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凡是初高中以上的毕业生,都有一个共同且响亮的名字“知识青年”!</b></p><p class="ql-block"><b> 六十年代,毛主席号召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奔赴了祖国的边疆、农村、农场。我们小县城的知青,基本上就在本地插队落户。我们八位由于每个家庭各自不同的原因,高中毕业后都是留城知青,等待毕业分配工作的通知。1975年10月15号,我们接到通知去“廊坊地区钨钼材料厂”工作,工厂地址在蓟县。这一天,家人把行李物品和我们一起,送我们到县政府大门外,等候接我们的汽车。那是一辆大卡车,带着茫然的我们还有三河县十几位同龄人,一路前行。我们从此便成了廊坊地区钨钼材料厂年轻的工人!在蓟县!在邦均!在山里!我们是七百多人的县团级企业单位。我们的厂长也曾经当过我们县里的副县长或书记。故事从这里开始……</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回忆从进入沿河路口开始——请您点开视频听听</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这个山坡,没有职工家属楼,只有山坡上自然散落的松树和遍地野草。记忆里这个山坡有些荒凉,有一条小路直通山的另一面。在这条小路上曾发生过难忘的故事!我不说,你也懂!</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装甲部队的装甲车、坦克车在我们厂的门前不停的训练,缓慢的开过!它爬坡!它也下坡!但我们从来都没看见过坦克里面坐着训练的兵哥哥!门前的那条路啊,都是泥土和碎石的混合!今天这里已经失去了昨天那最起码的客观组合!</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虽早已被删除键从记忆里分离切割,可是就在此刻,随着时光隧道的联合,他们活生生的跳出了记忆的长河!他们是来自铁道兵部队家属的美女和地(震?)质大队家属的帅哥!</p> <p class="ql-block">“<b>廊坊地区钨钼材料厂</b>”的招牌换成了“<b>廊坊市钨钼材料厂</b>”!<b style="font-size:18px;">廊坊市钨钼材料厂</b><span style="font-size:18px;">搬迁廊坊,这里</span>又变成了别人的属地!虽然招牌还在,却被收购者被涂上了蓝色!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字一字的仔细辨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条甬路承载着青春的记忆。46面前的10月15日我们八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乘坐廊坊地区钨钼材料厂的一辆专用大卡车来到了这里。我们到这里工作,我们也到这里生活!2021.10.15日我们去看望了我们的青春!寻找我们青春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廊坊市钨钼材料厂”的招牌,被涂上了蓝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人在四车间—钻石模车间。那时,我们每人手里都有三十多块钻石,我们为它钻孔,那个孔比头发丝还要細好多倍!那就是我们家里15瓦灯泡的拉丝模具!</p> <p class="ql-block">搭了一下帅哥的肩膀,帅哥好像很遭罪</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大门之外,不管我们如何说明来意,守门员大哥就是不让进入大门以里。那众多的回忆、那七百多人生产生活的往事,也许只能回忆到这里!期待突然传来消息,允许旧地重游,看看我们的车间、食堂、宿舍……</p> <p class="ql-block">没能进入工厂的大门,我们决定驱车去往蓟县北部山区,风景如此美丽的这片土地,我们竟然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发现和欣赏!为什么呢?答案:经过我们党英明的领导和几十年不懈的奋斗,祖国处处换新颜!山青水秀,国富民强!</p> <p class="ql-block">这位帅哥,当年精神帅气,聪明能干。进厂不久,就被厂里当成了宝贝栽培。</p><p class="ql-block">帅哥一辈子就在这里当工人、搞技术、当领导!兢兢业业!从始至终!</p> <p class="ql-block">这位美女,热情开朗,多才多艺!最主要的是她俘虏了帅哥!幸福相伴,恩恩爱爱!</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少见的高粱</p> <p class="ql-block">我们两家交情甚密,父一辈子一辈。</p> <p class="ql-block">两位姐妹互加微信</p> <p class="ql-block">蓟县景区的土特产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