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0日,我们一行四人开启了“西藏之旅”。这是一个计划了好久的自驾旅程,同游的有加贝姐、陈师傅、亚琴姐和我。我们都是初次去西藏,没有任何经验。加贝姐是总策划师,陈师傅负责驾驶,亚琴姐负责后勤,我负责记日常流水账。一切就绪,说走就走。我们行走于川藏线南线318国道;回程时走川藏线北线317国道。7月23日下午凯旋归来,胜利完成了“西藏之旅”。</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一个驿站~拉萨市当雄县。海拔4200米。当雄县属西藏拉萨市纯牧业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拉萨市北部,距拉萨市170公里。我们回程走的是317国道,也就是川藏北线。与去程318国道、川藏南线不同的是,317是一条朝圣之路,沿线有色达五明佛学院、白玉亚青寺、德格印经院、昌都强巴林寺、丁青孜珠寺等,宗教人文荟萃,是研究藏文化此生必走的一条自驾线路。</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当雄居住酒店出发,经过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那根拉山口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在这里可以眺望纳木错。我们经历了又一次挑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p class="ql-block">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p class="ql-block"> ——仓央嘉措</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二个驿站~索县。天气:晴</p><p class="ql-block">海拔:3980米</p><p class="ql-block">索县位于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隶属于西藏那曲市,东部与昌都市丁青县接壤,西南面与比如县及昌都市边坝县毗邻,北部与巴青县交界。</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当雄住了两天,早上从当雄出发,经过那曲市区,用了午餐就来到了索县。317国道与318国道迥然不同,公路两旁草原辽阔,少了崇山峻岭,多的是小山坡;少了一个接一个的过山隧道,多了些原始的泥石路。好长一段路都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加油站、服务区自然是很少的了。这是北线与南线的区别。但总的来说,路况还可以。</p><p class="ql-block">因缺少休息区,所以照片都是在车上透过车窗拍下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途中自己做饭。地点:昌都市丁青县尺牍镇。</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三个驿站~丁青县。天气:阴 平均海拔3500多米~6328米 </p><p class="ql-block">丁青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地处西藏东北部、昌都市西部。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古称“琼布”。孜珠寺位于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本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p><p class="ql-block">我们从丁青县城出发,往孜珠寺方向行驶。当车辆进入目的地路段,发现道路泥泞且险峻,断然决然放弃行程,便拍了几张孜珠山的照片,作为纪念罢了!</p><p class="ql-block">出门在外,安全第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午12点多钟,我们进入类乌齐县境内。类乌齐县隶属于昌都市。由于317国道的特殊性,我们计划午饭继续自己动手。误闯误入,我们车子恰好停在一家庄园门口。</p><p class="ql-block">吃完饭,进园子逛了逛,里面有许多异花奇草,还播放着藏族音乐,舒缓悦耳。藏族同胞们非常友好,一路如此。</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四个驿站~昌都市。天气:阴 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昌都,别称康巴、东女国、藏东明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东与四川省隔江相望,东南与缅甸及云南接壤,北与青海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区东大门,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p><p class="ql-block">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昂曲和杂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强巴林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p><p class="ql-block">我们大约下午四点多到达昌都市区。时间尚早,就直接去强巴林寺了。进入寺内,见还有许多朝拜者正在长磕头,于是前去问询。我说:佛殿在哪里呀?回话并用手指向一边:四点钟关门了。我说,那你们还在朝拜呢!回话并用手摸向胸口:在心中!我的心瞬间湿润、柔软。我也融入其中了。藏族姐妹们手把手的教我长磕头、大朝拜,并主动给我录了一个小视频。还让我第二天九点钟再去。深深地被感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昌都市。</p> <p class="ql-block">一对70多岁的老人来自重庆,第三次骑摩托车进藏自驾游。</p> <p class="ql-block">强巴林寺</p> <p class="ql-block">藏族姐妺教我长磕头、大朝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十点半左右,我们到达317国道玉龙服务区。这是317国道上罕见的服务区,而且干净整洁。服务员普巴美女热情招待我们,让我们进入服务区休息室里做饭、吃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普巴母子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五个驿站~德格县</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西藏江达县,过了川藏北线G317的金沙江大桥,以东就是四川省德格县。德格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德格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著名景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格印经院、格萨尔王故里阿须草原。</p><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最为华彩之处是经版库房和印经工场。经版库房里占据主殿二、三、四层的六、七个大小房间,为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经版库里光线暗淡,隐约看见靠墙一圈都是一层一层的木架子,上边插满带手柄的经版。近三十万块经版依照门类,分作丹珠尔经、甘珠尔经、大宝佛藏经、般若八千颂、名人经典、萨迦经书、版画、小经版等被小心而密集存放在这里,经版数量最大的一个是《甘珠尔》库。</p> <p class="ql-block">德格县</p> <p class="ql-block">印经院</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六个驿站~甘孜县。天气:阴雨</p><p class="ql-block">甘孜县是一座多山的县城,境内山环水绕。甘孜县城海拔3390米,距州府所在地康定385公里。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雅砻江上游。</p><p class="ql-block">从德格县出发,途经雀儿山隧道,到达甘孜县。雀儿山隧道东起商王驿站路、下穿雀儿山山岭,东至德兴路;隧道线路长度为12.997千米,主洞全长7079米;路面为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11.2亿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途中</p> <p class="ql-block">甘孜县</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甘孜至色达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途经东嘎寺,在色达县用午餐。