日成最后的一点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计划怎么看都是最好的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元山附近海域布下大量水雷。因为排雷,陆战一师不得不在海上飘了半个月,才于1950年10月20日登陆成功。接着和难兄难弟的七师以及后到的三师一起,向北直扑。美十军在咸兴兵分数路分头往北进攻。右翼是七师主力和后到的三师,目标正北和东北。左翼是陆战第一师以及七师的三十一团等部,沿咸(兴)江(界)公路进入中部山区,直扑朝鲜政府临时首都江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0月25日,左翼***军队和美军北上不久,就在黄草岭南部遇到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第四十二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继西线志愿军1950年10月25日打响出国第一枪后,东线志愿军在同一天也和***加美军干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这时候九兵团还集结在山东,心急火燎的做着入朝的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二军是第一批入朝的四个军之一。那三个军是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都是东北野战军(四野)主力,大名鼎鼎。唯独这个四十二军分量不够。不但分量不够,还有点拉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班牙内战时,法西斯佛朗哥军队围攻马德里的有四个纵队。记者问叛军将领摩拉,四个纵队中哪个会最先攻入马德里。摩拉回答第五纵队。就是那些已经潜入马德里的法西斯内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话对在西班牙和法西斯对阵的共产国际印象深刻,打那时候起,共产党军队好像忌讳这次词。所以解放战争解放军组建纵队时,其他几个野战军都忌讳使用第五纵队的名字,只有东北野战军搞了一个第五纵队,就是这个四十二军。属于水平不高,不被待见的。四野大军南下时它也南下了。全国解放后无仗可打,四十二军北调黑龙江,准备集体转业搞农垦。朝鲜战争爆发,整个东北只有这一个野战军,自然成了拳头放到了中朝边境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彭德怀走马上任担任志愿军司令,高岗设宴款待彭总,顺便介绍一下准备入朝的四个军。说到其他三个军,高岗都是赞不绝口。谈到四十二军,高岗直截了当说这个军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既然不行,就把它调往非主要方向。四十二军从辑安入朝(从辑安入朝还有三十八军),没有和其他三个军一起留在主要方向的西线,而是单独往东南,准备堵住从元山一线登陆的美十军,防止东线美军迂回包抄西线志愿军主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有携带重武器的四十二军到达黄草岭。遇到从元山撤下来的朝鲜人民军。好歹得到了一些坦克和重炮,算是有了点家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5日黄草岭阻击战打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7日,***军队开始对黄草岭如潮般进攻。可都被四十二军死死的堵住动弹不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11月1日,进攻的主力换成了美军陆战第一师。四十二军立马觉得这压力不一样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什么?四十二军紧赶慢赶行军三百多公里到了前线,重武器极端缺乏。好在从元山撤退下来的***人民军留下七辆坦克加上十二门野战炮做为火力支撑,四十二军自己带上来六十多门各类轻型火炮。全部家底就这么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头打***军队,那是日本伪警察出身整编的,就是换上美国装备,还是形不成战斗力。四十二军这点火力还够用。可遇到了美军王牌陆战第一师,装备上看,四十二军简直就是个叫花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陆战第一师光坦克就有一百五十辆,装甲车四十多辆,各种火炮四百多门,配属飞机五十多架,机枪超过一千挺。开打第一天,在四百架次的飞机狂轰滥炸下,陆战第一师一次火力准备就把四十二军一个团阵地炸成一片焦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下子可把前线将士镇住了。以前以为美军不过是蒋介石美式装备部队的放大版,可一打才发现全不是那么回事。美军火力比老蒋部队凶猛十倍都不止,重炮和航弹打起来和不要钱一样,没完没了。到了美军冲锋,也是凶狠顽强,体力充沛,战术动作娴熟,陆空力量配合精准。一天功夫,前线阵地纷纷危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不是四十二军就这么垮了。没那回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高岗说这个军不行,可到了打起来一样不含糊。陆战第一师当年和日军血战,现在遇到了比太平洋守岛日军还难啃的骨头。看看炸成一片焦土,理论上讲没有生物能活下来,可部队冲上去才看到志愿军不知道从哪里又冒出来了。还人数众多,让美军觉得整个山都动起来了。美军靠近志愿军前沿,总是遇到劈头盖脸的手榴弹,接着就是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射来的子弹。不知道对方哪来那么多人,哪来这么多手榴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一月一日,就是陆一师进攻那天起,天突然变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草岭前线离中朝边界超过三百公里,长距离补给让四十二军困难重重。天寒地冻不说,粮草和弹药越来越跟不上。而美十军后续部队从元山一线登陆后,源源不断冲向黄草岭。四十二军防线岌岌可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不是四十二军就该躺平了。没那回事。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外号吴拐子。别看早年受伤腿脚不利索,可不妨碍他动脑子。一看美军机械化重装部队这架势,不跟你在阵地上硬打了,玩开土八路时就拿手的炸路扒桥。黄草岭一线山高路险,美军重装部队离开公路无法行动。吴瑞林下令专门在靠公路的悬崖边上埋放炸药,等美军车队靠近就引爆。一炸除了埋掉坦克或者车辆,连带堵塞公路。美军重装部队的机械化优势,一下子变成了累赘。入夜,四十二军常常如水银泄地般收复白天丢失的阵地。终于让美军尝到了一天到晚没法睡觉的苦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二军原来的任务就是阻击东线从元山登陆的美军,掩护西线主力的后侧翼。四十二军孤军奋战,独自在东线激战十三天。掩护西线主力打完第一次战役,让强大的美十军始终过不了黄草岭至赴战岭一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十一月七日,美军突然发现,对面的四十二军撤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二军撤后,美十军终于越过黄草岭和赴战岭一线志愿军防线,进入盖马高原。除了在元山至南兴岗和作为枢纽的咸兴留有重兵,主力沿仅有的几条公路继续进攻。主要去两个方向:进攻东北部直插中朝边界的惠山,进攻西北部直取中部靠近中朝边界的朝鲜政府临时首都江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攻江界方向的是主力就是陆战第一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气越来越冷。陆一师师长史密斯站在盖马高原上一阵阵发凉。凉的不光是天气,还有继续前进的局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情况通告里报告西线已经和中国军队打上了,史密斯在黄草岭又遇到中国军队。到底来了多少中国人?他心里没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审问四十二军的俘虏中得知,志愿军出动了四个军。西线三个,东线一个。对此美军将领们不相信。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内部的信息是严格区分的,这种战略层面的信息不但不会传达到普通士兵,就连基层军官都不知道。美军设计思路是这样的:不要求被俘人员保守秘密️ ,因为人性的角度也做不到。所以信息尤其是关键信息传达到谁需要严格区分,不能让前线人员知道太多。这样敌方无法从被俘人员获取关键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中国军队抓到美军俘虏,除了自己姓名和部队番号,更多的信息很难从俘虏哪里得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是这样设计的,他们觉得世界上任何一只军队也应该这样。所以,当他们从中国俘虏哪里居然得到那么多全局兵力的细节,除了大吃一惊外,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无法理解,志愿军在进入朝鲜做动员时,连队指导员会把全军的动态传达到全体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既然这样,绝大多数美军将领以己度人,选择不相信中国俘虏关于中国志愿军入朝兵力的供词。他们宁愿按照自己对局势的推测,就是麦克阿瑟自信满满的判断: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不会超过五六万人。目标也不是消灭美军,而是保卫中朝边界的水电站。他们眼里,那个一百多年被打着趴着地上跪着磕头的中国,是给十个胆子也不敢真正面对美军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史密斯不一样。他一直以小心谨慎心思缜密闻名。对于中国战俘的话,他没有和其他将领一样忽视,他是半信半疑。黄草岭遇到四十二军,虽然装备简陋,可那种行动的坚决和打法的独特让他印象深刻。他是军人,对于对手的分量他还是能掂量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盖马高原上,连绵起伏的山脉中间,是质量极差的沙石公路。这种地形,根本不适合重装部队前进和作战。他还注意到,中国军队撤走时,居然没有炸毁连接南北关键地方的水门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着完完整整的水门桥,史密斯百思不得其解。中国军队火炮有限,弹药不足他是看出来了,可炸药不缺啊。四十二军给他造成的主要损失是动不动就把一片山石从悬崖上炸下来,把他的坦克装甲车砸的七零八落的。搞到他都神经了,遇到险要路段就停在远处,管他有人没人,首先炮火伺候,再是工兵排雷,然后要派步兵攻击公路两侧高地,确保安全了他才能通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中国军队炸了那么多地方,为什么留下这座一炸就能堵住他一两天的水门桥?没有道理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部队沿着唯一的沙石公路往前走,天气越来越冷,部队需要补充冬装和装备。好在从咸兴到元山,已经建立了一串补给站,物资不成问题。可进入盖马高原后的补给就越来越困难了。人口稀少,适合建补给站的地方不多。重装部队要是没有油料,那就成了沙滩上的死鱼,动弹不得。而这种鬼路上,油料车只能开的比爬都慢。看看距离进攻目标的江界不过二百公里,可全军在曲折山路上移动极其迟缓。史密斯不禁感慨:这种地方,完全不适合大军打仗。就是成吉思汗都征服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史密斯一看,既然走不快,那就慢慢走,而且还得踏踏实实地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布置在沿线的主要居民点附近都建了支撑点。除了防止敌方卡断运输线,还有囤积物资的作用。十几天后,慢慢前出到相对平坦的长津湖地区。史密斯选择在长津湖东南的一个居民点下碣隅里建立师部,又命令在师部附近修建临时机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十军军长阿尔蒙德本来就对陆一师前进缓慢不满,看到史密斯居然在下碣隅里搞起基建了,很不理解。他问史密斯为什么还要建机场?史密斯说为了运送伤员。阿尔蒙德不悦,说你有没有搞错,哪里来的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麦克阿瑟的朋友阿尔蒙德军长的眼里,去江界并继续北上打到鸭绿江边,不过是一次浪漫的冬日旅行。他完全没有准备将会遇到的血腥苦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阿尔蒙德的不满,史密斯不为所动,坚持机场是前进的必要条件。阿尔蒙德只好同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后看,史密斯心思缜密的这些布局,是陆战第一师能从长津湖战役全身而退的要害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陆战第一师突破黄草岭站上盖马高原的一刻起,九兵团也已经踏上朝鲜的土地,向长津湖急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上谈到军队,时常听到一个词:骁兵悍将。九兵团可不是什么骁兵悍将,而是骄将悍兵。(十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陆战第一师突破黄草岭站上盖马高原的一刻起,九兵团也已经踏上朝鲜的土地,向长津湖急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上谈到军队,时常听到一个词:骁兵悍将。九兵团可不是什么骁兵悍将,而是骄将悍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什么?前面说了,部队是好部队,可领导就两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司令兼政委是宋时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宋时轮,早年读过吴佩孚的军官学校,又入了黄埔五期,是少有非泥脚杆子出身的中共将领,早期经历极为坎坷。