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在青海省教育厅民教处的组织下,由中国教师研修网负责人戴老师和五位学科教师组成的“星火”送教团队,将利用10月16、17日周末时间赴玉树州曲麻莱县开展一次集体送教下乡活动。</p> “星火队”出发 <p class="ql-block"> 素不相识的六位教师,来自不同学校,从事不同的学科教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相聚在一起。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就能汇聚成一团火,带着温暖和期许,<span style="font-size:18px;">向着海拔四千二百米的玉树出发,奔赴</span>同一场山海。</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星火队成员都是第一次去玉树,</span>一千多公里的行程,四千多米的海拔,为本次活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凝聚力是克服困难最好的法宝,沿途团队成员相互关爱鼓励,温暖风趣的话语,融洽和谐的氛围将旅途的担忧一扫而光。尤其是一路上经典话题层不不穷,来自十一中的王老师活泼率性,虎台中学的康老师知识广博,大通六中的杨老师经典不断,八一路小学的马老师诙谐风趣,晓泉小学的严老师亲切随和,一路走,一路美景,一路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团队将和曲麻莱县中学思政、语文、历史学科,小学思政、语文学科教师一起开展示范引领课、汇报课、听评课、学科讲座、备课、说课等方面的教学研讨活动。为保证本次活动扎实高效<span style="font-size:18px;">,负责人戴老师筹划制定详尽可行的方案,团队五位教师解读方案、针对任教学科的教学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为玉树州曲麻莱县老师准备了大量实用的教学资源。</span></p> <p class="ql-block"> 出发时正好是刚下班时间,每一位尽职尽责的“星火队”成员上一刻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下一秒就踏上了旅程。因为时间仓促,大家都忘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沿途人烟稀少,车上仅有的两个核桃,红景天口服液成了我们的食物,大家都不舍得先吃,互相谦让。只有经得起艰难的考验,人性才越发的闪耀光芒。我们的话题不约而同的转到了抗美援朝战场《长津湖》,坚持、拼搏、热爱、团结、凝聚……教研活动尚未开始,而我们的行程,定格在这同甘共苦难忘感人的一幕中,定格在这坚定思想信念锤炼品格人性的原始点。</p> <p class="ql-block"> 抵达玉树州曲麻莱县城时,已是夕阳西沉,点点灯火。没有想象中铺天盖地的雪,凛冽刺骨的风。夜静谧而安详,深远辽阔的天空中升起半轮月亮,稀疏的几颗星辰格外璀璨夺目,仿佛是用这样别出心裁的温馨欢迎远客。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因为沿途通过戴老师的介绍了解了当地学情,为了让本次教研活动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契合曲麻莱县学生接受能力,星火队在集体讨论商议后,不顾旅途疲劳和头疼、恶心等高反的侵扰,又连夜投入对示范课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及讲座的修改之中。</p> 中学学科教研 <p class="ql-block"> 在曲麻莱民族中学,语文教研组,政治教研组,历史教研组的老师热情的接待了送教老师。首先由送教王丽老师送教八年级教材《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杨发鑫老师送教《论语十二章》,康宜佳老师送教《中国共产党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位老师精心准备,认真授课,曲麻莱县民族中学教师认真观课评课。课后,三位老师分别走进曲麻莱送教老师的课堂,进行课例的研磨和打造。下午,学校召开统一的大教研活动,针对每一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研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通过听课,送教老师们发现,曲麻莱县的老师态度认真,热爱学生,扎根高原,认真奉献。但同时,在备课和说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针对备课和说课,老师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讲座和一对一的辅导。</span></p> <p class="ql-block">莫道高原只有寒,</p><p class="ql-block">漫天风雪壮华年。</p><p class="ql-block"> 在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带着曲麻莱县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在《论语》中学儒家修身之言,习儒家做人之道。愿你们成长的每个瞬间都浸满书香,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你们一定能抒写出人生最美的华章!</p> 小学学科教研 <p class="ql-block"> 来自曲麻莱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各小学领导、老师们热烈欢迎了送教团队。两位送教老师分学科为他们上了示范课,二年级语文《日月潭》、二年级思政课《我是班级值日生》,又深入当地教师的语文老师一年级拼音《Z C S》和一年级思政《好朋友手拉手》课堂,展开听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星火队”两位小学学科成员和曲麻莱县的老师们分学科一起听了全国“一师一优课”赛课一等奖录像课四年级作文教学《生活万花筒》,二年级思政课《家乡特色代代传》,进行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星火队”成员教师针对教学设计和说课讲座结束后,组织参加活动的老师展开备课、说课活动。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进行一对一点评指导研磨和二次设计生成。</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中,参与培训的老师认真负责,全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虽然因为工作需要,他们国庆节后一直没有休息,本周末连续两天和团队成员听评课,听讲座,参与研讨,备课说课,反复研磨生成,非常辛苦。但是老师们紧锣密鼓,就是活动休息时间,依然全身心投入学习讨论之中。他们年青有朝气,好学上进,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得到了团队成员的绝口称赞。</p> <p class="ql-block"> 曲麻莱县的学校都是寄宿制,很多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等原因,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老师们提起度过的。曲麻莱老师亲切和蔼,尊重学生天性,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对职业的热爱和扎根三江源头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看到了他们对这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民族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学校成了学生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第二任父母。在这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得到无限延伸。</p> 研修辅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短暂而充实的中小学学科教研活动临近尾声,成员们为老师们分享带来的学科资源,建立了长久联系关系。负责人又为曲麻莱县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了中国教师研修网研修辅导。</span></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两天的送教和学科主题教研活动结束了,聪明可爱的学生们和情深意长的老师们追出来,跟老师们拥抱送别,合影留念。他们的眼睛纯净透明,黑亮如濯石。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再见啦,玉树!</p> 尾声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星火队的成员都沉默了。因为在学校一面墙上,我们看到了一行白色粉笔书写的行笔生涩的汉字:“你们有爸爸吗?”后面是蓝色粉笔简笔画哭脸:“没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缘于本次活动,我们听到了司机师傅的介绍,他说:“以前玉树州曲麻莱县进得去出不来,现在嘛,就很方便啦!一场地震之后,新建的玉树州至少前进了二十年。”简短的一句话,我们听出了曲麻莱县的自然气候环境的艰苦,在国家政府建设中的巨大发展变化,也表达了当地人民对政府民生建设的认可和褒奖。玉树州建成机场,一条条平坦的公路从州府直通各个州县,一座座规划有序的庭院房屋整齐的罗列在山脚、草场边缘。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让这里的孩子们有了新的希望,他们渴望完整的家庭,渴望父爱亲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弥补社会发展的平衡差异、一代人成长历程中情感的缺失,仅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凝心聚力。每一个送教“星火队”燃起一簇火焰,点亮一片星空,让“强国有我,教育先行”的步伐向西部向三江之源迈进,让更多的人在聚焦西部生态文明的同时,聚焦下一代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 愿微风不燥,时光轻暖,未来可期!送教的星火能够点燃三江之源,愿下一代的孩子们不仅有美丽家园,有成群牛羊,有文化素养,有亲情关爱;也有父爱如山,母爱似水。</p><p class="ql-block"><br></p>