</p><p class="ql-block">1936年,第三世东嘎活佛住世时,朱德总司令所属部队在长征中,曾在该寺休整半月余,寺院为部队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衣物、马匹等。</p> <p class="ql-block">色达用餐</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七个驿站~翁达镇</p><p class="ql-block">翁达镇,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处色达县境东南部。从翁达出发到阿坝州马尔康方向,有岩体塌方路段,道路严重断毁,高德地图显示封路需绕道而行。昨晚就得此消息,加贝姐通过咨询当地居民和酒店里的自驾游游客,经过深思熟虑,我们6.45出发,用了50分钟时间到达危险地段,看到一片狼藉,有几位工人在施工现场。陈师傅娴熟的驾驶技术,我们顺利通过!此后再没看到有车子跟上来了,必定已封道施工了。真的是惊心动魄啊!!</p><p class="ql-block">感恩佛祖一路保佑!🙏🙏🙏</p><p class="ql-block">感恩加贝姐和陈师傅的智慧和勇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泥石流冲击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咆哮的杜柯河</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八个驿站~阿坝州.西索民居。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今晚,将枕着梭磨河的涛声入睡~</p> <p class="ql-block">民居家的阿婆</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p><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毛泽东同志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途经汶川、映秀</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九个驿站:都江堰市</p> <p class="ql-block">岷江边上的小吃铺</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风景</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十个驿站:成都</p> <p class="ql-block">研究行程</p> <p class="ql-block">回到成都,朋友们K歌欢庆😊</p> <p class="ql-block">宽窄巷</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十一个驿站~重庆</p> <p class="ql-block">磁器口古镇</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嘉陵江</p> <p class="ql-block">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桥景区</p> <p class="ql-block">农家乐,老板娘不能按我们的要求烧鱼,加贝姐亲自上厨啦!(坐标:重庆市.武隆区。)</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十二个驿站~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乌江夜景</p><p class="ql-block">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有汉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侗族等12个民族,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国苗族土家族人口最多的区县。</p> <p class="ql-block">蚩尤九黎城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传统建筑群。</p><p class="ql-block">蚩尤的读音为:chī yóu。蚩尤作为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也是中华民族三大人文先祖(炎帝、黄帝、蚩尤)之一。作为九黎部族的首领,蚩尤率部族子民最早进入定居的农耕文明时代,为中华文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当天天气大雨☔️)</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十三个驿站~恩施大峡谷景区</p><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是景区内的一栋独家别院。小院环境幽雅、干净,开门见山。</p>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全长108千米,面积达300平方千米,被专家赞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我们游览过程整整用了六个小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十四个驿站~恩施市。恩施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有4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4个,主要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1.12% 。</p> <p class="ql-block">恩施街头</p> <p class="ql-block">用餐餐厅</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十五个驿站~宜昌市。宜昌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宜昌是长江三峡起始地,三峡大坝、葛洲坝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之母嫘祖(音:Léizǔ,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发明养蚕。)、绝代佳人王昭君和近代名人杨守敬的故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两坝一峡指的是从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中间长达37公里的长江航道上的天然大峡谷---西陵峡东段。由于三峡大坝的新建,自三峡大坝以上的西陵峡西段、整个的巫峡和瞿塘峡都被淹没、水位抬高60--100多米,部分三峡原有的景观会有所改变,唯有两个大坝中间(两坝一峡区域)的西陵峡段保持原汁原味的长江三峡峡谷风光风貌。因此,两坝一峡成为仅存的原生态的三峡。</p> <p class="ql-block">葛洲坝三号船闸:从上游到下游时,先将上游船闸下部打开一定口子,让水进入闸室,因为闸室和上游水面连通,因此最后可以让闸室水面与上游水面相同,到相同后,上游闸门全开,船进入,然后关闭上游闸门,关闭后,将下游闸门下部开一部分让水泻出直到闸室内水面与下游水面相同,然后下游闸室全开,船开出去。从下游到上游就是相反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回程第十六个驿站——金寨县</p><p class="ql-block">金寨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2020年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p> <p class="ql-block">金寨旧区</p> <p class="ql-block">金寨新区</p> <p class="ql-block">早上从金寨县出发,中午时分到达合肥,受到了驻地合肥的“慰问部长”游遍中国同学的热情款待。😊</p><p class="ql-block">此行收获了一路的关爱、一路的感动!人间有爱,人间值得!🙏</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酒店环境</p> <p class="ql-block">7月23日,我们踩着“烟花”的点回到了家。回家不久,“烟花”便“绽放”了。一切都是刚刚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记:《西藏之旅》由于篇幅太长,因此分上下篇。这次旅程时间长,拍的照片多,记载的目的在于给自己留个纪念,并分享一下旅途风景,至于图文质量,确实有待提高。照片基本上没有后期,都是原片直出的。文字也仅仅是记录,没有文采可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