红军时期,他被批判开除过党籍,也担任过中央红军西方面军参谋长,而西方面军司令就是陈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日开始不久,宋时轮就遇到个绝佳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8年7月,共产党各色抗日力量在日本鬼子华北统治中心地带的冀东拉起了八万人的抗日武装,举行了轰动世界的反日大暴动,一举占领几乎二十个县的地盘。同年8月,宋时轮和邓华带八路军挺进冀东。一下子抢得先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冀东,那可是块人口密集的膏腴之地,人民如久旱祈雨般期望抗日领导。这时候宋时轮要是重点抓基层组织、发动群众、整合力量、领导抗战,冀东其实大有可为。真把这里经营好了,宋时轮后来可就不只上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鬼子能闲着吗?当然不能。两个月后,日本鬼子从武汉战场抽掉一个旅团进攻冀东。宋时轮怕了,做出了放弃冀东,带队伍撤往平西的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什么?前面说了,部队是好部队,可领导就两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司令兼政委是宋时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宋时轮,早年读过吴佩孚的军官学校,又入了黄埔五期,是少有非泥脚杆子出身的中共将领,早期经历极为坎坷。红军时期,他被批判开除过党籍,也担任过中央红军西方面军参谋长,而西方面军司令就是陈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日开始不久,宋时轮就遇到个绝佳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8年7月,共产党各色抗日力量在日本鬼子华北统治中心地带的冀东拉起了八万人的抗日武装,举行了轰动世界的反日大暴动,一举占领几乎二十个县的地盘。同年8月,宋时轮和邓华带八路军挺进冀东。一下子抢得先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冀东,那可是块人口密集的膏腴之地,人民如久旱祈雨般期望抗日领导。这时候宋时轮要是重点抓基层组织、发动群众、整合力量、领导抗战,冀东其实大有可为。真把这里经营好了,宋时轮后来可就不只上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鬼子能闲着吗?当然不能。两个月后,日本鬼子从武汉战场抽掉一个旅团进攻冀东。宋时轮怕了,做出了放弃冀东,带队伍撤往平西的决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鬼子当然不蠢。在获得八路准备撤退的情报后,早就在路上安排下埋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宋时轮带五万人马撤退,遇到的全是一次次的伏击。被动挨打,五万人马几乎全部被日军消灭,暴动领导人大多数牺牲。退到平西的只剩下一千两百人。这里面就有后来成为中央常委的姚依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后看看,撤离冀东完全错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冀东暴动,暴起八万大军。各色人等鱼龙混杂,极度缺少军事斗争的经验和能力不假,可大有可为也是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决定撤退,等于抛弃了热望的冀东人民。撤退命令发出后短短十天,冀东抗日政权全部垮台。而为五万撤退人马殿后的李运昌部,在退往平西无望后只剩下一百多人返回冀东,居然又能在冀东坚持抗战,发展出几千人的武装直到抗战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暴起的冀东暴动以暴跌收场。就是因为这么一个人的一个决定。这是宋时轮独当一面主持大局时独自干下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勉强撤到了平西(就是现在北京西边野三坡一带)后,宋时轮威信一落千丈。正好碰上肖克来主持工作。这也是一位胆大妄为的主,又是把平西搅到不得安宁。四位实权人物(还有邓华和冀东暴动领导高志远)处处不咬弦。这时候宋时轮到是干了件好事。在肖克以叛徒罪名杀高志远时,虽然没能阻止住,可宋时轮是真和肖克拍了桌子(也有说法是拔枪了)。而这次干好事的宋时轮,反而被肖克算了以前干过坏事的旧账。以冀东暴动失败责任为由赶回了延安,开始了他整个抗战坐冷板凳的生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候的宋时轮,再次跌停板。</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些共产党高级将领,因为前线没表现好回了延安而得不到提升,几年后基本上就废了。如果不是遇到对的人,宋时轮可能也就这样了。可宋时轮运气太好了,在延安他还就偏偏遇到了对的人。就是陈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毅在黄花塘事件里被饶漱石整肃,赶出新四军也回到了延安。这是1942年底的事情。宋时轮已经在延安坐了三年冷板凳了。陈毅一来,当年中央苏区西方军一个司令一个参谋长,都是老感情了,又都闲着,来往走动频繁起来。都有被人赶出来的痛苦经历,抱团取暖有了更加瓷实的新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对宋时轮被赶回来没啥感觉。一是他官不够大,这样的在延安还有一堆人呢。二是对他把冀东暴动搞砸很不满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毛泽东对陈毅就不一样了。除了陈毅官大,更有一层以前的情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早年和陈毅是有严重恩怨的。可后来陈毅明白得快,成了毛泽东坚定支持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征前周恩来去医院看望陈毅并通知他留下来不去长征。生离死别之际,陈毅对周恩来说了一通发自肺腑的话:你一定要带上毛泽东,一定要按照毛泽东的办法做。只有毛泽东才能救红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延安后,陈毅这话传到毛泽东耳朵里。这可是陈毅在毛泽东走背字时说的呀。太暖心了。从此毛泽东对陈毅感觉就很特别了。陈毅再怎么任性毛泽东都能宽容他。后来毛泽东参加陈毅追悼会,还说陈毅是个好同志,就是这个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一辈子特别注意使用反对过自己还证明反对错了的人。陈毅就是这样。加上陈毅主持打的黄桥战役,和皖南事变结果天差地别。陈毅虽然得罪了饶漱石,可还是新四军里正确路线的代表人物。所以,抗战胜利,各个前线需要调整领导。毛泽东把陈毅派往华东,担任全国最大的山东军区司令。陈毅立马抖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毅去华东要带些人去。参谋长他选了谁?当年他在中央红军西方军任司令时的参谋长,如今一起在延安的难兄难弟宋时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下子宋时轮涨停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华东后呢?陈毅知道自己打仗决策的本事。那就像打黄桥战役时信任粟裕一样,把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了宋时轮。初到华东,陈毅要粟裕的苏中军区和他一起拉到外线作战。粟裕觉得留在苏中歼敌机会更好。坚持在苏中打出了经典的七战七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陈毅带去外线作战的山东军区部队,集中了叶飞张震的两个主力纵队外加一个师,从泗县战役到两淮失手,六战五败!真正指挥的就是宋时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写长津湖的缘故,这里得讲讲里面的败仗之一的泗县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泗县国军是桂系主力七军的一个师,陈毅宋时轮用了六个团攻城、十二个团打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共军的情报不准,以为敌人只有一个团,打起来才发现是一个师。国军又是占据坚城防守,共军六个团的攻城兵力就不占优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天降大雨,山东军区内部几乎所有将领都不赞成打泗县,可陈毅和宋时轮偏偏听信个别人说泗县水不深,又不实地观察,还是决心进攻泗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攻击坚城,重武器本来就不多,还因为天降大雨气候恶劣没有运到前线,军队又没有经过攻城训练。等到打起来,大炮不够就用炸药包。而下雨炸药包潮湿不响。火力上压制不了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不容易攻进城里,偏偏遇到桂军战斗力极其强悍,不但不溃不散,还切断入城共军退路,消灭入城共军八百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场打成僵局后,如果后续部队能上来,还有补救。可偏偏安排的阻击部队离泗县太远,就是想调阻击部队来当援军也上不来了。攻城部队几乎消耗殆尽,只能放弃撤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战消灭敌人远比损失少得多。连同后来的失两淮,搞到华东盛传陈毅不会打仗。毛泽东差点要临阵换将用徐向前替了陈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看这些要素:长距离远道奔袭、天气恶劣、重武器不到位、对敌战斗力数量估计不足、援兵放在太远处上不来,和四年后的长津湖几乎一模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谁做的这些安排?呵呵,宋时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串失败后,陈毅按照毛泽东指示,在山东野战军和苏中野战军合并成华东野战军后,把战役指挥权交给粟裕。宋时轮呢?先是去地方分军区当副司令。宋时轮没跌停板也跌了一半。后来华野扩大,陈毅趁机把宋时轮捞回来当了十纵司令。宋时轮止跌回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粟裕怎么用他?用他打阻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白了,打阻击不用那么多的脑子,按照上级意图顽强顶住就是好样的。这事上宋时轮没问题,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擅长全军剃光头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凭着这股彪悍劲,十纵逐渐打出名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豫东战役桃花岗阻击战,八纵和十纵打到蒋军主力邱清泉第五整编军寸步难行!淮海战役,还是宋时轮,带着十纵等部在曹家集打的杜聿明救援黄百韬的两个兵团气短。宋时轮终于用战功洗刷了以前战败的耻辱,成了华野一线将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转眼到了1949年初全军整编。华野主持又换回了离开半年的陈毅。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神奇的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强悍的九兵团,司令不是带出二十军的叶飞,不是带出二十六军的王建安,不是带出二十七军的许世友,也不是在淮海战场往来驰聘,打到蒋介石军情通告里用名字而不是番号称呼的聂凤智,而是只证明了擅长阻击、陈毅从延安带来华东的宋时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宋时轮又涨停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主力的二十七军,到了占领上海,连聂凤智军长也调离野战军,去搞什么军队教育。到了1950年初,二十七军正副军长、正副政委、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六位军级领导,原来二十七军的领导只剩下政委刘浩天(聂凤智嘴里净找麻烦)和参谋长李元。战争还没有结束,战将倒开始雪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谢天谢地,还好四位外来的军领导里,还有一位后来塞进来、在华北不好安排的詹大南来当副军长兼八零师师长。这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战将。他的作用,以后可以看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1950年7月美军介入朝鲜战争起,中国就开始做朝鲜战争的准备。陆续调十三兵团三个军进入东北鸭绿江沿线。第二梯队也紧锣密鼓的安排上了。就是毛泽东亲自点名的九兵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初,九兵团准备进攻台湾的命令正式取消。为应对朝鲜战争,给九兵团三个军各增加一个师,并补充一万五千兵员。九兵团从原来的十万人,一下子增加到十五万人。后面可以看到这样增加兵力的后果。就更加能够理解什么是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20日,美军仁川登陆五天后,九兵团接命令从10月1日起北上山东并计划停留至11月中旬,进行山地作战训练并补充冬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17日,九兵团全部集结至山东。可仅仅两天后美军就占领平壤。九兵团刚到山东,中央根据朝鲜局势急剧恶化的局面,已经命令志愿军第一梯队入朝作战,第二梯队的九兵团也不可能按照原计划在山东整训到11月中旬并装备好冬装。