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9日,天清气朗,秋季温馨的阳光普撒在浦北县金浦中学青碧柔软的草地上。值此明媚的日子,浦北县灵山县初中语文教学教研交流活动得以盛大开展,共有150多名老师参加此次研讨活动,他们为两县的教学教研共同谱写新的炫丽篇章。</p> 同课异构,各展其长 <p class="ql-block"> 浦北县金浦中学杨燕兰老师以“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为切入点展开《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的教学,她带领学生细读菲利普夫妇的语言、神态等描写,感受菲利普夫妇的心路历程,以人物见灵魂,深挖细品,层层盘剥,读人物、品主题,引导学生体悟文字背后的深意,并结合视频升华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达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课堂上形式多样,氛围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p> <p class="ql-block"> 灵山县灵城二中陈白涛老师以“生活中的称呼”切入《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的学习,她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出文中于勒的称呼,并以时间为序,将称呼归类,设计于勒的人生轨迹曲线图。课堂上,陈老师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以补充横批,品读菲利普的家庭状况、福音书等形式,引领学生多元品味主旨,真正做到了对文本深挖细品,对主题多元解读,有效提升了学生品鉴作品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思维的火花</p> 评课交流,互学互进 <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节展示课结束后,灵山县黄可英、刘英英,浦北县张丽萍、王晓君这四位老师分别对杨燕兰老师的课、陈白涛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专业的点评,并在会上提出了“如何让课堂活”“如何读得更好”的教学困惑,引起与会老师的反思。两县教师互评互联,让本次初中语文教学教研交流活动的“学”与“研”融为一体,有效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教研能力。</p> <p class="ql-block">两县老师互学互评,互研互进</p> 专题研讨,提质增效 <p class="ql-block"> “双减”背景下,如何让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浦北县教研室教研员黄桂华从“双减政策”“课堂教学”“作业建设”三个方面展开专题,她提出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处理好“课堂”“文本”“师生”三个立足点,让语文课堂回归“简约”“人本”“语味”本真,优化作业质量,将作业的“减负”和课堂的“增质”统一起来,落实双减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三项议程结束之后,灵山县教研室副主任陈琼对全体与会教师提出了加强交流与研究,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新方法,提升课堂效率的要求,她强调要强化县际、校际融合,为老师们提供更多发展专业素养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新政策,新征程,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发展素养,提升能力,以生为本,根植课堂,优化作业设计,为语文教学的提质增效扬帆起航,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