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尊老敬老爱老在心房——记郑州市第一二六中学“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

美友50776201

<p class="ql-block">  金秋飒爽遇重阳,秋菊沁香贺满堂,登高望远遥祝愿,重阳一岁锦时光。在这秋风秋景醉煞人,秋香秋色摄人魂中,今又重阳,岁岁重阳,尊老敬老爱老也是不变的一个主旋律。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值此“重阳佳节”,我校郑州市第一二六中学在何志刚校长与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于2021年10月13——18日举行“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重阳敬老,再谢亲恩。</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p> <p class="ql-block">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个尊老孝老的日子,如果没有长辈、父母的倾心竭力付出,就没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日子牢记,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延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  各个班主任们利用班会时间召开“重阳节”主题班会,走进传统节日——重阳节,一言一语一教导,一字一节都关切,在学习、教育中走进,在分享、感动中感恩。</p> <p class="ql-block">  一张一幅一手绘,一撇一捺都关情,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大手拉小手,幸福一起走,小手拉大手,责任担当记心头。</p> <p class="ql-block">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色暮,又是过重阳,一板一报一行行,深深敬意、无限思量,一轮明月谁与共,一份思念遥相送。</p> <p class="ql-block">  一张张合影,一份份惦念,跨越时间和空间,爱永不会削减,与岁剧增,情深意浓,祖辈与父辈,满屏团圆惹人醉。</p> <p class="ql-block">  畅饮菊花丰美酒,万重情意永相留,尊老爱老不能丢,遍插茱萸心念秋,重阳敬老情悠悠,尽赏菊花思悠悠,重阳佳节思念流,欢聚一堂在深秋。</p><p class="ql-block"> 一餐一羹,一按一揉,款款深意,深深敬意,爱在你我,爱在这个重阳深秋。</p> <p class="ql-block">  九九重阳节,再谢长辈、父母恩。愿天下老人岁岁安康!</p><p class="ql-block"> 说重阳,道重阳,九月九日菊花黄;</p><p class="ql-block"> 赏菊花,登高望,遍插茱萸思念长;</p><p class="ql-block"> 斜阳里,雁几行,佳音频传福无疆;</p><p class="ql-block"> 寄问候,诉衷肠,愿君如意又安康!</p><p class="ql-block"> 重阳佳节,祝天下所有长辈、父母:佳节快乐、平安喜乐、岁岁常安康!</p> <p class="ql-block"> 图片 | 各班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 | 校丽娟</p><p class="ql-block"> 审核 | 杨军伟</p><p class="ql-block"> 发布 | 郑州市第一二六中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