九兵团迅速北上已经是箭在弦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4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宋时轮,指派九兵团入朝。10月29日,朱德亲自来曲阜九兵团部做战争动员。朱德给九兵团团以上干部讲话,其中谈到了要准备到朝鲜打游击。这反映了朱德和一大批高层领导对于抗美援朝前途的悲观。这和宋时轮过分的乐观恰成鲜明对比。如果宋时轮当时把朱德的话听进去一点,后来的一些事情可能不会那么极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1日,九兵团正式乘火车 离开山东北上。先锋是二十七军。方向是中朝边界的缉安。准备沿四十二军和三十八军的线路入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3日,二十七军抵达通化。接临时命令,停止从东部入朝,改向西出发。11月4日,二十七军军部携八零师和八一师从西部的安东(现丹东)入朝进入朝鲜新义州。任务是在西线第一次战役时,会合五十军截住北上的英军。可美军被打击后很快南撤,预计的英军进攻新义州没有发生。二十七军原路从朝鲜西线撤回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七军进入朝鲜时新义州还是灯火通明,撤回中国再过新义州时,这个临鸭绿江的美丽城市,在美军飞机轰炸下只剩下残垣断壁了。这让二十七军将士义愤填膺。几乎每位老兵回忆时都提到他们看见的这一惨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七军回到安东,再原路向东返回通化。还是回到了原点准备从东线再次入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军和二十六军从11月4日离开山东北上。11月6日抵达中朝边界。11月7日起,在西线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九兵团二十军在前,二十七军紧随,从东线的缉安和临江入朝。九兵团正式承担起东线战场的重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急忙北上,有太多客观因素。朝鲜战场局势急剧恶化,美国根本不把中国当回事就跨过三八线。***军队脆败后除了平壤抵抗了四天,其他地方简直让美军如秋狩般轻松。关键是***军队不但主力被合围,剩下的部队畏美军如虎。就是用的是远比中国军队好的苏联装备,也没有和美军杠一下的勇气。如果说***当初势如破竹打到大田釜山一带是没有人想到的,如今美军势如破竹直逼中朝边界也是没有人想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么阴差阳错的结果是,历史没给九兵团在山东待到11月中旬的时间,而已经安排的由华东、华北还有东北给九兵团准备的冬装,没能按照计划制造完成送达山东。九兵团就这样穿着薄棉衣、胶鞋,二十军还带着大檐帽,到了中朝边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说过,11月1日四十二军在黄草岭赴战岭一线刚刚和美军陆战第一师打上,就遇到温度突降。1950年的寒流比往年来的更加早也更加凶猛。预示朝鲜这个冬天不会好过。从北方穿过来的寒流必定能把平均海拔一千米的盖马高原冻成一片冰雪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二军遭遇严寒已经有冻伤的消息传回志愿军总部了。遗憾的是,这个消息没有转到九兵团指挥机关,也没有让志愿军总部在九兵团入朝防冻上采取坚决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整个志愿军内部的信息沟通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线十三兵团已经领教美军的火力装备优势,了解美军作战特点了。可这些经验一样没有系统的传授给九兵团。九兵团还是抱着美军就是放大版的蒋军美械部队的印象上了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抗美援朝半年后的五次战役,二野主力三兵团入朝参战,一样没有学到前期入朝兵团与美军作战的经验,还是抱着同样看法面对美军,继续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学习如何和美军作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6日,装满二十军将士的军列停靠沈阳。前去检查工作的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一看着装,吓傻了。他喊到:你们穿这样的衣服去朝鲜,别说打仗,冻都要冻死了。立刻下令军区所有人员脱下身上的冬装扔上火车。他还找到二十军副军长廖政国请求火车在沈阳多停留两个小时,以便搜集更多的冬装。可惜军令如山,火车没按照贺晋年的请求停留,还是开往了前方,二十军只有后来的少数部队得到了贺晋年筹集的冬装补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北军区原有冬装已经给了先期入朝的十三兵团。剩下的还有以棉大衣为主的二十二万套御寒衣物。数量上也够九兵团人手一件了。可惜,这些冬装纸面上有。绝大多数却没有提前运到九兵团入朝的出发地点,没有发到每个指战员手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七军到两次入朝,部分部队正好两边都错过了补充冬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二十七军两次入朝,二十军反而成了九兵团入朝前锋。原定二十军先到梅河口,冬装也放梅河口等地。等二十军火车通过沈阳前往缉安,再把冬装调往缉安时,二十军已经入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是一些晚到的部队,冬装发到指战员手里,一些南方战士不知道北方冬天的严酷,还嫌冬衣厚重碍事。为了多带弹药,把冬衣留在了国内。十五万大军,有1/3没有穿上北方的冬装,就这样穿着南方的薄棉衣、胶鞋、大檐帽,走上了1950年冬季的朝鲜盖马高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的领导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宋时轮一到东北,也觉得天气寒冷,他在鸭绿江边给高岗打电话,请求高岗报告中央军委同意九兵团暂缓两天入朝,以待冬装运到。高岗以军情紧急拒绝通报。宋时轮大怒,要求和毛泽东直接通话报告九兵团的情况。高岗还是拒绝。宋时轮选择了放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争,是不得不打的事情。可是否把战士生命当回事,还是体现着人性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4年,高岗被打成高饶反党集团首犯,自杀身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贺晋年因为高饶事件牵连,只绶少将。可老爷子积德天佑啊,活到九十三岁高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在做天在看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谈到战争,有一句古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看着山高路陡的盖马高原倒吸一口凉气,沿途建立补给站,稳步向前推进时,他的大兵是什么都不缺的。高原防寒服装,棉皮靴加棉帽棉手套,还有人手一件的单兵羽绒睡袋,班用帐篷️ ,应有尽有。吃的呢?不但谷物肉类奶类蔬菜齐全,还有罐装水果。这一切,都不用士兵携带,有足够的汽车把物资运到需要的地方:条件是必须有公路和油料。不但他的坦克大炮弹药不缺,单兵弹药也是供应充足。只要当兵的愿意,枪弹连发可以想打多久就多久。加上随时呼唤支援的重炮和飞机支援,他可以组织起来连鸟都飞不进来的火力网。对此,史密斯有充分的信心。只要他的公路和补给站保持住,东亚这片土地上,谁都不是他的对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呢?刚刚从国共内战走出来。对出国作战后勤保障一点概念都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内战争时,后勤供应靠的是共产党极其强大的基层动员和组织能力,组织起超乎寻常的群众支前力量。淮海战役也是前出几百公里打的。军解放军六十万对付蒋军八十万不假,可组织起来浩浩荡荡的人民群众支前大军前前后后就有四百多万人。平均每个战士的背后,都有七八位憨厚的老区农民推着小推车运输粮草弹药,救助伤员。所以部队不会缺衣少食,也不用担心供给短缺的问题。淮海战役围困陈官庄时,前线还能吃到包子。所以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军队后勤能力的不足被地方政府组织的支前大军掩盖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到鸭绿江边,由东北军区后勤二分部保障后勤供应。这是一个到东北前完全没有任何工作联系的全新工作伙伴。对于后勤二分部的保障能力,九兵团一无所知。可明摆着的是,即将进入的朝鲜,浩浩荡荡的群众支前大军是没有的。淮海战役靠山东老乡小推车保障,军队打到哪里,粮食和弹药就送到哪里的事情,在朝鲜是指望不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九兵团到底能有多少后勤能力能够保证军队前进多远作战呢?</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面说过,在九兵团前入朝在东线作战的是四十二军二万多人。他们前出到黄草岭一线,已经离开入朝的缉安超过三百公里(公路运输超过四百公里)!除了截胡***军队的装备,没带重武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草岭阻击战从10月25日开始,到了11月1日已经出现武器弹药粮食供应不上,发生冻伤等后勤供应不足造成的问题。注意,虽然这里更远,可毕竟只有两万多人。而九兵团的人数是四十二军的五倍以上!这样的大军,需要的物资也是至少五倍以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入朝时,考虑的后勤保障困难,每个士兵带七天的干粮,平均每只步枪八十发子弹,每挺机枪,有六百到二千发机枪子弹。每门火炮,有几十发到几百发不等的炮弹。加上手榴弹等武器装备,每个步兵的负荷达到六七十斤以上!长途行军,这已经是步兵负荷的的极限。运输装备上,九兵团有几百辆汽车,加上马车等运输工具,绝大多数用在运送现有装备和物资上了。对于后来补充物资的运输作用不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二分部呢?他们的汽车数量更少。而他们的运输装备短时间里得不到补充。那么个刚刚建国的穷国,搜集汽车和司机是巨难和痛苦的事情。所以就是看着好不容易收集起来堆积如山的物资,也没有办法送到前线去。二分部的人一样心急如焚。当看到现在中国汽车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几乎是个成年人就会开车,不禁会想,那时候要是有现在这样的条件,九兵团就不会冻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刚说过,九兵团入朝人均带七天粮食。那么七天以后平均每天至少要补充二百吨食物,需要一百辆汽车运输。这还仅仅是粮食,不包括燃料等其他补充物资。前出到长津湖,离国内物资补充地点公路运输超过二百公里。理论上讲汽车一天一个来回。可实际上做不到!因为那是山路,公路品质差,而且美军空军威胁,白天尽量不行驶。冬天积雪,加重困难。从国内给长津湖地区运输物资的汽车一个来回要四五天!这样,光运输粮食一项,就需要至少四五百辆汽车。光这一项,就已经超过了九兵团加二分部运输能力的极限。</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装备上讲,九兵团到了国内战争的后期,缴获蒋军装备已经早就不是小米加步枪了。围攻碾庄和陈官庄,都有九兵团部队的身影。进攻时不是靠步兵硬冲了,都是炮火把蒋军打到崩溃再步兵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是带着重炮部队到中朝边界的。这是唯一可以给美军带来火力威胁的力量。可要把重炮部队运到二百公里外的长津湖地区,根本不可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朝鲜山区,有限的汽车和马匹已经满负荷了。榴弹炮这样的重炮靠人拉肩扛是不可能送到百公里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领导怎么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进入预设战场长津湖,下决心削足适履,把重炮部队留在国内,带着只装备步兵武器和轻型火炮的九兵团入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解决去长津湖地区粮食供应不够的问题,也继续削足适履。只能把二十六军留在远离战场的地方暂缓前进。前出长津湖的只有二十军和二十七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想才扩充成十五万人的超级兵团,能上去的还是变成十万人。早知道如此,何必扩充到十五万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非要前出到长津湖,九兵团就变成了只有两个军,没有重武器的轻步兵。装备那么一下滑,从军队作战的力量上讲,已经不是那个淮海战场上对蒋介石摧枯拉朽的华野主力了,而是变回了内战开始不久靠轻装备抵抗蒋军进攻的、在沂蒙山区和蒋军绕圈圈的轻步兵了。而且缺衣少食,冻饿交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军队作战,是有投送能力的。现在看看,如果让九兵团保持应该有的战力,前出的极限不是离中朝边界距离超过二百公里外的长津湖,而是绝不能超过一百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后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世界上能够有全球投送能力的只有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在中国周围一千公里,中国也有投送能力的保障了。