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夯土墙

别样年华

<p class="ql-block">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广大的农村地区,到处是可见的用黄土夯实而打出来的土墙。这种墙一般做围墙使用,包括农民家里的院墙,大队的果园、学校、加工厂,以及生产队里的菜园、瓜棚、牲口棚、猪圈等围墙都全部是使用黄土夯实而垒起来的,简称“夯土墙”。如果你走进村子里或者村外,只看墙的话,那肯定是黄吖吖的一片,当然,这也是一道别有的风景。同时,由于墙的颜色和大地的颜色是一致的,它们浑然一体,细心品味的话,也微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你现在再去农村专门去看墙的话,当年的那种景象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墙。但这种就地取材、经济实惠的造墙方法,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砌家护院的建筑技术,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当年的那些景象仍然在大脑里边,久久不能抹去。回忆起当年的造墙过程的轰轰烈烈的场面,仍然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打土墙和打土坯有着质的区别。首先,它不是靠单人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众多壮劳力的合作;其次,它是做院墙使用的,要做好坚硬的地基,技术性更高、难度和劳动强度更大,而土坯主要用于房屋的垒造;再就是所使用的工具是完全不相同的。主要的工具有:多个铁(石)夯垂,夯锤的底部是圆形的,与打土坯的石头锤正好方向相反;比墙体还要高的厚木挡板、一副厚重的能承载重压的木质夹板、几十根比较粗直的比墙体还要长的椽子(一般是松木的)和若干条比较粗的结实的绳索。</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把夯土墙用的铁夯锤</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打夯土墙用的石夯锤</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打土坯用的石锤</i></p> <p class="ql-block">  打夯土墙的基本流程是:丈量墙界尺寸,扎线,一般是撒上白石灰做参照;打地基,当地基松软时,一般要垫上石头或者砖头瓦块;在墙体两头的载四根木桩(要深埋);上夹板(一定要用绳索拉紧捆死),也可以用椽子作夹板;取土,一般从地里选择较好的土质,由专人用平车拉回来;垫土夯实,两到三人用铁夯锤使劲砸下,将垫土夯实,一般要反复砸十多遍。然后再上夹板、填土,用铁夯锤夯实,重复进行,直到墙体达到所需要的高度为止。</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队里打夯土墙就只有那么三五个年纪稍大些的好把式,如果是谁家盖房子、打院墙就把他们请过来,再找五六个小工,总共十多个人,并且由一个懂技术的长者统一管理;打墙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只有生产队里有,这在事先主家已经和保管员说好了,只需派三二个小工用平车拉过来即可。</p><p class="ql-block"> 开工前,先测量划线,此时要将两侧的邻居都叫过来,加以核对。完毕后,主家拿出已经准备好了鞭炮,由一人点着后绕着院心转一圈,以驱除邪气,图个吉利,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中途不要出什么幺蛾子;然后在院子里摆上桌子,倒上茶水、放上香烟。大家喝点水、抽支烟,然后在长者的安排下,各自就位、投入战斗。</p> <p class="ql-block">  一般打地基需要一到二天时间,此后就比较顺昌了。在长者和大工的指挥下,小工们开始挖坑、埋地桩、抬挡板、搬夹板,从地里拉土等,大工们则负责把所有设备要准确安装到位,并用木柱撑挡板、用绳索捆夹板(与地面接触的第一层,必须使用夹板,以保证墙体充分与地面接触,增加墙体的牢靠性)等,直至所搭出的墙模牢靠为止,这才让小工们开始上土,此时负责砸夯锤的二个大工开始用脚来回踩踏,当土面高出夹板十几公分时,这才双手紧握夯锤手柄,并高高举起,用力砸下。此时,“咚、咚、咚,咚、咚、终……”的高频次砸击声在院子里有节奏的频繁响起,此起彼伏,直震的院子里的小猫“喵、喵”直叫,远远的躲在房间里不敢靠近。</p><p class="ql-block"> 在两个夯锤的反复砸击下,夹板里面的土已经被砸平、砸硬,完全夯实,并牢牢地与地面形成了一体。接下来,开始将两根木椽当作夹板上第二层模具,接着再用绳索捆牢,再上土、再踩踏、再用夯锤反复砸,以上过程重复进行,直至达到所需的高度(院墙一般两米二左右)为至,最顶端收尾时只需要用夯锤打成锥形面即可,然后抹上泥巴或者石灰,以防雨水冲蚀。打完一面墙,大致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p> <p class="ql-block">  然后开始拆除挡板、夹板等,再搭建第二面墙的模具。通常情况下一个上午的时间能打式两面墙,一天能打成四面墙 。在这中间,主家是要管午饭和晚饭的,饭菜肯定比平时的家常饭要好些,有白面馍、肉菜、烧酒、香烟、茶水等,一般都是叫上一两个邻家妇女来帮厨完成。当时跟现在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主家只管饭而不出工钱 ,如果是给生产队集体打土墙的话,那就只记工分,一般是不管吃饭的。 </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能够打夯土墙的懂技术的前辈多数都已经离开了我们,那些打墙的工具也连个影子都找不到了,村子里的夯土墙也基本上全部消失了,年轻的下一代也压根就没有听说过夯土墙,他们的思想和认识也已经大大超过我们这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夯土墙,如今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它谈不上是什么文化遗产,只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以农为生的实验过程中,得以生存的一个基本技能。但夯土墙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是我们的家的组成部分,是它筑起了一座座农村家庭的小院,成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它保护了我们的家园的安全,它给我挡了风,使我得以长大成人。在我的生命长河里,在我的成长中,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p><p class="ql-block"> 当我每一次的回到老家,望着院子四周的青一色的砖墙,还常常怀念和思念当年家中的夯土墙,尽管它有那么多缺点,但情感与理智上让我对它有着特殊的道不尽的感恩,感恩它对我生命的奉献,感恩它使我对生活产生如此之多的情怀。所以我不能对夯土墙说再见,我心中永远有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