如果战争在中国周围五百公里发生,中国能够把任何军队都打成筛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句题外话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的任务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二军去黄草岭时,任务很明确:阻击从元山一线登陆的美十军,避免美军从朝鲜中部向北进攻,然后向西插到西线志愿军背后并包围主力十三兵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任务,以轻步兵为主的四十二军足以胜任。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重装部队离不开公路,前进撤退都要沿公路展开。一旦公路切断,重装部队是动弹不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且重装部队如果不在平坦地区,兵力装备都无法展开。轻步兵只要利用狭隘山地,卡住公路周围的险要高地等支撑点,就能逼着美军重炮等重火力无法在行进中展开,坦克等重武器有劲使不上,不得不派出步兵和中国军队反复争夺公路周围要点。这就变成中国轻步兵擅长的打法。这就是为什么兵力不占优势武器又差的四十二军能够阻击陆战第一师达一个星期的根本原因。西线著名的松骨峰等战斗中,中国军队仅仅是穿插过去的轻步兵,也能卡住美军重装部队的道理也在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且就是中国轻步兵局势危险,美军也没法包围围歼中国轻步兵。因为一旦不利,中国轻步兵会从山上走掉,而美国重装部队只能沿公路走,没法跟着这些轻步兵去穿山越岭。因此美国的重装部队也很难围歼中国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如果想包围消灭重装部队,仅仅靠轻步兵几乎是不可能的。重装部队的火力优势对于轻步兵是碾压的。只要不发生弹药和食物短缺,轻步兵进攻重装部队基本没戏。而且重装部队机械化程度高,一旦被围,其他部队也很容易快速机动支援。加上飞机和远程重火力打击,很容易把轻步兵局部优势打破。这就是为什么抗美援朝打了三年,志愿军也很难成建制歼灭美军的根本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轮到九兵团上去,任务和四十二军一样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0月24日,毛泽东招宋时轮去北京,当面命令宋时轮带九兵团去东线接替四十二军。任务还是阻止美军向西线迂回包抄西线主力。也就是说,九兵团去东线还是配合西线主战场。歼灭美军的任务还是寄托西线完成,东线是防止西线被抄后路。这时候四十二军刚到黄草岭,志愿军还没有打响抗美援朝的第一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等九兵团到中朝边界准备从东线入朝时,应该说局势已经明朗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美军对志愿军入朝实力一无所知。以为就是五六万人入朝保护水利设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因为美军没有判断出志愿军实力,美军沿咸兴到江界公路前进的兵力有限,不是压上全部美十军。完全不是准备包抄西线十三兵团,而是准备沿几条公路推进到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和图们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因为高山阻隔,美军沿各条公路上的部队几乎不能互相支援。这就给中国军队创造了集中力量打击一路的条件。当志愿军集中力量围歼一路美军时,沿其他公路前进的美军,看上去就隔百十公里,实际上隔着大山。没有几天功夫是不可能赶到被围部队现场解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机会也就二次战役因为美军不了解志愿军入朝的实力,还在大摇大摆分兵独进才出现过。后来就再也没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原来准备赶到黄草岭接替四十二军的防务。可到11月7日开始入朝时,四十二军已经在西线第一次战役后撤出黄草岭地区了。这样九兵团怎么都赶不到黄草岭了。那么,接下来的预设战场是哪里?是志愿军总部建议的长津湖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形势变了,美军分头并进的态势已经不存在去西线合围志愿军西线的可能了。保障西线的任务已经不是重点。毛泽东这时候已经要求九兵团单独负担东线围歼美军一部、彻底扭转朝鲜局面的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7日,在四十二军撤出黄草岭地区的同一天,二十军从辑安入朝。目标是过江界进入长津湖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七军从东边的临江入朝,目标是沿东线进入长津湖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六军晚些时候入朝,也是走临江,因为这时候其他几路美军已经逼近更加东面的惠山镇等中朝边界。二十六军负担警戒美军其他几路进攻向惠山镇等地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后看,二十六军去的方向,和后面需要支援的长津湖战场太远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说艰苦,都会谈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可九兵团从中朝边界去长津湖的征途,艰苦程度不亚于红军翻越夹金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冷,冷极了的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星期前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袭击了盖马高原。平均海拔一千米的盖马高原已是冰雪世界。行军途中,第二场大雪又纷纷飘落,气温急剧下降到零下二十度。到了夜里,温度能低到零下四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行军时,战士们在深一脚浅一脚的山路上前行,雪花把身上衣服打湿再冻成冰凌,衣服已经不能起保暖作用,变成了冰雪的铠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宿营地,没有房屋。那里本来就是人烟稀少的山区。部队只能寻找背风处在冰天雪地里露营。每个战士带一床薄被子。露营时大家只能挤在一起,把被子集中起来盖着。二十七军老兵记载了这样一幕:一只部队好不容易发现一间小房子,也许是朝鲜人夏天上山採山货时使用的。大家都往里面挤,最后把房子挤塌了。整个一路上,就是无穷无尽没有一点喘息和停顿的寒冷。入朝第一天,光二十七军就冻伤七百人。以后每天冻伤人数都在增加。太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就是饿。饿穿肚子的饿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没有到长津湖地区,带的粮食就吃完了。后方运输来的粮食杯水车薪。十万大军在那么个不毛之地根本不可能就地筹粮。从国内带着支前的民工在头几天就全部跑光。而且部队行军宿营都拉开很远,粮食分配极其不均匀。一些部队连续几天得不到补充,很多战士靠每天几颗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填肚子。吃的时候,只能捂软一层吃一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冻饿交加,在行军的一路上,部队已经出现大量减员。几乎每个师都达到千人级。环境太恶劣,拉炮的战马大批死亡,没死的也逐渐失去了运载能力。重装备也只能靠战士人拉肩扛往前线送。幸亏这只队伍是毛泽东的虎狼之师,换上世界上任何一只其他部队,怕是走不到长津湖就在冰雪中全军覆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从11月7日开始入朝,到11月17日,二十军和二十七军主力用了十天时间,在冰天雪地的山区行军二百公里,完成前出长津湖的战役集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期待的敌人陆战第一师呢?这时候还没有出现在长津湖。</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从中朝边界到长津湖的行军距离超过二百公里。而美陆战第一师从黄草岭到长津湖的距离还不到一百公里。九兵团十万人十天赶到了长津湖,可这十天里美军陆战第一师从黄草岭到长津湖才走了一半。也就是美军前进速度只有中国军队的四分之一。前面说过,这都源于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的谨慎。他坚持沿途搭建好补充给养的支撑点,坚持接近长津湖平坦地区时必须修野战机场。他把后勤看的比生命还重要。事实上后勤就是军队的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志愿军这边呢?宋时轮不是没有看到九兵团的困难,可还是命令这只缺衣少食的优秀部队在后勤根本无法支撑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往前赶。事后看,九兵团为此付出了惊人的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只有七天的粮食,路上就吃光了。而美军还在慢悠悠的走着。九兵团主力到长津湖附近后,只能等着美军的到来。这一等,又是十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天里,继续忍饥挨饿,继续看着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就连军级干部,也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和食物,只能靠喝酒精麻痹自己。高级将领也有冻伤的。二十七军后勤部长侯青久腰腿都冻伤了,留下了一辈子的毛病。一个军管后勤的主官,居然连一点保护自己的物资都找不到。这就是当时的情况。当然战后统计,他还不算在冻伤名单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1日,另外一路美军第七师一部进入东北部中朝边界的惠山镇,江对面就是中国。美国大兵兴高采烈对着鸭绿江撒尿。这是美军唯一一次见到鸭绿江。七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要是穿着军装来,还是看不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美军还是没有发现九兵团十五万大军已经全部秘密进入朝鲜东线,主力埋伏在长津湖地区,准备围歼沿咸兴到临江公路前进的美军。在天上美军飞机侦察的情况下,十万人量级的大兵团前出二百公里而不被发现,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等了十天,美军陆战第一师和第七师一部,终于全部进入到长津湖地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进入长津湖的主要部队有:新兴里地区的北极熊特遣团;柳潭里的陆战队第五团、第七团及炮团;下碣隅里陆战第一师师部加陆战第一团等几个营,以及附近的坦克营;还有其他连营级部队散布在其他地方。兵力两万。每个陆战团火炮等重武器不算,光坦克就有70辆多辆。这是武装到牙齿的钢铁巨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只美军在11月24日接到命令,11月27日开始离开长津湖地区,继续向西北进攻,占领江界。所以,这路美军不会在长津湖附近停留。他们会一直北上杀向鸭绿江边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这边呢?是近十万的轻步兵。唯一在火力上可以和美国抗衡的榴弹炮等重武器留在了中朝边界中国境内。进入朝鲜境内二百公里,忍饥挨饿二十天后,任务不是阻击,而是用轻步兵去消灭这支两万人的美军钢铁巨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后看,如果不是非得认定长津湖为预设战场,战场越靠北对中国越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比朝鲜战争初期,美军这点上就极其成功。主动收缩到大田釜山朝鲜半岛最南端,接着仁川登陆蜂腰部一卡,整个***军队立马土崩瓦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九兵团领导认定长津湖为战场,所有配置都以这个战场为核心。放弃冬装,放弃重武器,放弃补给,远离预备队。印证了那句古话:削足适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在11月7日入朝时发现困难重重后坚决推迟入朝,果断修改预订方案,把预设战场放到靠近中朝边境的江界附近。就有足够的时间把重武器和粮食弹药等物资运往那里。同时,对于这一路的美军的行动,只需要派一只小部队监视并侦察他们前进的动态,在预判美军抵达江界附近时间后,九兵团再迅速前出,截断美军补给并分割美军。东线战场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惜没有可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12日,毛泽东给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发了这样一份电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陆战第一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九兵团的二十六军应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请不断指导宋(时轮)、陶(勇)完成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份电报有两层意思:第一,至少在长津湖开打前两周,中央决策已经改成东线打美军歼灭战了。第二,毛泽东不放心,担心力量不够打不成歼灭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战前侦察判断,美军进入长津湖的部队也就一万多一点。宋时轮的部署是这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二十军五十九师和二十七军主力七十九师南北夹击攻击柳潭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军主力五十八师攻击下碣隅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军六十师截断从下碣隅里向南的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七军八零师和八十一师一个团攻击新兴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他部队或者担任警戒,或者担任预备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的安排,典型的主次不分。想一口把几块美军全部吃下去。毛泽东认为四个师消灭美军两个团都不够,而宋时轮的安排,没有一处达到了毛泽东要求的对美军的压倒兵力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且一打起来,还出纰漏,虽然双方都出了纰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志愿军这边的纰漏是:本来陆战第五团已经离开柳潭里沿公路向西前进。志愿军发起进攻,陆战第五团立刻缩回柳潭里和第七团加炮团合在一起,共有约八千人。而且警觉了,做好了准备。柳潭里美军有坦克,加上一个重炮团,火力极其凶猛。志愿军北面进攻的七十九师首先进攻,接着南面的五十九师也开始进攻,都撞入美军有准备的火网。志愿军这边没有重炮压制,步兵进攻完全不起作用。二十七军主力的七十九师一夜下来,前线连队伤亡近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柳潭里的进攻,在兵力安排上差不多是2.5比1。想消灭柳潭里的美军,在火力全面被美军压制的情况下,用这点兵力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毛泽东认为“四个师围歼两个团似乎还不够”。毛泽东还不知道九兵团所有重炮都留在国内没带去。可偏偏宋时轮安排的是用两个师去围歼美军陆战第一师核心的三个团。打出这么个结果一点也不奇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且指挥柳潭里攻击的军师团各级主官,在遇到进攻受阻后,几乎不采取变化。上去一个营损失了,再上去一个营还是同样的打法。直到没有攻击力量才停止。柳潭里打僵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也出纰漏了。是哪里?就是这个被称为北极熊团的特遣队。包括三十一团团部,三十一团一个营,三十二团一个营,还有其他部队共三千二百人。二十七军四个团把它围住了。这是长津湖战役里唯一一个兵力达到四比一的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7日下午四点开打时,美军三十一团团长麦克莱恩以为是退却的中国军队组织小规模反击,没当回事。美十军军长阿尔蒙德更是命令他尽快把小股骚扰的中国“洗衣工”消灭掉后继续前进。麦克莱恩派出反击部队,立刻就被鼻青脸肿地打回来。这时候麦克莱恩才知道这群“洗衣工”不好对付。麦克莱恩开始紧张了。他报告下碣隅里的陆战第一师师部他遇到了攻击,师部立即组织派坦克部队从下碣隅里赶来新兴里增援,却被二十七军八十一师一个团阻住。紧接着下碣隅里也被志愿军攻击。麦克莱恩这才发现,新兴里被围成了孤岛。他只能指望三十一团另外两个营赶快增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激战到白天,美军飞机来了,在志愿军阵地上炸出一片火海。志愿军第一夜的攻势终于停止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8日入夜,志愿军的攻势又开始了。这次进攻,又是持续到第二天天亮。这次有一个连无意中完成了斩首行动。就是后来被命名为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二十七军八零师二三九团二营四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连长李昌言和指导员庄元东带着连队从南面攻入新兴里。一路上巧妙绕开美军的阵地,直插新兴里核心地带。突然迎面遇到十几俩卡车和几个帐篷。一看这个目标好,里面物资肯定不少。打下来能缴获衣服和食物。那就打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连分头攻击这些汽车和帐篷。开打没多久,指导员庄元东牺牲。这下子四连上上下下的火大了,嗷嗷叫着往上冲。没想到打的就是北极熊团团部和警卫连。北极熊团警卫部队猝不及防,被全部消灭。再一看,还打死了一个大官,事后才知道,这就是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他到死都没有等到他的援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位四连战士,记得炊事班长说要一块蒸笼布好蒸馒头。看到一个帐篷的墙上有一块蓝色厚布,觉得大小合适,就扯下来带回来了。这就是挂在军博的国家一级文物美军陆军三十一团团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连打完团部出来,看到不远处是美军炮兵阵地。志愿军最恨的就是美军飞机和炮兵。飞机太高打不着,只能恨恨地躲着。可一看这些炮兵这么近,那还不赶紧动手。于是四连没有半点犹豫杀向美军榴弹炮阵地,把阵地上的美军炮兵打了个人仰马翻,捣毁大炮十几门,然后带着缴获的衣服食物,撤出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么一个晚上,四连伤亡七十余人,消灭北极熊团团部和警卫部队,捣毁一处炮兵阵地,消灭美军三百多人。这是朝鲜战争一个连的巅峰之作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建国七十年国庆阅兵,百面战旗组成解放军荣誉方队,里面迎风飘扬的,就有《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战旗。后来那个连的兵,到哪里都是耀武扬威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军队的牛气,是打出来的。古今中外,恒古不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不是觉得四连这样,仗打的太容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那回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冷,冷到骨子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士们没有手套,只能把手用被子裹上。投弹时手拧不动手榴弹后盖,用牙咬,可一咬把嘴上皮沾在后盖上,一扯就掉层皮。迫击炮打出去,恨不得一半不炸。一个连队按照命令占领一个山头准备进攻,可上去没一会儿,连长就发现有的战士已经在寒风里冻到失去意识。连长自己也开始意识模糊。这个连长聪明,突然明白要是留在这里,很快大家就都会冻死,急忙命令全连撤下来,找一个背风的洼地躲避风寒。救了全连的命。要不是连长头脑清醒,又多一个冰雕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火力那么差,可这支军队的顽强和素质是没得说。美军记载,中国军队人数众多,可不是人海战术。非常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交替掩护进攻。善于贴身作战,手榴弹威力只有美军的一半,可扔起来一片一片的。就是枪打的不准。我对这点存疑。可能志愿军枪弹太少,自动武器不足,美军没有感觉到密密麻麻的枪弹威胁才是真的。这是国力巨大差别造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志愿军极其顽强。顽强到什么程度?攻进新兴里后,营长命令一个连队夺取几间独立屋。一打才发现里面的美军远比想象的多。好不容易冲上去,一个屋子接一个屋子扔手榴弹,总算全部占领。可这个连只剩下一个人。还向营长报告,我们连已经完成任务,但是只剩下一个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零师炮团出了位英雄孔庆三,能看出来仗打成什么样了。因为兵团重炮团没有带上,前线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步兵炮了。就是《亮剑》里说的意大利炮。孔庆三是九二炮班长。进攻新兴里把炮拉上去。可冰天雪地没有办法挖出一个坑把炮埋住抵抗后坐力。万般无奈下,孔庆三扛起铁锨顶住火炮,命令开炮。战士含泪开炮。孔庆三被火炮后坐力顶出六米远壮烈牺牲。什么叫视死如归?什么叫舍生取义?这就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Brave Heart》里有一段经典演讲。面对准备精良的英格兰重装骑兵,苏格兰起义部队动摇了,大家都想往后跑。这时候苏格兰的英雄华莱士对着军心不稳的义军说了这样一段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斗,可能你会死;逃跑,你可能活,至少多活一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多年后,总有一天你会躺在的床上等死。那时你会不会想,宁愿用从现在起到那时的所有的日子,去换得一个机会,就一次机会!回到这个战场,站在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能拿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永远也拿不走我们的自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长津湖畔,千千万万的中华民族的精英,就是这样,没有靠华莱士式的演讲鼓动,就担负着洗刷民族百年耻辱的使命,自觉自愿地站到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面前,用他们的力量和不屈服的意志,告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什么是中国人的血性,什么是中国的尊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饿,饿到整个人空虚,如同踩在棉花上。饿到出现幻觉,好像看见什么都是食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打下美军的帐篷,第一件事情就是找穿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找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才发现,美军的东西太好吃了。打开罐头看着是红萝卜,一吃怎么这么好吃?其实那是香肠。谁让美军攒了那么多好吃的,那一定要打下来,好吃美军的伙食。要是美军知道九兵团的兵还有这个动力,估计早点丢些吃的出来还能保命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残酷,前所未有的残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长津湖,九兵团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世界第一强国的实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步炮协同,布坦协同,陆空协同,美军都让志愿军大开眼界。只要到了白天,美军的空军能在两军相距不过百米时照样把志愿军阵地炸出一片火海。当年打老蒋的军队,只要包围就解决了八成。可美军不一样,单兵作战能力强大,意志坚强。包围了也没用。新兴里战斗,八零师连续两个晚上都攻入新兴里,可两次都被美军反击出来。九兵团终于明白,他们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敌人。九兵团领导也后悔了,要是重炮部队不是留在国内而是带到了长津湖该有多好。可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个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最优秀的将领是谁?是詹大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詹大南是红二十五军出身,这是徐海东在鄂豫皖主力红军走后拉出来的队伍。第一个长征到陕北的就是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来陕北前,陕北红军其实和游击队差不多,消灭国民党正规军那是门都没有的。红二十五军到了,陕北迅速赤化,二十二个县各个都成了红军地盘。常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可红二十五军偏偏在陕北就是压住了地头蛇。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后,落脚点在哪里,其实是一点数都没有的。梁兴初在白起镇找到报纸上写陕北赤化严重,就是徐海东到了以后的事。毛泽东也是看到这消息,才下决心把队伍拉去陕北。所以建国时毛泽东特别感谢陕北和红二十五军。赏了陕北的高岗国家副主席,徐海东抗战后就不打仗了,照样赏了个大将。毛泽东念旧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二十五军还出将领,个顶个的出了几位极其出色的将领。头一号就是打下海南岛的韩先楚。还有一位就是这个名气不大,其实能耐极大的詹大南。个人意见,开国少将里最能打的就是詹大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打仗总得有上级安排,没上级安排都不知道怎么打了。比如九兵团善于打阻击的领导。轮到自己安排事情就处处漏风了。可詹大南不一样,他净干没有上级指挥安排好的仗,还一打就是一个惊喜。徐海东带出来的很多都是这个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战初期詹大南是个营长,百团大战时没有上级命令就伏击了一批鬼子,一次就打死敌人一百五十人,还全部都是东洋人。气的日本鬼子满世界要找詹大南报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战争平津战役第一仗是在新保安打掉傅作义的王牌三十五军。堵住这个军回撤北平的又是詹大南。还是不等上级命令就死死的卡住三十五军撤退的咽喉要道上,要了傅作义心肝宝贝的命。傅作义起义后,点名要见的就是詹大南,说想看看詹大南是个什么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就怎么一个人物,换了我是他上级,还不得心肝宝贝一样的好好待他呀。这是个真正的干才嘛。可在华北的地盘上,居然没有詹大南的好坑。正好宋时轮遇到詹大南,他们当年是红军东征时就在一起,后来去平西又在一起。那是多年的老交情了。宋时轮这时候是九兵团司令,意气风发的。看着詹大南在华北不受待见,说来我这里吧,去二十七军当副军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詹大南来了二十七军。正好八零师师长升迁,詹大南还兼了八零师师长。宋时轮这事上替二十七军做了件好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会儿指挥新兴里这摊的就是詹大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总说不能靠关系。没那回事!现实都是关系。可要害是得用能干的人!要是有关系了解这人是能干的,那不就谢天谢地了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次攻入新兴里都被反击出来,詹大南也是倒吸一口凉气。美军太难打了,比当年的小鬼子还难打。火力上更是天差地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詹大南怎么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审问俘虏,了解到新兴里美军数量不是原来兵团通报的一个加强营,而是一个加强团三千二百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詹大南一看是这样,立刻下令,把八十一师担任警戒了两个团也调来,一起对付北极熊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调兵时也是困难重重。用詹大南的话讲,那时候又没有手机。上级指示没有,下级联系不上。电话迟迟连接不上。当时詹大南暴跳如雷,命令枪毙八零师通讯科负责有线通讯的副科长于守谦。科长毕克青一看不好,赶快通知于守谦快跑躲起来。不然在詹大南气头上搞不好真就毙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天,终于把两个师全部拉上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詹大南一个团一个团的安排任务,把每个团的任务细化。同时又不限制部队的具体行动,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他知道这是支英雄的部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还有高度的战斗技能。只要告诉他们目标是什么,他们能够找出最好的方案达到目标。一味的蛮干只会徒增伤亡,于事无补。七十年后,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连长李昌言还回忆到:我们的任务是边侦察,边打,边消灭敌人。这就是当年詹大南的原话传达到每个连长甚至每个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极熊团这边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团长麦克莱恩被打死了,换上新团长费斯中校。这是比麦克莱恩难缠多了的主。年轻,血气方刚的,头脑灵活,胆子大。顽强程度超过想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原来是还真不是北极熊三十一团的,而是三十二团的营长。团长麦克莱恩一死,整个包围圈里最大的官就是他了。自然而然当了团长。他面临的是拯救这个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且他还特别有个性。美军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乘直升飞机进入新兴里,给费斯授勋。可同时又告诉费斯,已经没有部队能够来增援新兴里了,他们必须自己想办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费斯将勋章丢掷地上,对将军说:现在整这些没用的勋章干啥?要紧的是拯救这剩下的两千多人的生命。可到了这个份上,就是美军的将军,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特别写写费斯是想告诉大家,美军的军官素质是相当过硬的。他们不仅仅依靠武器装备和出色的后勤保障,他们的尚武精神和专业能力一样是不能忽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这些优秀因素在美军进行干涉他国这种非正义的战争时,会打折扣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军打不赢朝鲜战争,也一样打不赢越南战争,最近花了二十年还是整不下小小的阿富汗的根本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费斯当团长后,立刻整合新兴里的防务。把剩下的步兵和火力在志愿军可能进攻的几个方向上布置好。同时在几个地方主动出击,夺取一些阵地改变不利的防守态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詹大南和小团长费斯,算是怼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一个方向,是陆战第一师师部所在地下碣隅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方向上,是二十军五十八师负责攻击。而六十师去截断从下碣隅里向南的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看看,把事情想简单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打起来,下碣隅里的美军极其凶悍。五十八师只有一个师,任务居然是要包围消灭下碣隅里有一个加强团实力的美军。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八师发动三次总攻,都被美军打了回去。下碣隅里的美国还不断反击驱逐周围威胁大的志愿军部队。杨根思就是固守下碣隅里南边的高地,最后和冲上来的美军同归于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八师这个二十军主力师,和在柳潭里的二十七军主力七十九师一样,都是在力量不够的情况下打成了僵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还没完。安排六十师去下碣隅里的南部,本来是为了防止陆战第一师南撤的。结果南部古土里的美军看到下碣隅里陆战第一师师部被围,组织了一支一千人的特遣队,坦克开道北上增援师部。于是,设想的阻击陆战第一师南撤还没发生,六十师先和增援下碣隅里的特遣队打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分析过,轻步兵在这种阻击战时是能够部分抵消重装部队的装备优势。果然如此。六十师虽然不是主力,可还是把前往下碣隅里的增援部队打的损失惨重,消灭了四百余人。可还是让一部分美军冲进了下碣隅里。这下子,下碣隅里的美军士气大振,这就更不好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津湖战役头三天,三处包围美军,三处都打成僵局。实际上,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两处,志愿军和美军兵力比也就是2.5比1的样子。装备落后那么多,这两处志愿军已经落了下风。这样安排兵力,和毛泽东说的四个师打美军两个团都担心不够的电报相距甚远。有人总说毛泽东数学不好。可他老人家在战争中对双方力量对比的数字,往往有惊人的直觉。宋时轮在长津湖排兵布阵的兵力安排上,三处平均用兵。显然违背了毛泽东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三处都煮成了夹生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局如何发展,就看下一步走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取得突破的还是詹大南指挥的新兴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11月30日起,詹大南集中了两个师共六个团加两个炮兵团,昼夜围攻新兴里。志愿军敢于白天攻击,这是美军没想到的。美军飞机也拼命投弹。仅11月30日白天,就进行了38次空袭,投下21枚汽油弹、16枚500磅炸弹、21枚杀伤弹及190枚火箭弹。这种火力力度是国内战争无法想象的。就这样,志愿军的进攻还是没有终止,很快美军防线开始出现漏洞,伤亡人数急剧增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加绝望的是,费斯团长得到上级明确指示:援兵无望,他们必须自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费斯中校犹豫再三,终于决定撤向下碣隅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应该说,作为一名职业军官,费斯中校够称职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下令打掉所有炮弹后销毁重炮,撤退时带上所有伤员。这样一支带着五百伤员约两千多人的北极熊团最后的底子,在12月1日,离开据守四天的新兴里,撤往陆战第一师部所在地下碣隅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看北极熊团撤出新兴里,詹大南高兴了。他就是等着这一刻。要是费斯团长不撤,这硬骨头还得啃下去。这一撤,路上怎么打就由不得费斯了。如果詹大南知道对手是费斯中校,一定会偷着乐道:小样儿,还是嫩了点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还有什么犹豫的,詹大南命令八零师和八十一师各团立刻围追堵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费斯团长且战且退。这个年轻军官处处身先士卒,所以很快挨了一手榴弹,打成重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费斯部队在这十几公里的撤退路上,首先后卫部队溃散了。接着在一个离下碣隅里不到十公里一个叫后埔的地方,遇到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八十一师二四二团。终于把费斯部队最后一点抵抗打爆了。费斯本人被打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还有一个八卦。撤回下碣隅里的溃兵向美军报告:费斯团长是被志愿军用白磷弹扔进车里烧死的。看来这些溃兵是吓破胆了,就差没编出无奈志愿军有高达独角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费斯的余部见公路被阻,选择从冰冻的长津湖上逃往几公里外的下碣隅里。有部分美军试图开车逃走,在湖上压塌冰层淹死。几十年后,志愿军目击者回忆到眼看十几辆汽车从冰面上一起陷落下去,伴随着绝望的喊叫时,简直就是地狱的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兴里战斗,被围的美军最终有约一千多人(数字有争议,志愿军方面统计是二百)逃到下碣隅里,其余的全部被消灭。逃到下碣隅里的美军,有一些是被志愿军俘虏后释放回去的。志愿军不杀俘虏,又没有粮食,所以对很多俘虏选择了当场释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朝鲜战争里唯一被消灭的美军团级战斗群。也是轻步兵歼灭重装部队的唯一案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以后的近三年里,虽然双方都是百万量级的大军作战,这种轻步兵消灭美军重装部队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8年,朝鲜向美国送交部分朝鲜战争美军遗骸。其中从狗牌辨认出的,就有从新兴里撤往下碣隅里时阵亡的美军军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0年11月21日,差十天就是长津湖战役消灭美国北极熊团七十周年,这场战役的指挥者詹大南将军以105岁高龄去世。他会在天上继续保佑中国的和平和不受侵犯。老将军千古!</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复盘一下。为什么北极熊团会被消灭?其实是因为他们撤出了新兴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他们不撤,轻步兵围攻重装部队,哪怕兵力超过四五倍,还是吃不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毛泽东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觉得四个师围攻美军重装部队两个团都够呛,事实也的确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有一个据点德洞。那里只有美军一个连驻守。这么点兵,九兵团能放过吗?不可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役一开始,九兵团就命令二十军五十九师攻击德洞。柳潭里的陆战第一师主力一看不好,派陆战第七团兵去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阻击挡住救援,这是轻步兵喜欢的模式了。陆战第七团打了几次,就是打不到德洞。陆战第七团那么强大的力量,也只能放弃救援,让德洞的这个连自生自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五十九师攻击德洞,那反而成了重装部队喜欢的模式了。靠着有下碣隅里炮兵支援和空中掩护,德洞美军一个连守了整整五天。纹丝不动。所以,如果这时候美军上层能看出这一点,坚持固守绝不撤退,九兵团可能一个点也吃不动,只能到了干不下去了撤退走人。轻步兵攻不动重装部队这个结论,美军是到了第四次战役的砥平里战斗才看出来的。这是后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美军最大的错误。而且从麦克阿瑟到美十军军师级主官都慌了。更不用说费斯这样一个小团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顺便说一句,朝鲜战争对中国最高层的启示之一是感觉到重工业差的切肤之痛。这也直接促成了五十年代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五十年代末期的大炼钢铁。大跃进主观是好的,因为不迎头赶上就永远要轻步兵面对敌人的重装部队。大跃进的跟头也是因为这场战争刺激太大,在重工业建设上不顾客观条件硬上,结果步子太大栽了跟头。经验教训都是这个根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是因为这场战争,中国痛下决心,绝不看列强脸色只发展列强允许我们发展的产业。而是不依赖任何人,非得发展出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完整的国防工业。中国终于走了一条站着把钱挣了的道路。才有了今天工业产能独步天下的伟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九兵团呢?战役的突然性简直是个奇迹。可错误从一开始就铸下了,就是前出太远,自然带不上重武器。没有重武器的九兵团,哪怕在局部都无法实现对美军的火力压制。简直就是没牙老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出太远造成后勤供应太差,再加上一个前出太早,冰天雪地里还轮不到开打就白白损失了那么大的战斗力。活下来的人谈起来都觉得不服,那些牺牲的烈士更是死不瞑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前说过,九兵团在出发前扩军,事后看看也是灾难。加进来的三个师,除了消耗已经极度紧缺的给养,战斗效能和三个军原有的九个师比,简直天差地别。那三个师本来就是二流部队。国内战争时就属于打酱油的。去朝鲜面对美军,指望他们一下子就进步那就是异想天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配属二十军的八十九师,是新增加的三个师里表现最好的。政委王直爱兵如子,二十军北上时他们殿后,正好赶上补充的冬装。到了朝鲜,又是好运气,缴获几千件美军毛毯。王直下令,剪开毛毯分给全师将士每人一份。这就护住了手脚等容易冻伤的部分。九兵团十二个师,只有这个师冻伤人数不到一千,而且几乎没有冻死的。老将军积了德啊。回国后,老将军担任过福州军区副政委,享年98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话说回来,如果他们不去朝鲜,他们拿到的冬装和缴获的毛毯等,就能被二十军其他部队用上,二十军很多将士就不会带着大檐帽出现在冰天雪地里战场上了。也不会有那么多冻死冻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配属二十七军的九十四师呢?没出什么纰漏可也没有什么战果。长津湖一战,九十四师共减员3591人,其中非战斗减员3010人。也就是说冻死冻伤超过三千,打仗伤亡才五百。消灭敌人呢?寥寥无几。这样一个师,何苦带上去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大的问题出在配属二十六军的八十八师上。这个师的问题,我们一会儿会看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十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麦克阿瑟是11月30日下决心把陆战第一师等撤回到离元山不远的咸兴一线的。他没了打下去的勇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12月1日起,美军开始了撤退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兴里的部队一撤就被灭了。其他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1日起,柳潭里的陆战第一师主力陆战第五团、第七团和炮团,也开始撤往下碣隅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柳潭里打了四天,美军绝对是上风了。二十七军七十九师最著名的团队,就是有济南第一团荣誉称号的二三五团,已经把预备队的三营拉上去了,这里面就有未来的军委副主席迟浩田。还是无法突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三五团一营营长是1940年入伍的老兵迟念佳。抗战到解放战争打了无数次的恶战,可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一个营只剩下十七位没有受伤的兵。对面美军也气死了,前后上来两个连,也全都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迟念佳觉得最后的时候快到了,准备美军再攻一次就拼光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偏偏这时候美军撤了。能看出来,美军撤的那是不甘心啊。谁都不想认这个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迟念佳终于吐了一口气,这次又死不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死不成就带着剩下的人继续追击撤退的美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撤退,一下子又对轻步兵有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军五十九师插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在几乎所有公路两边的高地上都设下阵地。陆一师主力战斗力强悍,可要通过每个路口,都要和周围高地上的志愿军反复争夺。这点上重装部队并不占优。可惜的是,五十九师太冷太饿了。那里有个死鹰岭。迟念佳带队经过时,看到二十军五十九师整整一个连,全部冻死在山岭上。这是长津湖战役出现的第一个冰雕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到了夜晚志愿军还不断出击进攻重创美军。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一共22公里,陆战第一师主力从12月1日打到12月4日,连打带走整整走了三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志愿军追击部队,包括五十九师、七十九师和八十九师,也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提到的迟念佳,五十年代还是营长(不知道领导怎么想的),大尉。他选择不是按照干部转业而是复员回了文登老家当农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英雄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4日,柳潭里的美军主力撤到下碣隅里,美军在下碣隅里一下子聚了一万多部队。到这时候,再打歼灭战的战机已经丧失。道理很简单:打歼灭战必须将敌人分割包围消灭才行,现在分割不成,反而让美军聚起来了,说明九兵团没有把剩下美军吃下去的能力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明白了吗?没有。前面说过,他们是从上到下都怕了,就一个念头,按照麦克阿瑟的命令赶快往咸兴跑。这鬼地方他们是一天也不想多待了。特别是新兴里美军被团灭,跑回来到下碣隅里的一个个都怕的和去了地狱回来的似的。陆战第一师都慌了。他们没心思琢磨志愿军的困难,也不敢做消灭九兵团的打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6日,美军撤出下碣隅里。这时候师长史密斯坚持修的机场起了关键作用。撤出前,美军把数千伤病员从临时机场用飞机撤走。要是陆战第一师撤退时还带着这数千伤病员,他们可能就真走不出去了。临走还把带不走的几千吨食品物资全部烧毁。这让随后杀到下碣隅里的九兵团将士痛心疾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这一撤,志愿军的机会又来了。为什么,军队最忌讳的就是敌前撤退。莱芜战役解放军一天消灭蒋军五万,就是李仙洲慌了撤出莱芜。陆一师撤出长津湖往南边跑,志愿军如果有力量,在沿途一百多公里的山路两边层层设卡埋伏,逼着美军不得不用步兵攻击道路两边的高地,还真有机会把美军葬送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这是有条件的,就是九兵团还得有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还有力量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期战斗的几个师,都是这样的情况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九师和七十九师在进攻柳潭里时已经残了;五十八师进攻下碣隅里也失去了战斗力;六十师在下碣隅里向南的方向上打阻击已经消耗了很大力量;八十师和八十一师消灭新兴里美军也力量耗尽了。他们都必须修整两天,才能上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十九师和九十四师本来就不堪重用,靠他们肯定吃不下美军撤出下碣隅里的美军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且,部队断粮,冻饿交加。不能指望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唯一的指望就是还没有上来的二十六军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十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六军在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呵呵,打到12月2日,二十六军四个师还在五十到七十公里外的北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2日,长津湖战役已经打了五天了。这时候新兴里的美军已经被消灭,柳潭里的美军正在撤往下碣隅里的路上。宋时轮终于调二十六军南下增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阴差阳错的,二十六军不知道怎么搞的,派去打先锋的居然是离长津湖最远的八十八师,就是战前才加强给二十六军的那个弱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十八师接到南下的命令,已经是12月2日午夜。八十八师冻饿交加,而命令居然是12月3日进入下碣隅里南边防止陆战第一师南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共只有一个晚上,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师级部队要在冰天雪地的夜间山地行军七十公里,谁都知道这事做不到。二十六军据理力争,九兵团好不容易同意八十八师推迟一天到12月4日赶到。而八十八师当夜没走,等到第二天下午才出发。这离命令要求的到达时间只有十几个小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要是八十八师按照自己节奏来,最坏也就是不能按照命令赶到。真这样也不至于那么惨。偏偏已经晚出发了,师长还想按时赶到。这一着急就不得不白天也赶路。被美军飞机发现,开始了狂轰滥炸。八十八师在一边悬崖一边峭壁的山间公路上匍匐前行,被飞机炸到躲的地方都没有。师长的汽车都被打翻,师长受伤,司机警卫被打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副师长呢?居然找了一辆废弃的坦克躲进去,拒绝指挥。好端端的一支部队,几乎放了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惨的是,八十八师前出长津湖时,已经没有存粮。紧赶慢赶到了下碣隅里南面,已经是12月7日。整整饿了三天。这支坚强的部队就这样了还是坚决执行命令。可坏运气又把他们缠上了。一个团拉上了伏击高地,再查看公路上有车痕,以为美军已经撤走了,就全团集合上了公路。而美军撤退的部队恰巧开到,于是美军坦克在公路上对志愿军步兵,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一个师,几乎没有战果,却因为种种失误,成就了本来在撤退的敌人的战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说明什么?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长期训练和战斗的成果。不可能一下子就突飞猛进的。九兵团入朝前的扩军,事实证明不但没有好处,简直就是灾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后检讨,二十六军成了替罪羊,而八十八师又成了二十六军的替罪羊。师长副师长撤职查办。可种种失误造成的牺牲,是怎么都挽回不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面我会分析到底是谁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华民族崛起的伟业上,也有因为上级种种失误造成的不必要牺牲的烈士们的血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十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六军前锋已经这样了,后面的三个师只能在后面努力追赶撤退的美军了。一样的冻饿交加,一样的万般无奈。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轻步兵追赶重装部队,那完全是重装部队的碾压优势。重装部队的火力足够在轻步兵火力够不到的地方打出一道道火墙,让追击的轻步兵无法靠近。九兵团没有重炮,对于撤退的美军重装部队无法进行火力覆盖。在后面追击,无论有多少部队,都只能干瞪眼上不去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轻步兵迟滞甚至消灭撤退重装部队唯一办法,就是在撤退重装部队的前面占领公路两边高地,逼美军不得不用步兵攻击高地。这时候轻步兵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前三次战役被志愿军轻步兵打败,几乎都是输在被志愿军卡住公路了。后来美军学乖了,就是和志愿军拉开距离,果然搞的志愿军没办法。这是后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既然二十六军上不去,这时候还在美军撤退公路前面的是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是早就派到下碣隅里南面的二十军六十师和五十八师的一部分。他们已经连续作战一周,损失惨重,饥寒交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就这,他们还是坚决堵在美军南撤退往咸兴的公路两边,死战不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突然得到报告,卡住咽喉要道的水门桥被炸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突然明白,为什么四十二军撤退时没有炸毁水门桥。原来是成心放他进来,然后炸掉不让他出去,准备把他吃掉啊。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中国军队的胃口也太大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立刻命令工兵修好桥梁,派兵驻守,保证南撤路线畅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刚修好,一股志愿军趁黑夜又冲到桥上,杀退美军,再炸水门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史密斯真急了。大军还在路上,必须保证水门桥万无一失。工兵又是吭哧吭哧一天,终于把桥又架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晚上,志愿军又打来了,第三次炸毁水门桥,而且连桥基座都炸干净了。这下子,美军工兵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架不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炸桥的志愿军看着自己的杰作,心满意足地离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农业国的军队对工业国能力的感受还是差了太远。美军立刻测量桥梁数据,确定可以用六组钢架组合把桥再架起来。紧急通知日本赶制八套钢架(两套备份),用飞机伞降送到水门桥现场。地面上美国工兵用起重机吊起钢梁,拧上螺栓就组合成了钢制大桥。把远处准备看热闹的志愿军彻底看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兔子 的工业能力是真差啊。如今呢?美国港口的龙门巨吊车都快被中国制造垄断了。奥巴马总统曾经巡视港口,力推美国制造。现场一台躲不掉的龙门巨吊是中国造的。太显眼了,就用美国国旗遮掩。结果就在奥巴马演讲起劲的时候,一阵大风吹落美国国旗,露出来中国振华的品牌。时过境迁啊 。中国人再也不会像七十年前一样看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那些志愿军没跪下,现在中国才能自己想造什么就造什么,不必看别人脸色讨饭吃。才能理直气壮的站着平视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十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陆战第一师主力,从柳潭里撤往下碣隅里,才二十二公里,花了整整三天。他们简直是爬过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聚集到下碣隅里南撤的美军,南撤到十八公里外的古土里,也打了两天!他们也是和爬一样的前进。可宋时轮希望的阻住美军南撤,等二十六军和二十七军赶上来的事情没有发生。二十军已经没有挡住美军撤退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冻饿交加,有的部队成批冻死在阵地上。当然美军也出现了几千冻伤冻死,可美军的冻死冻伤和志愿军不是一回事。美军不是缺吃少穿的,而是穿的太多爬山出汗,贴身的衣服湿了,再一停止运动,内衣冷冻结冰,导致冻伤。而且大多数冻伤是轻度的。很快就能恢复。而志愿军算成冻伤的,几乎都是截肢。七十年前两个国家后勤供应能力的差别体现在前线的将士身上,让人痛彻心扉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水门桥附近又出现一个冰雕连。这个高地位置太重要了,紧紧卡住脚下的公路。美军不能让高地上有一个中国人。重炮轰击后陆一师的步兵冲上了高地。眼前这一幕让他们惊呆了。一个连的战士,在刺骨的寒风里全部冻死在阵地上。他们的枪全部指着高地下方的公路。到死都在执行着阻击敌人前进的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再有一支生力军,卡住美军南撤的道路,即便不能全部消灭陆战第一师,也足以给这支队伍以毁灭性的打击。可九兵团只有残破的六十师还卡在路上。陆战第一师撤出古土里后,跨过六公里外的水门桥,后来遇到的阻击就微不足道了。而撤退美军的状态几乎是崩溃的。虽然能组织起部队夺取公路两边高地,击溃志愿军已经微不足道的阻击,可撤退队伍里的大多数人都已经麻木了,对远处志愿军射来的子弹都想不到躲避,有时候看着身边战友被流弹打倒,都无动于衷的。他们都经历了一次地狱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11日,在美军离开下碣隅里五天后,这支神情沮丧几乎垮掉的部队终于通过了黄草岭山口,撤下了盖马高原。一到平原,他们立马神气起来,乘车飞奔到了兴南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复盘一下九兵团的失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后九兵团总结,宋时轮大骂二十六军,大骂八十八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是有责任。可最大的责任是他们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是。最大的责任是上级的失误,是从高岗到宋时轮的严重失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岗的事情以前说了。那么宋时轮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难道不知道冬装不齐备去长津湖是个什么后果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轮到他当主官,他干的事和当年冀东暴动失败如出一辙。一个决定,就把军队带到了绝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选择长津湖作为预设战场,犯的错误和当年打泗县几乎一模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是气候条件恶劣,也是敌情不明,也是没有带上重武器,也是缺少后勤支持,也是预备队放的太远,也是削足适履非盯着一个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加上没有集中兵力各个击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唯一差别是,长津湖战役有了一个詹大南指挥攻坚第一的二十七军,整个结果就彻底不一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宋时轮在冀东失败和泗县失败,而在长津湖,詹大南指挥二十七军,打出新兴里的胜利,让胜负的天平倾斜到了志愿军一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宋时轮最大的成就是入朝前拉了在华北被边缘化的詹大南来二十七军当副军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宋时轮能和粟裕叫停下江南一样,斗胆直呈改变志愿军总部预设战场的长津湖,按照后勤能力把战场改到美军必然进攻的靠近中国边境的江界附近,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兵团不必11月7日入朝,而是至少可以再等上十天入朝。九兵团足以把冬装解决。而且不会饿着肚子上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江界离中国不远,九兵团的重炮可以运到那里,不会留在中国看着美军的劈头盖脸炮火干瞪眼。反而美军将面对如淮海战役时劈头盖脸的火力覆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江界离中国近,后勤保障够用,二十七军和二十六军也不必从临江入朝,而是在缉安和二十军一起。怎么都不会出现预备队过远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江界迎击美军,粮弹都不缺乏。长津湖遇到困境都不会出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美军呢?按照他们自傲自大的计划,必出江界。所以在江界等着美军不会落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军再往前一百多公里,再遇到拥有重炮、冬装齐备、粮弹不缺、预备队随时可用的九兵团,就真回不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六军的错误是安排八十八师打前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十八师的错误是非得按时赶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这些错误是宋时轮指挥错误造成的。那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六军军史写宋时轮战后视察二十六军,专门写宋时轮从头到脚都是皮衣皮裤皮鞋皮帽。其实就是对宋时轮的不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在长津湖战役体现的非常明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冻死四千冻伤三万啊,这是无论如何不应该发生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不得不打的反侵略战争面前,中国应该永不退缩。可不应该牺牲的战士应该让他们一个都不要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的伟大胜利。可胜利的同时,也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希望中国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如果还有的话),记住投射能力的限制。更加记住,一定要用能干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十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回来看看撤到兴南港的美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十军和***军队从几个方向退至兴南港的军队有十万,照理足以挡住已经疲惫不堪的九兵团追兵了吧。可麦克阿瑟和阿尔蒙德吓坏了。不光他们吓坏了,首都华盛顿的那帮老爷们也都吓坏了。他们想到的只有赶快撤出去。美十军和海军用舰炮阻击九兵团的追兵,把所有部队和从咸兴等地逃到兴南的难民都撤走。整个过程居然没有人质疑是否应该留下来像守釜山一样守住兴南到元山一线。麦克阿瑟跨过三八线时的傲慢,和他这时候的惶恐成了截然不同的鲜明对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兴南港的美军终于按照麦克阿瑟的承诺,在他声称结束战争的1950年圣诞节前从这些***的战略要地跑了个一干二净,留下炸成废墟的兴南港和元山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那以后,美军再也没有见过兴南港,再也没有见过元山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麦克阿瑟在跨过三八线北进时对记者说:如果中国军队参战,他们将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屠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二年后中印边界冲突。有记者请麦克阿瑟预测中印战争会是什么结果。麦克阿瑟说:印度招惹中国陆军,那是有病!果然中印战争,中国军队打印度军队,就和小刀切黄油一样。这次麦克阿瑟没说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他当年就是有病非得过三八线招惹中国陆军的主。包括长津湖在内的一串战役彻底治好了麦克阿瑟的病,让他终于明白:毛泽东的虎狼之师是不可侮的,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是惹不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一位发小哥哥告诉我,男孩子必须打完了再讲理。志愿军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里的拼死血战告诉世界,国家的尊严是打出来的。打完了,列强终于可以和中国坐下来讲讲道理了。美国也终于听懂了中国的警告:三八线不是他们想过就能过的。用彭总的话讲,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一门大炮就能占领一块地盘的时代,都TMD过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致敬所有在长津湖畔为了中华民族利益牺牲的志愿军先烈们!致敬所有在长津湖畔冻伤战伤的志愿军伤残人员!致敬所有在长津湖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前辈们!</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 岳劲峰,高校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研究战争中的管理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讲好中国故事,传唱英雄赞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附: 读者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1岁老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认真阅读此美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